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糖尿病 > 糖尿病用药

糖尿病患者吃药的错误方法

导读:注明饭后或餐时服用,大多是因为这类药物对人体的消化道有一定的刺激,食物可减轻这种肠胃不适,或者是其中含有的脂类物质能促进药物吸收。

目前,糖尿病这种疾病危害很多,糖尿病困扰着很多患者,若发现糖尿病的相关病状,糖尿病患者就要注意及时的诊断治疗,大家在治疗糖尿病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一家科学正规的医疗机构,这才是糖尿病的治疗关键。糖尿病患者吃药的错误方法?

错误吃药法一、吃药时间紧跟饭点

现在很多的药物在外包装都会注明饭前或是饭后服用,一日三次或是二次等。很多人就简单地把饭前理解成吃正餐以前,零食、水果等都不算在内。其实,只要病人肚子里有了食物,就算是饭后了。药物注明饭前(或空腹)服用,是由于食物会影响药物的吸收。注明饭后或餐时服用,大多是因为这类药物对人体的消化道有一定的刺激,食物可减轻这种肠胃不适,或者是其中含有的脂类物质能促进药物吸收。一般饭前指的是在饭前半小时至1小时,空腹指的是进餐2—4小时后。

病人每天服药的次数大多为一天一次至一天三次,人们常把“一日三次”简单地等同于跟着三顿饭走。其实,这种理解是很不正确的。一天服药多少次,多久服一次药,是药学家根据24小时内人体的血液中药物浓度的变化规律制订出来的科学吃药方法。如果服药为“一日三次”,应每隔8小时服一次;若一日两次,应每隔12小时服一次。

错误吃药法二、很多病人喜欢把药片掰开吃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有些病人觉得药片难以下咽,就自作主张把药掰碎或用水溶解后再服用。实际上,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有一些长期性控制血糖的药物是需要整片吞下的,这样其有效成分会在肠胃里慢慢释放,会使体内药物浓度更平稳,药物作用也更持久。如果将药物掰砕浸水,会破坏原药的设计,加速药物释放,使血药浓度在短时间内升地过高,导致危险;还会缩短药物的作用时间,影响疗效。

错误吃药法三、病人怕苦就随便拿果汁送药

有些糖尿病的孩子因为吃药怕苦,家长不忍心孩子受罪就拿果汁饮料等喂孩子吃药。殊不知,果汁、牛奶豆浆、茶水等,虽然都是液态,却很可能与药物发生一定的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因此相关专拣强调说,服药最好用温白水,以保证药效和用药安全。

错误吃药法四、服药期间总是不忌口

酱醋糖等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调味剂,也会影响药物作用。病人在吃药期间很不注意自己的饮食,胡吃乱吃导致药效失灵。日常生活中有些食物中的元素含量是会与药物发生反应的,这些反应往往会导致药物的疗效失灵,不能很好的发挥药效控制病人的血糖和病情的稳定。

错误吃药法五、有些病人因为懒惰喜欢躺着吃药

我们经常会见到有不少的病人有躺着吃药的习惯。但他们不知道这种姿势很可能使部分药物停留在人体食道中溶化或粘附在食道壁上,不但影响药物吸收,还会刺激食管,引起食道发炎,甚至溃疡。当然,我们并不是说所有的药都得站着吃。例如,一些缓解心绞痛的急救药物,若病人站着含服,可能因产生体位性低血压,引起一时性贫血而昏倒。因此,正确的服药姿势应该是以正坐位置服药。

如果自己或是身边的家人有糖尿病的病史,而且服药期间久久不见效果,那么请一定要注意了,很可能病人就是出现了以上的吃药方法,导致病情不稳,这时候一定要及时的改正,严防严重后果的发生。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