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梅毒 > 梅毒常识

中医治梅毒方法

导读:治疗以清热利湿、解毒驱梅为主,方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生地、泽泻、当归、车前子、木通、金银花、土茯苓、虎杖、甘草等。

梅毒是一种很常见的性病,传染性很强,因此,患者要注意卫生,不要与令一半进行夫妻生活。梅毒对患者的伤害是很大的,中医治梅毒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期梅毒肝经湿热证的中医治疗

肝经湿热证:多见于一期梅毒,外生殖器疳疮质硬而润,或伴有横痃,杨梅疮多在下肢、腹部、阴部,兼见口苦口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治疗以清热利湿、解毒驱梅为主,方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生地、泽泻、当归、车前子、木通、金银花、土茯苓、虎杖、甘草等。

二期梅毒血热蕴毒证的中医治疗

血热蕴毒证:多见于二期梅毒,周身起杨梅疮,色如玫瑰,不痛不痒,或见丘疹、脓疱、鳞屑,兼见口干咽燥,口舌生疮,大便秘结,舌质红绛,苔薄黄或少苔,脉细滑或细数;治疗以凉血解毒、泻热散瘀为主,方药以清营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水牛角粉、生地、玄参、竹叶心、金银花、连翘、黄连、丹参、麦冬、桃仁、红花、芍药、川芎、甘草等。

杨梅结毒毒结筋骨证的中医治疗

毒结筋骨证:见于杨梅结毒,患病日久,在四肢、头面、鼻咽部出现树胶肿,伴关节、骨筋作痛,行走不便,肌肉消瘦,疼痛夜甚,舌质暗,苔薄白或灰或黄,脉沉细涩;治疗以活血解毒、通络止痛为主,方药选用五虎汤加减:五灵脂、木鳖子、穿山甲、白芷、大黄、全蝎、僵蚕、蜈蚣、斑蝥等。

三期梅毒脊髓痨者肝肾亏损证的中医治疗

肝肾亏损证:见于三期梅毒脊髓痨者,患病可达数十年之久,逐渐两足瘫痪或痿弱不行,肌肤麻木或虫行作痒,筋骨窜痛,腰膝酸软,小便困难,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弱;治疗以滋补肝肾、填髓熄风为主,方药选用地黄饮子加减:地黄、巴戟天、山茱萸、肉苁蓉、附子、茯苓、远志、菖蒲、麦冬、五味子、石斛、薄荷、生姜、大枣等。

心血管梅毒患者心肾亏虚证的中医治疗

心肾亏虚证:见于心血管梅毒患者,症见心慌气短,神疲乏力,下肢浮肿,唇甲青紫,腰膝酸软,动则气喘,舌质淡有齿痕,苔薄白而润,脉沉弱或结代;治疗以养心补肾、祛瘀通阳为主,方药选用苓桂术甘汤加减: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等。

疳疮可选用鹅黄散或珍珠散敷于患处,每日3次;横痃、杨梅结毒未溃时,选用冲和膏,醋、酒各半调成糊状外敷;溃破时,先用五五丹掺在疮面上,外敷玉红膏,每日1次;待其腐脓除尽,再用生肌散掺在疮面上,外敷玉红膏,每日1次;杨梅疮可用蛇床子、川椒、蒲公英、莱菔子、白鲜皮煎汤外洗,每日1次。

中医治疗梅毒讲究对症下药,一旦确诊为梅毒,应及早实施西医疗法,并结合中医方法治疗。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梅毒的中医治疗方法,大家可以参考使用。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