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疾病当中弱视是一种特别多见的疾病,相信朋友们都很清楚的知道弱视多数会发生在孩子的身边,而且年龄越小患者的机率就越大,大多数的家长不了解什么样的原因引起了弱视的出现,下面小编就告诉大家该病的病因。
初生婴儿的视觉发育没有达到成人水平,从出生到发育成熟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在发育过程中,特别是生后前几年,如果没有足够的光线刺激视网膜黄斑部,视觉发育就受到影响,就会造成弱视。在出生后3~18个月或三岁内这个视觉敏感期内,任何不良的异常的视觉环境均可影响视觉系统的正常功能发育,从而导致弱视的发生。凡是影响光线进入眼球到达视网膜黄斑部都是造成儿童弱视的原因。
婴儿出生时,视力不及成人的1%,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双眼视细胞不断发育完善。5岁以内是视功能以育的重要时期。如果这个时期某种原因造成双眼不能视物,视细胞得不到正常的刺激。视功能就停留在一个低级水平,双眼视力低下,不能矫正,就形成弱视。弱视在整个发育时间均可发生,多在1~2岁儿童就开始了,发病越早,程度越重。
(1)斜视性弱视
常为单眼性,该眼有眼位偏斜或曾有斜视病史。斜视引起复视和视觉紊乱,光线不能照射视网膜黄斑,为了克服复视与视混淆,解除或适应斜视所造成的不适,大脑皮层主动抑制来自斜视黄斑的传入视觉冲动,斜视黄斑功能长期被抑制,使该眼视力逐渐下降而产生弱视,这是功能性的抑制,是可逆的。
(2)屈光参差性弱视
常为单眼性,因双眼屈光度相差大,双眼黄斑所形成的物象的大小及清晰度不等,大脑难以或不能把两眼物象融合,故大脑抑制屈光度大的眼的物象,日久渐渐发生弱视。
(3)屈光不正性弱视
常为双眼,发生于没有及时戴矫正眼镜的高度屈光不正,这种弱视没有黄斑功能的抑制,戴镜及治疗后较易治好。一般是远视≥3.00d;近视≥6.00d;散光≥2.00d。
(4)形觉剥夺性弱视
常为单眼性,多发生在婴幼儿期,在视觉功能尚未发育或尚未发育好的视觉敏感期(出生三岁内),发生上睑下垂、角膜混浊、白内障等屈光间质混浊或不适当的遮盖一只眼,致使该眼失去或减少了光刺激,剥夺了该眼黄斑接受正常光刺激机会,出现黄斑至视皮质的视觉细胞发育障碍,故该眼视力变差。
产生弱视的因素除上述的视觉剥夺的问题外,还有双眼相互作用及大脑视皮质主动抑制的问题。
弱视的形成原因给朋友们介绍到这里了,弱视这种疾病是从孩子出生开始就要做好预防的,否则会因为一些不良的习惯,而引发弱视的出现,并且严重的弱视会困扰着孩子的一生,所以家长们要注意对孩子视力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