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极多的孩子会出现厌食症的症状,发病后让他们的身体健康受到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各位家长朋友要多多了解一些关于厌食症的知识,孩子发病后需要及早的进行相关的治疗,在这里带大家认识一下具体的治疗措施有哪些呢。
小儿厌食症在儿科较多见,不少孩子属于厌食症中的食积伤脾型,只要治疗方法得当,还是可以治愈的,特别是运用综合治疗法治疗本病,疗效更好。中药内服法:包括服用汤剂治疗和中成药治疗。汤剂可用不换金正气散加减,常用苍术、陈皮、佩兰、藿香、半夏、枳壳、神曲、鸡金、麦芽等,脘痞腹胀者,可加菜菔子、木香;湿热困阻者,可加薏苡仁;呕恶不适者,可加砂仁、叩仁。中成药可用化积口服液、消食健儿糖浆等。
外敷疗法:运用中药散剂如胡黄连、神曲、枳壳、木香、陈皮等药研末而成的“开胃散”,外敷脐部治疗。针刺疗法,刺四缝穴,常规消毒后先刺出液体挤出,至刺出血为止,3天后重复一次。推拿疗法,运用推脾经、分腹阴阳、逆运内八卦、摩腹、捏脊等方法治疗。穴位注射疗法,可用维生素b121mg,分别注射左右足三里穴。
西医对小儿厌食症的治疗主要以消化酶类、维生素类、微量元素的补充来满足机体对能量物质的需求。目前,比较一致地认为微量元素的缺乏可引起厌食症,故多采用锌剂治疗含锌量低的厌食症,而对含锌量正常的厌食症患儿暂无特异性治疗。况且锌剂只能改善症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长期使用锌剂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单纯补锌也会影响铜、钙、铁的吸收,造成机体内部各微量元素不平衡。
中医治疗本病的方法很多,有中药辨证治疗、专方专药治疗、针炙推拿治疗、外治贴敷治疗。中医辨证治疗认为本病分四种证型:脾失健运型,胃阴不足型,脾胃气虚型,脾虚肝旺型。四种证型在症状方面有所侧重,要由有专业知识的中医生辨证施治。运用中医的治疗手法,如针刺四缝穴,捏脊治疗,穴位注射或敷贴穴位等,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注意饮食调节合理喂养,调节饮食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方法。平时要注意给小儿易于消化,并且含淀粉、蛋白质、脂肪、蔬菜等营养全面的饭菜。食谱要多样化,避免长期过食肥甘油腻之品。培养小儿定时、定量,不偏食、挑食的良好饮食习惯,在保证正常饮食的前提下,限制其吃甜食、饮料、零食的次数和数量。同时更应注意饮食卫生。及时添加辅食,在婴儿出生4~6个月时,就要及时地,逐渐地添加一些辅食,给婴儿以必要的味觉刺激,使其具备良好的味觉。注意情绪稳定愉快,只要各方面情况良好,家长不必强迫小儿进食,不妨让其等到下一餐时再进食,孩子只有在饥饿的状况下,才能有良好的食欲。与其过分担忧小儿进食过少,不如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更不应动辄打骂孩子,避免各种精神刺激。同时还应了解小儿周围或学校环境有无影响进食习惯的因素。
上面的这些介绍就是关于小儿厌食症的相关治疗办法了,很多的孩子会出现厌食症的症状,受到了厌食症的危害,也同时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所以说大家要提防厌食症的出现,需要多去了解一些关于厌食症的治疗办法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