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炎的发生让越来越多的朋友受到了伤害,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困扰,结膜炎会让患者的眼部出现流泪的情况,而且眼部也特别的疼痛,此病的出现应当及时应对才行,在这里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结膜炎疾病的应对措施有哪些呢。
结膜炎的应对措施:
有的新生儿在生后2~10天出现了眼睑明显水肿、充血,结膜(附着于白眼球表面和眼睑内侧的一层膜)充血、水肿,并伴有大量脓性分泌物,这是患了新生儿结膜炎。新生儿结膜炎是新生儿在分娩时受产道分泌物的感染而发生的,病原体多见为沙眼衣原体或淋球菌感染。新生儿淋球菌性结膜炎多由于接触母亲尿道或阴道分泌物而感染,潜伏期短,常仅数小时至数日发病,眼睑红肿,不能睁开,分泌物为黄色脓性,量多,不断溢出,睑结膜水肿充血明显,有小点状出血及伪膜。为预防此病的发生,最好在产前治愈产妇的淋菌性尿道炎或阴道炎。新生儿衣原体性结膜炎多在产道中受感染,潜伏期5~10天,表现为结膜充血、肥厚,乳头增生,分泌物多,呈脓性。
已经患了结膜炎的宝宝,如果单眼发病,应给健眼戴上透明眼罩加以保护,注意眼罩的鼻侧要密封,以防被患眼波及。眼罩一定要透明的,否则被遮盖的眼有可能因短期内接受光刺激减少而发生弱视。对患眼,淋球菌性结膜炎脓性分泌物多时,影响滴入药物的吸收,可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溶液冲洗结膜囊,每30分钟至1小时1次,直至分泌物减少为止,并用眼药水点眼;淋球菌对青霉素高度敏感,全身可静脉点滴青霉素治疗;患儿用过的物品要严格消毒,以防交叉感染。新生儿衣原体性结膜炎可用10%磺胺醋酰钠或1%利福平眼药水滴眼,每日4次,睡前可用红霉素软膏涂眼。
结膜炎的症状表现:
1)结膜滤泡形成:结膜滤泡为结膜下的腺样层内淋巴细胞增殖聚集所致,裂隙灯生物显微镜下可见滤泡呈半球或丘状隆起,淡白色或灰白色,早期滤泡略带透明,周围绕有血管,但是其中央部无血管增生。由于结膜炎症程度及病程的不同,滤泡可散在分布,也可呈簇状,而且大小可以不一,一般在0.5-2毫米之间。结膜滤泡形成常见于沙眼衣原体性结膜炎、病毒性结膜炎、结膜局部的药物毒性反应。由于儿童腺体组织增生活跃,有时正常儿童下睑结膜也可见散在性滤泡形成。
2)结膜乳头增生:为结膜上皮细胞大量增殖,并伴有血管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所导致的结膜局部病变,呈点状或小球状隆起,肉眼下结膜表面为绒布样,不光滑,裂隙灯生物显微镜下乳头中央可见伞状新生血管增生,使乳头为红色。炎症严重并迁延时,相邻的乳头可融合性增殖,形成巨乳头,直径大于1毫米。乳头增生为结膜的非特异性改变,多见于过敏性结膜炎、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巨乳头性结膜炎(对角膜接触镜、人工角膜及长期结角膜异物的反应),以及沙眼和慢性结膜炎。
3)膜和假膜形成:膜和假膜的形成常常是重症结膜炎的表现。膜和假膜由炎性渗出物、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及病原微生物组成。渗出和坏死组织仅附在结膜上皮表面,其纤维蛋白成分与细胞层及细胞基底膜无明显粘附,容易剥离,称为假膜,常见于淋球菌性结膜炎、腺病毒性结膜炎、溶血性链球菌性结膜炎及自身免疫性结膜炎等。如果渗出和坏死组织,尤其是渗出的纤维蛋白与上皮细胞层或上皮基底膜有明显的粘附,不易剥离,用力分离常导致结膜的出血和溃疡形成,则称为真膜,常见于白喉杆菌的感染。
我们了解到了上述的相关知识之后,已经认识到了结膜炎疾病的应对措施有哪些了,小编希望上述的介绍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特别是对于结膜炎的患者来说,应当去进行结膜炎的预防工作,患病期间要多注意多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