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孕妇养生

孕妇贫血怎么办,孕妇贫血出现的症状

导读:因缺乏叶酸或者维生素b12而导致贫血的孕妇,除咨询医生有针对性地服食叶酸片、多维片等,也应当在日常饮食中多吃富含叶酸的食物、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一、孕妇贫血常见的治病因素

1、缺铁。

怀孕后的女性对铁元素的需求量明显增加。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基本元素,含有血红蛋白的红细胞能把氧气运送到你身体的其他细胞。在怀孕期间,你体内的血液量会增加30%~45%。因此,孕妇需要更多的铁来为额外增加的血液量合成血红蛋白。另外,孕妇还需要一部分铁来满足发育中的宝宝和胎盘的需要。

但是,大部分女性在怀孕开始时都没有储存足够的铁,来满足身体对铁需要量的增加。尤其是孕中晚期,很容易出现贫血症状。

如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更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孕期呕吐比较严重、频繁;前后两次怀孕间隔的时间短;怀的是双胞胎或多胞胎;日常饮食中缺乏铁;怀孕之前的月经出血量较多。

缺铁性贫血的孕妇可适当在饮食中多吃富含铁的食物。

2、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

因缺乏叶酸或者维生素B12而导致贫血的孕妇,除咨询医生有针对性地服食叶酸片、多维片等,也应当在日常饮食中多吃富含叶酸的食物、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3.某些疾病引发,如镰状细胞贫血病这样的遗传性血液疾病。

二、孕妇贫血出现的症状

1.软弱无力:疲乏、困倦,是因肌肉缺氧所致。为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

2.皮肤、粘膜苍白:皮肤、粘膜、结膜以及皮肤毛细血管的分布和舒缩状态等因素的影响。一般认为睑结合膜、手掌大小鱼际及甲床的颜色比较可靠。

3.心血管系统:心悸为最突出的症状之一,有心动过速,在心尖或肺动脉瓣区可听到柔和的收缩期杂音,称为贫血性杂音,严重贫血可听到舒张期杂音。严重贫血或原有冠心病,可引起心绞痛、心脏扩大、心力衰竭。

4.呼吸系统::气急或呼吸困难,大都是由于呼吸中枢低氧或高碳酸血症所致。

5.中枢神经系统:头晕、头痛、耳鸣、眼花、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均为常见症状。晕厥甚至神志模糊可出现于贫血严重或发生急骤者,特别是老年患者。

6.消化系统:食欲减退、腹部胀气、恶心、便秘等为最多见的症状。

7.生殖系统:妇女患者中常有月经失调,如闭经或月经过多。在男女两*欲减退均多见。

8.泌尿系统:贫血严重者可有轻度蛋白尿及尿浓缩功能减低。

三、孕妇贫血应该吃什么食物

1.鸡汁先将母鸡一只煮汤汁,取汤汁适量与粳米100克煮粥食。孕妇常食,可辅助防治贫血症。

2.甜浆粥用鲜豆浆与粳米100克煮粥,熟后加冰糖少许。可辅助治疗贫血。

3.菠菜粥先将菠菜适量放入沸水中烫数分钟后,切碎,放入煮好的粳米粥内食之,防治贫血有一定效果。

4.牛乳粥粳米100克煮粥,将熟时加入鲜牛奶约200克,食之。可辅助防治妊娠贫血。

5.人参粥人参末(或党参末15克),冰糖少量,粳米100克煮粥常食,治疗贫血有一定作用。

6.香菇红枣取水发香菇20克,红枣20枚,鸡肉(或猪瘦肉)150克,加姜末、葱末、细盐、料酒、白糖等,隔水蒸熟,每日1次。常食,可辅助治疗妊娠贫血。7.枸杞粥枸杞子30克,梗米100克,煮粥。孕妇常食,可辅助治疗妊娠贫血。

7.芝麻粥黑芝麻30克,炒熟研末,同粳米100克,煮粥食之。孕妇常食,能辅助治疗妊娠贫血。

8.大枣粥大枣10枚,粳米100克,煮粥常食,防治妊娠贫血有一定作用。

四、孕妇贫血怎么治

一般来说,孕妈妈如果贫血了,也不用太担心,通过在饮食中多吃富含铁物质的食物、口服铁剂基本上就可以了。但如果严重性贫血,就需要到医院去就诊了。

1、一般来说,在孕中期以后,无论孕妇是否存在贫血问题,医生都会给孕妇开一些药剂来补充,这些铁剂在孕期服用是安全的。如果出现了贫血状况,就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充铁剂。

2、孕妇们改善饮食,多吃含有丰富铁物质的食物。一般来说,动物的肝脏、血豆腐、蛋黄以及肉类的食物都含有丰富的铁物质,而且也很利于人体的吸收,所以孕妇们不妨多吃一点。蔬菜含有的铁物质相对比较低,而且也不利于人体的吸收,但是新鲜的绿色蔬菜含有丰富的叶酸。叶酸虽然不是和铁物质一样是造血的主力军,但它参与红血球的生成,算是辅助造血,所以叶酸如果缺乏,也会造成细胞贫血,因此孕妇的饮食中既要食入一定数量的肉类,也要食用新鲜的蔬菜。就算孕妈妈不贫血,但每周吃一次动物肝脏也可以起到预防贫血的作用哦。

3、如果孕妈妈有下面的列举的疾病: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内膜出血、子宫内置节育器、多次妊娠、多次流产、慢性肠炎及消化吸收不良、疟疾、肠寄生虫感染(蛔虫、钩虫、绦虫)及包括艾滋病在内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建议孕妈妈们除了要在日常饮食中补充营养外,还要到医院去就诊。

4、如果孕妈妈是中度以上的贫血,口服铁剂治疗是非常有效的。孕期贫血除服铁剂以外,服用小剂量的叶酸。但要注意剂量不要太大。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