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升高后,皮肤过敏患者越来越多。最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是过敏性皮炎、湿疹和荨麻疹等,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红斑、丘疹、风团等皮损,瘙痒明显。
最有效的抗过敏措施是找到过敏原因和诱发因子,避免再次接触。患者每天记录自己的生活细节,找出规律,分析原因。譬如,注意过敏发作时的饮食习惯、周围的环境和物体,如果每次都与同一食物、固定的物质和环境有关,可能这就是过敏原。方法固然很好,但是比较繁琐,患者一般不愿接受。另外,到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测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可以采用皮肤试验(点刺、斑贴)和血液检测特异性IgE等方法。当然并不是所有患者通过上述方法都能找到过敏原。
皮肤过敏的发病原因包括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就是本身具有过敏体质,这在皮肤过敏的发病中起主导作用。外在因素也很多,包括饮食、吸入物、药物、日光、接触过敏物等。另外,消化不良、内分泌功能失调、新陈代谢障碍、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忧郁、失眠等都可诱发和加重过敏症状。
过敏因素可能为一种,也可能为多种,有时众多的发病原因和诱发因素交织在一起而反复发作。要在成千上万种不同的诱发因子中准确地找到致病因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采用了不恰当的治疗方法,还会引起皮炎的反复发作,如面部的激素依赖性皮炎。一旦发生反复发作的皮肤过敏,就应积极地寻找过敏原,并到正规医院就诊,不可自行盲目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