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肩周炎疾病如果不采取及时的治疗,会引发身体更严重的并发症出现,如:颈椎病、肺癌等表现,因此,当人们患有肩周炎时及时的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那么,治疗肩周炎具体都有哪些方法呢?下面来看看吧。
治疗肩周炎的方法
1、牵引治疗:经医学界长期的临床试验证明,牵引治疗对于多数病人来说只能做到缓解疼痛。
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电疗、红外线照射、热疗等方法,所有做过理疗的病人都知道,在做理疗时会舒服一点,不做后又会和从前一样。
3、推拿针灸治疗:和物理治疗目的基本相同。就是以缓解病人的临床症状为主,而非根治手段。
4、手术治疗:由于适应症要求非常严格,临床上适合做手术的人群不足5%,加上费用高,创伤大,恢复期长,易复发等特点,所以根本无法全面。
肩周炎的病因
1、年龄因素肩周炎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且女性居多。此年龄正值女性更年期,男性的“更年期”也接近于此。更年期是由于性激素下降引起的全身激素水平紊乱,并导致机体各种生理生化指标的改变,且女性的这种变化更显着等。有研究发现部分经激素替代治疗而痊愈的肩周炎病例。另外研究还证明,肩周炎与蛋白多糖成分改变有关。蛋白多糖的变化可继发引起骨赘生长和关节周围的无菌性验证,造成韧带、肌腱变性、粘连、钙化而产生疼痛和功能障碍。而蛋白多糖的组成成分改变和代谢变化在50岁左右最明显。中医学中称为五十肩源于此因。
2、风寒湿侵袭由于肩部的特殊位置,睡眠时很难做到始终保暖良好。从而反复感受“风寒”之邪,引起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障碍和组织代谢异常,致使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和组织粘连,最终导致肩部出现疼痛和功能障碍。所以中医学中又将肩周炎称之为冻结肩。
3、解剖学因素肩关节结构复杂且功能灵活,在活动中非常容易损伤。特别是存在于肩前部的喙肱间隙,当肱骨内旋时喙肱间隙缩小,间隙内软组织受压,如持续时间过久,即可出现缺血性改变,引起周围组织无菌性炎性,导致疼痛和继发的保护性肌痉挛,并引起恶性循环,最终使局部软组织变性、坏死。以上病因在睡眠侧卧是最易发生。另外,岗上肌几乎呈90°附着于肱骨大结节近端,在上臂外展和上举动作时产生巨大的摩擦力,久之则可引起慢性损伤,继发炎症反应。
4、肩部活动减少随着年龄增大,肩关节活动逐渐减少,造成局部代谢障碍,使关节囊、肩袖肌腱、肱二头肌肌腱及喙肱韧带发生退变,组织液渗出及细胞浸润,最终造成组织细胞变性引发肩周炎。
5、肩部急慢性损伤排球和体操运动、厨师、教师、司机和计算机操作人员,由于反复进行或长时间维持上臂的外展、上举和内旋等动作而发生肩部组织的劳损。在以上人群中肩周炎的发病率较多。另外当肩关节发生急性损伤后,如早期治疗不当也可诱发肩周炎。尤其是上肢骨折内固定后肩关节的长期缺乏运动导致肩关节粘连的不在少数。
6、另外颈椎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肺炎、胆囊炎、上臂创伤、偏瘫、长期静脉输液和肩周围手术等可引起肩关节活动减少,造成关节囊挛缩与粘连而形成关节僵硬,也会诱发肩周炎。由于早期肩周炎患者害怕疼痛而不敢活动,更加剧组织的病理改变,使肩周炎向更深层次发展。
通过上述对于肩周炎的治疗方法的了解,我们知道了肩周炎的治疗通常分为两个阶段来进行的。在早期阶段,一般病人的疼痛是比较严重的,所以该阶段的治疗主要是以解除疼痛为目的。另外,患者要有耐心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争取早日恢复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