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心脏病 > 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血栓形成的原因

导读:认识易损斑块的内在特性和破裂机制,对于早期检测和处理易损斑块、预防和治疗血管急性事件(动脉硬化血栓形成、血栓栓塞、闭塞)具有重要的意义。

动脉硬化血栓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斑块破裂会引起动脉硬化吗,斑块破裂会诱发动脉硬化吗,动脉硬化的发生与斑块破裂有关吗,那么,下面就来看看专家为我们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近年来,人们对循环系统的研究越来越重视整体分析,心血管专业关注外周血管病变,周围血管专业经常处理心、脑血管问题,使人们对相关学科的热点问题更加关注。我们知道动脉硬化血栓形成有更高的致残率、致死率,但导致血栓栓塞的高危因素究竟是什么?

众所周知,循环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脑血管系统和体循环系统,近年来,人们对动脉硬化的病理生理研究不断深入,目前对易损动脉硬化斑块(简称易损斑块)有了新的理解。认识易损斑块的内在特性和破裂机制,对于早期检测和处理易损斑块、预防和治疗血管急性事件(动脉硬化血栓形成、血栓栓塞、闭塞)具有重要的意义。

1易损斑块的最新概念

从病理生理角度来讲,动脉硬化急性事件最主要的深层原因,是易损斑块及在此基础上斑块破裂和/或合并血栓形成。易损斑块是指那些不稳定和有血栓形成倾向的斑块,主要包括破裂斑块、侵蚀性斑块和部分钙化结节性病变。大量的研究表明,约70%-80%的动脉硬化血栓形成是由于轻、中度狭窄的动脉斑块的破裂、继发血栓形成所致。然而,斑块破裂并不是易损斑块的惟一内容,那些有血栓形成倾向、可能快速进展成为罪犯斑块的样病变都属于易损斑块的范畴。Naghavi等给出了易损斑块的组织学定义和标准。主要的标准包括活动性炎症、薄的纤维帽和大的脂质核心、内皮剥脱伴表面血小板聚集、斑块有裂隙或损伤以及严重的狭窄。次要的标准包括表面钙化斑、黄色有光泽的斑块、斑块内出血和正性重构。导致斑块不稳定和易损性的因素是全身性的,并可能广泛影响动脉系统,未来的治疗重点不但要针对易损斑块,而且要治疗“易损的血液”(指血液高凝状态,易导致血栓形成)、易损的病人;因此,基于易损斑块、易损血液的综合评估更具有临床实践意义。

2易损斑块的基本特征

斑块破裂

斑块破裂是指延伸到脂质核心的裂隙,常伴有纤维帽的缺损而不仅仅是内皮的丧失,常有血小板及纤维蛋白构成的非闭塞性血栓。破裂的斑块和完整斑块相比,其特征是有富含胆固醇结晶的坏死核心和薄的纤维帽,纤维帽中平滑肌细胞较少而有大量的泡沫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聚集,其中以斑块的肩周部最明显。当粥样物质在斑块中所占的比例大于30%-40%时,斑块破裂的可能性明显增加。近年,薄的纤维帽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高度注意。因为破裂斑块纤维帽的平均厚度为(23±19)μm,其中95%的纤维帽厚度≤64μm,因此,纤维帽厚度《65μm被认为是易损斑块的主要特征之一。斑块破裂倾向于发生在斑块的边缘或肩周区,这是由于这些区域的纤维帽较薄、易坏死或被大量的巨噬细胞浸润,过多的细胞外脂质池增加了纤维帽的张力。临床上,斑块破裂是继发性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