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血液科 > 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症状要注意

导读:2周有前驱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史,起病急,发热、寒战,呕吐,腹痛,进行性贫血,黄疽,脾肿大,常发生血性蛋白尿。

溶血性贫血症状是什么?这是备受重视的,因为溶血性贫血发生给患者带来了不小的伤害,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想要避免疾病危害的发生,大家需正确的把握溶血性贫血症状,因为疾病对症治疗才能够取得好的效果,那么溶血性贫血症状是什么呢?

溶血性贫血症状:

(一)温抗体型主要表现为发作性面色苍白,软弱无力,血红蛋白尿(酱油色样、葡萄酒样或浓茶样),常伴有黄疸和肝脾肿大,以脾脏肿大为主。一般根据病情急缓分为两型:

1.急性型常为3岁以下的婴幼儿,男性儿童占多数。发病前1—2周有前驱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史,起病急,发热、寒战,呕吐腹痛,进行性贫血,黄疽,脾肿大,常发生血性蛋白尿.重者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少数患者伴有血小板减少.出现皮肤豹膜出血,称为ev凹s综合征。急性型患者临床经过呈自限性,发病1—2周后溶血可自行停止,约50%患者在3个月内痊愈,evans综合征患者可因出血而死亡。

2.慢性型多见于年长儿,原发性者占多数。起病缓慢,可表现为进行性或间隙性溶血,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黄疽、肝脾肿大,常伴有血性蛋白尿,临床呈慢性经过.反复感染加重溶血,贫血及黄疽。慢性型者病和常在3个月以上.原发性者可迁延10—20年,evans综合征患者项后多较恶劣。如反复继发感染或合并免疫缺陷症,死亡率为11%—36%。

(二)冷抗体型

1.冷凝集素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常继发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巨细胞病毒感染、支原体肺炎等。起病急,主要表现为受冷后耳郭、鼻尖、手指、足趾末端发组和雷诺征象随环境升高而消失。临床经过呈自限性.可有程度不同的黄疽和贫血,随原发病痘痊愈而消失。

2.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在1岁以后小儿可发病,也有原发性患者。受冷后急骤起病,突出表现为发热、寒战、腹痛、腰背痛、贫血和血红蛋白尿,大多数持续数小时即可缓解,以后遇冷可再复发。

对溶血性贫血症状,大家必须要准确的了解,因为溶血性贫血危害着实大,想要避免疾病危害的发生,大家需正确多把握溶血性贫血症状,因为疾病对症治疗才能够取得好的效果,当然大家在把握了溶血性贫血症状之后,还需积极咨询相关专家的建议。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