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妇科 > 妇科常识

崩漏怎么治疗,崩漏的中医治疗

导读:孕激素治疗:下次出血前1—2天或见血后肌注黄体酮20mg/日,共3天,或口服安宫黄体酮、妇摩片等。

一、崩漏的西医治疗

一、止血:

1、孕酮类药物:黄体酮20mg/日,肌注3天;安宫黄体酮8—16mg/日、妇宁片4-8mg/日或妇康片2.5-5.Omg/日,共5天,口服。对闭经较久,内膜较厚者,同时并用丙酸睾丸酮,年轻者25mg/日,年长者50mg/日,肌注3-5天。适用于血色素大于6克及更年期功血患者。

2、雌激素制剂:己烯雌酚2mg,每6-8小时1次,血止后3天递减1/3量,维持量O.5mg/日,至血止后20天。或用苯甲酸雌二醇2n氓,每6—8小时肌注1次,递减法同上,血止后改用口服己烯雌酚。适用于急性大出血而有明显贫血的青春期功血患者。

3、其他止血药物:如安络血、止血敏、止血芳酸、维生素K等,但效果不理想,故仅作为止血的辅助措施。

二、调整月经周期(血止后应用):

1、人工周期治疗(见月经稀发)。

2、雌孕激素联合治疗:一般用口服避孕药,服法同避孕,适用于生育年龄而无生育要求者。

3、孕激素治疗:下次出血前1—2天或见血后肌注黄体酮20mg/日,共3天,或口服安宫黄体酮、妇摩片等。用于更年期功血,连用3个周期。

三、恢复排卵功能,是治疗青春期和生育期五排卵性功血的根本措施:

1、克罗米酚(见月经频发)。

2、三苯氧胺(见月经频发)。

3、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于月经周期第16-18天,每次5000-10000IU,隔日肌拄1次,共2次。

4、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于月经中期连续脉冲式给药,每天5mg,共3天。

四、诱导闭经:对更年期及老年妇女用甲基睾丸素5-10mg/日,或棉酚类药抑制子宫内膜,使月经渐少直至闭经。

五、子宫切除术:用于保守治疗无效及无需生育的重症患者。

二、崩漏的中医治疗

基本治疗

⑴实证

治法行气散寒,通经止痛。以足太阴经及任脉穴为主.

主穴三阴交中极次髎

配穴寒凝者,加归来,地机;气滞者,加太冲;腹胀者,加天枢,气穴;胁痛者,加阳陵泉,光明;胸闷者,加内关。

操作毫针泻法,寒邪甚者可用艾灸.

方义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通经而止痛。中极为任脉穴位,可通调冲任之气,散寒行气.次髎为治疗痛经的经验穴。

⑵虚证

治法调补气血,温养冲任.以足太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主穴三阴交足三里气海

配穴气血亏虚者.加脾俞,胃俞;肝肾不足者,加太溪,肝俞,肾俞;头晕耳鸣者,加悬钟。

操作毫刺补法,可加用灸法.

方义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之交会穴,可以健脾益气,调补肝肾,肝脾肾精血充盈,胞脉得养,冲任自调。足三里补益气血.气海为任脉穴,可暖下焦,温养冲任。

其他治疗

⑴耳针法选内生殖器,交感,皮质下,内分泌,神门,肝,肾,腹.每次选2~4穴,在所选的穴位处寻找敏感点,快速捻转数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也可用埋针或埋丸法.

⑵皮内针法选气海,阿是穴,地机,三阴交。消毒穴位后,取揿钉型或麦粒型皮内针刺人,外用胶布固定,埋入2天后取出.

⑶皮肤针法选下腹部任脉,肾经,胃经,脾经,腰骶部督脉,膀胱经,夹脊穴。消毒后,腹部从肚脐向下叩刺到耻骨联合,腰骶部从腰椎到骶椎,先上后下,先中央后两旁,以所叩部位出现潮红为度,每次叩刺10-15分钟,以痛止,腹部舒适为度.

⑷穴位注射法选中极,关元,次髎,关元俞。用2%普鲁卡因或当归注射液,每穴每次注入药液2毫升,隔日1次.

三、崩漏的中药治疗

中药验方

地榆炭30克,仙鹤草30克,侧柏炭15克,金刚藤15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20克,生黄芪15克,杜仲10克,桑寄生20克,续断15克,白及15克,炙甘草10克。中成药中成药

(1)十灰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血热者)。

(2)固经丸,每服9克,日服3次(适用于阴虚血热者)。

(3)荷叶丸,每服9克,日服3次(适用于血热或阴虚火旺者)。

(4)龙胆泻肝丸:每服6克,日服2次(适用于肝胆湿热者)。

(5)益母丸,每服6克,日服2次(适用于血瘀者)。

(6)震灵丸,每服9克,日服2次(适用于气滞血瘀者)。

(7)乌金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肝气郁滞者)。(8)崩漏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肝肾阴虚者)。

(9)全鹿丸,每服9克,日服2次(适用于脾肾阳虚者)。

(10)人参归脾丸,每服6克,日服2次(适用于脾气虚而不摄者)。

(11)补中益气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气虚下陷者)。

(12)金匮肾气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肾阳不足者)。

(13)妇血宁,每服5片,日服3次。

(14)云南白药,每服0.3克,日服3次(上药各型均可使用)

四、崩漏的食疗保健方法

崩漏宜食

崩漏期间患者适宜食用猪瘦肉、鸡肉、猪肝、兔肉等清淡、富有营养的食物;多吃青瓜、青菜、豆角等新鲜蔬菜、豆制品。偏肾阳虚崩漏患者可选食火腿、海虾、鸡肉、羊肉、黄花菜等。脾虚崩漏患者,选食山羊肉、山药、牛肉、红枣等。偏于血热崩漏患者,选食苦瓜、生藕、芽菜等。

崩漏忌食

崩漏期间,应禁食辣椒、胡椒、大蒜、葱、、油炸辣蚕豆、炸油条等辛辣燥热刺激的食物;禁食冻汽水、冻西瓜、冻果汁等生冷寒凉的食物;严禁喝烈酒和浓茶。食疗偏方:生地藕节饮:原料:鲜生地50克,鲜藕节100克,红糖:20克,丹皮30克。:制法:将生地、藕节、丹皮放入沙锅内,加:水适量,煎半小时。:用法:加糖,去渣取汁服。功效:清热,凉血,止血。

藕节甘涩性平,止血散淤;配生地清热凉血。适用于实热引起:之崩漏,亦适用于咳血、唾血、溺血、便血、:血痢等。274乌贼鸡肉汤原料:乌贼肉75克,鸡肉200克,大枣lO枚。制法:将乌贼发开洗净切丁;鸡肉洗净切块;大枣去核,加清水适量同炖至鱼肉烂熟,食盐、味精等调服。用法:每日l剂。功效:补益气血,收敛止血。适用于脾虚型功血,经血非时而至、崩中继而淋漓、血色淡而质薄、气短神疲、面色苍白,或面浮肢肿、手足不温,或饮食不佳。

红米生地

[来源]《食医心鉴》

[原料]生地黄50克,红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作]取生地黄,洗净后煎取药汁,与红米加水共煮,煮沸后加入冰糖;煮成稀粥。

[用法]每日早晚空腹温热食。

[功效]清热生津,凉血止血。适用于血热崩漏,鼻衄及消化道出血,还可用于热病后期,阴液耗伤,低热不退,劳热骨蒸,或高热心烦,口干作渴。

[注意事项]此粥不宜长期食用。服用期间,忌吃葱白、韭白、薤白及萝卜

阿胶粥

[来源]《食医心鉴》

[原料]阿胶30克,糯米100克,红糖适量。

[制作]先将糯米煮粥,待粥将熟时,放入捣碎的阿胶,边煮边搅匀,稍煮1—2沸,加入红糖即可。

[用法]每日分2次服,3—5日为l疗程。

[功效]滋阴补虚,养血止血,安胎。适用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及血虚,咳血,衄血,大便出血等。

[注意事项〕连续服用可有胸满气闷的感觉,故宜间断服用。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

乌雄鸡粥

[来源]《太平圣惠方》

[原料]乌雄鸡1只,糯米100克,葱白3条,花椒、食盐适量。

[制作]将鸡毛去净,除内脏,洗净切块煮烂,再入糯米及葱、椒、食盐煮粥。

[用法]每日2次,空腹食。

[功效]益气养血,止崩安胎。适用于脾虚血亏而致的暴崩下血或淋漓不净,血色淡质薄,面色恍白或浮肿,身体倦怠.四肢不温,气短懒言等。

山药山萸粥

[来源]经验方

[原料]山萸肉60克,山药3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将山英肉、山药煎汁去渣,加入粳米、白糖,煮成稀粥。

[用法]每日分2次,早晚温热食。

[功效]补肾敛精,调理冲任。适用于肾虚型崩漏。

[注意事项]因热致病者忌服。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