大家都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结构会发生变化,因此老年人中患有骨质疏松的人并不少见。一旦发生骨质疏松,生活中就要处处小心,一部小心可能就会导致骨折的发生。那么,骨质疏松的骨折部位都有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
腕部骨折是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中最常见的一种。当人要摔倒时,多会反射性地伸出手掌触地来支撑保护身体。对于这种骨折,非手术治疗均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即在局部麻醉下手法牵引复位,腕屈曲尺偏位固定一个月。去除固定后,经2~3个月功能锻炼会逐渐恢复正常。
常见骨质疏松的骨折部位还有椎体骨折,多发生在脊柱的腰椎及胸腰段部位的椎体。人体骨质疏松发生时往往首先累及脊柱的椎体,使椎体内起支撑作用的骨小梁在数量上变得减少、质量结构上变得脆弱。严重者的椎体像一座失去柱子支撑的空房子,徒有四壁。一旦受到外力刺激,如跌坐伤的发生,其疏松空虚的椎体很容易发生形态上的改变,即椎体压缩性骨折。这时病人腰背痛症状进一步加剧,有的疼痛会放射到腹部。起卧活动受限,驼背畸形也愈发明显。
骨质疏松患者的骨折部位都有哪些?以上就是对该问题的详细解答。其实大家应该在生活中,多关注健康,做好预防工作,针对骨质疏松,饮食中注意钙质的补充,平时适当的锻炼身体,就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