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部位养生

什么是脑梗死,脑梗死的治疗

导读:脑mri检查能较早期发现脑梗死表现为加权图像上t1在病灶区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mri能发现较小的梗死病灶。

一、脑梗死是什么

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部病变。

脑梗死是由于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的突然减少或停止造成该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坏死软化,并伴有相应部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失的症候脑梗死发病24~48h后,脑CT扫描可见相应部位的低密度灶,边界欠清晰,可有一定的占位效应。脑MRI检查能较早期发现脑梗死表现为加权图像上T1在病灶区呈低信号T2呈高信号MRI能发现较小的梗死病灶。

脑血管病是神经科最常见的疾病,病因复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根据常规把脑血管病按病因分类分为血管壁病变血液成分改变和血流动力学改变。

另外临床上许多人即使具备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却未发生脑血管病而一些不具备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却发生脑血管病,说明脑血管病的发生可能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遗传因素和不良嗜好等。流行病学研究证实高血脂和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两个主要危险因素吸烟、饮酒糖尿病、肥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三酰甘油增高、血清脂蛋白增高均为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尤其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二、脑梗死的治疗

 戒烟限酒,调整不良生活饮食方式

对所有有此危险因素的脑梗死患者及家属均应向其普及健康生活饮食方式对改善疾病预后和预防再发的重要性。

 规范化二级预防药物治疗

主要包括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的药物治疗。

1)控制血压,在参考高龄、基础血压、平时用药、可耐受性的情况下,降压目标一般应该达到≤140/90mmHg,理想应达到≤130/80mmHg。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严格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下,降血压药物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类在降低心脑血管事件方面获益明显。在急性期血压控制方面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准备溶栓者,应使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00mmhg。

(2)缺血性脑卒中后24h内血压升高的患者应谨慎处理。应先处理紧张焦虑、疼痛、恶心呕吐及颅内压增高等情况。血压持续升高,收缩压≥200mmhg或舒张压≥110mmhg,或伴有严重心功能不全、主动脉夹层、高血压脑病,可予谨慎降压治疗,并严密观察血压变化,必要时可静脉使用短效药物(如拉贝洛尔、尼卡地平等),最好应用微量输液泵,避免血压降得过低。

(3)有高血压病史且正在服用降压药者,如病情平稳,可于脑卒中24h后开始恢复使用降压药物。

(4)脑卒中后低血压的患者应积极寻找和处理原因,必要时可采用扩容升压的措施。

2)控制血糖,空腹血糖应<7mmol/L(126mg/dl),糖尿病血糖控制的靶目标为HbAlc<6.5%,必要时可通过控制饮食、口服降糖药物或使用胰岛素控制高血糖。

在急性期血糖控制方面应当注意以下两点:

(l)血糖超过11.1mmol/L时可给予胰岛素治疗。

(2)血糖低于2.8mmol/L时可给予10%-20%葡萄糖口服或注射治疗。

3)调脂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血脂调节药物治疗的几个推荐意见如下:

(1)胆固醇水平升高的缺血性脑卒中和TIA患者,应该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及药物治疗。建议使用他汀类药物,目标是使LDL-C水平降至2.59mmol/L以下或使LDL-C下降幅度达到30%~40%。

(2)伴有多种危险因素(冠心病、糖尿病、未戒断的吸烟、代谢综合征、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但无确切的易损斑块或动脉源性栓塞证据或外周动脉疾病之一者)的缺血性脑卒中和TIA患者,如果LDL-C>2.07mmol/L,应将LDL-C降至2.07mmol/L以下或使LDL-C下降幅度>40%。

(3)对于有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易损斑块或动脉源性栓塞证据的缺血性脑卒中和TIA患者,推荐尽早启动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建议目标LDL-C<2.07mmol/L或使LDL-C下降幅度>40%。

(4)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总体上是安全的。他汀类药物治疗前及治疗中,应定期监测肌痛等临床症状及肝酶(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酶(肌酸激酶)变化,如出现监测指标持续异常并排除其他影响因素,应减量或停药观察(供参考:肝酶>3倍正常上限,肌酶>5倍正常上限时停药观察);老年患者如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时,应注意合理配伍并监测不良反应。

(5)对于有脑出血病史或脑出血高风险人群应权衡风险和获益,建议谨慎使用他汀类药物。

三、脑梗死和脑梗塞的区别

脑栓塞指的是由其他部位血栓脱落后随血液流入大脑形成的脑血管堵塞,多由心房、心室内血液凝块脱落后随血液流入脑部,或是大动脉内血栓脱落后进入脑部。也可以由于大出血后空气进入血管而随血液流入脑部形成气栓。脑血栓指直接在脑内血管中形成的栓子造成的血管狭窄、堵塞。多见于高血压、高血脂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人身上,在病人存在血管痉挛、狭窄时尤其易发。而脑梗塞、脑梗死指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内供血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闭锁,造成相应血供区域缺血坏死。可以是出血性梗塞,也可以是缺血性梗塞。前者是由于脑出血后血肿压迫血管造成血管狭窄闭锁,而后者是由于血栓、气栓等造成血流无法通过。一般来说,血管完全闭锁的是脑梗死,而血管不完全闭锁的是脑梗塞。

四、脑梗死患者恢复期的饮食

①限制脂肪摄人量。

每天膳食中要减少总的脂肪量,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减少动物脂肪,使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比值达到1.8以上,以减少肝脏合成内源性胆固醇。烹调时不用动物油脂,而用植物油脂,如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用量每人25g/d,每月在750g以内为宜。要限制食物中的胆固醇,每人摄入量应在300mg/d以内。也就是说,每周可吃3个蛋黄。

②控制总热量。

如果膳食中控制了总脂肪的摄人,血脂即会下降,肥胖或超重患者的体质量也会下降,嘱患者最好能够达到或维持理想体质量,这样对全身各内脏的生理功能有益。

 ③适量增加蛋白质。

由于膳食中的脂肪量下降,应适当增加蛋白质。可由瘦肉、去皮禽类提供,可多食鱼类,特别是海鱼,每天要吃一定量的豆制品如豆腐、豆干,对降低血液胆固醇及血液黏滞有利。

④限制精制糖和含糖类的甜食。

限制包括点心、糖果和饮料的摄入。目前各种含糖饮料不断增加,当过多饮用含糖饮料后,体内的糖会转化成脂肪,并在体内蓄积,增加体质量、血糖、血脂及血液黏滞度,对脑血栓的恢复极为不利,所以也要控制饮料的应用。如脑血栓的患者同时患有糖尿病并应用降糖药而产生低血糖时,可适当饮用饮料以防止血糖继续下降,当一过性低血糖缓解后,就不要再饮甜饮料了。

⑤脑血栓的患者食盐用量要小。

要采用低盐饮食,每天食盐纳入量<3g,可在烹调后再加入盐拌匀即可。

 ⑥要增加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的食物。

包括粗粮、蔬菜和水果。进食一些如洋、大蒜、香菇、木耳、海带、山楂紫菜、淡茶、魔芋等有降脂作用的食物。

 ⑦平时宜吃清淡、细软的食物。

宜采用蒸、炖、熬、清炒、氽、熘、温拌等烹调方法,不适宜煎、炸、爆炒、油淋、烤等方法。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