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儿科 > 儿科综合

儿科门诊常见两个误区

导读:发低烧急于吃退烧药刚出生才十几天的新生儿,着凉发烧38摄氏度,家长心急如焚,到医院后马上要求医生开退烧药,觉得不吃退烧药,孩子持续发烧会烧坏大脑。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个头疼脑热,发烧感冒。一些家长也久病成良医,知道一些简单的处理方法,但是,有些方法却不一定是正确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两种我们常见的处理误区。

“裹蒸粽”式发热捂汗

宝宝一发烧,家长就给宝宝捂得严严实实,穿得“里三层,外三层”,搞得像个“裹蒸粽”来捂汗。其实,儿童的汗腺不发达,通过“捂汗”,不易达到“发汗”的目的。

当孩子发热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孩子的衣服略微解开,充分散热,手脚要保暖。发烧的孩子洗热水澡有利于散热。如果洗澡不便的话,用温水拭浴也是退热的一个非常有效的物理降温方法。

发低烧急于吃退烧药

刚出生才十几天的新生儿,着凉发烧38摄氏度,家长心急如焚,到医院后马上要求医生开退烧药,觉得不吃退烧药,孩子持续发烧会烧坏大脑。其实,新生儿(出生28天以内)不能使用退烧药。一般情况下,6个月以上才可以用退烧药。因为新生儿体质弱,体表面积大,服用退热药剂量难以掌握,容易出现虚脱或者胃肠道的损伤。一般情况下,退烧药也是要体温达到38.5摄氏度以上才用,低烧不用使用。对于6个月以下的宝宝,通常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例如温水拭浴、贴退热贴、洗热水澡等。但是如果以前有过高热惊厥的孩子,再次发烧,应该积极退热,可以在体温38摄氏度或之前就服用退热药,以求尽快降温,以免再次发生高热惊厥。

总之,孩子一旦生病,家长最好是去附近的正规医院寻求专业的医师的帮助,不好自己采取一些自认为有效的方法,以免耽误孩子的病情。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