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胃肠科 > 胃下垂

胃下垂有什么症状 胃下垂能治愈吗

导读:体检:可见瘦长体型,上腹部压痛点因立卧位变动而不固定,有时用冲击触诊法,或患者急速变换体位时,可听到脐下振水声。

一、胃下垂患者有什么症状

腹痛:多为持续性隐痛。常于餐后发生,与食量有关。进食量大,其疼痛时间长,且疼痛亦较重。同时疼痛与活动有关,饭后活动往往使疼痛加重。腹胀及上腹不适,患者多自述腹部有胀满感、沉重感、压迫感;

便秘:便秘多为顽固性,其主要原因可能由于同时有横结肠下垂,使结肠肝曲与脾曲呈锐角,而致通过缓慢;

心、呕吐:常于饭后活动时发作,尤其进食过多时更易出现。这是因为1次进入较大量食物,加重了胃壁韧带之牵引力而致疼痛,随之出现恶心、呕吐;

体检:可见瘦长体型,上腹部压痛点因立卧位变动而不固定,有时用冲击触诊法,或患者急速变换体位时,可听到脐下振水声。上腹部易扪到主动脉搏动,常同时伴有肝下垂、肾下垂及结肠下垂的体征;

神经精神症状:由于胃下垂的多种症状长期折磨病人,使其精神负担过重,因而产生失眠、头痛、头昏、迟钝、忧郁等神经精神症状。还可有低血压、心悸以及站立性昏厥等表现;

二、胃下垂调治方法

1、饮食调养:

1)饮食应选择易消化而富于营养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以增强体质、增加体重并促进腹壁脂肪增长,减轻和避免胃下垂。

2)饮食应定时定量,进食不宜过饱,或少食多餐,食后宜平卧半小时~45分钟,食后不宜久站和剧烈运动。

3)要避免烟、酒、浓茶、咖啡、及刺激性食物,忌生冷及碳酸饮料等。

2、增强胃动力、促使胃蠕动:

如有饱胀等消化不良症状时,可给予助消化药及胃动力药,如吗丁林10mg,每日2~3次,饭前半小时服;乳酶生5#日3次服;还可服用乳酸菌素片等调节肠道菌群药物。

3、中药可服用补中益气丸,以提升中气,对康复有益。

4、加强腹肌锻练,增加腹肌张力:

这是治疗胃下垂的有效方法,可在全身性运动的基础上,着重对腹肌进行锻炼;没有条件使用体育器械锻炼者,可采取仰卧起坐的简便方法,每日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衡。

三、该如何预防胃下垂

胃下垂患者的胃壁张力减低,细嚼慢咽以利于消化吸收及增强胃蠕动和促进排空速度,缓解腹胀不适。

由于胃下垂患者消化功能减弱,过多的食物入胃,必然会滞留于胃内引起消化不良。所以,饮食调理的第一要求便是每次用餐量宜少,但次数可以增加,每日4—6餐为合适。

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姜、过量酒精、咖啡、可乐及浓茶等,可使胃下垂患者的反酸、烧心症状加重,影响病情改善,故而这些食物应尽量少吃少喝,有所限制。少量饮些果酒和淡茶有利于减缓胃下垂的发生与发展。

切勿暴饮暴食,宜少吃多餐。戒烟酒,禁肥甘、辛辣刺激之品,宜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品。

不要参加重体力劳动和剧烈活动,特别是进食后。。

保持乐观情绪,勿暴怒,勿郁闷。要耐心坚持治疗、食物调理和康复锻炼,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

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饮食有了,定时定量,对体瘦者,应增加营养。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练气功、打太极拳等。预防本病,还必须保持乐观情绪。也可采用简便易学的健身法,若已患慢性消化性疾病,应积极彻底治疗,以减少本病的发生。

如何预防胃下垂大多与饮食有关,所以一定在日常饮食中多加注意为好。

四、胃下垂怎么治疗最好

现代医学认为,胃下垂是由于胃壁及腹部肌肉松弛的结果。中医学则认为:胃下垂是由于思虑伤脾,气虚下陷所致。

“是药三分毒”,以下来给你介绍几则成功治愈“胃下垂”的偏方、秘方:

1)取龙眼肉10余片,鸡蛋1只。鸡蛋打入碗内,不要搅散,蒸至蛋白凝固、蛋黄未熟时(2--3分钟),放入桂圆内,再蒸10分钟,食之。每日1次,以愈为度。

本方补益心脾。治疗胃下垂。

2)用猪肚1具,黄芪30克,龙眼肉30克,砂仁5克,调料适量。将猪肚洗净,与黄芪、龙眼肉、砂仁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水煮至烂熟,用调料调味,吃肉喝汤。每2--3日,服用1剂。

本方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用治胃下垂伴有眩晕、心悸、失眠健忘等。

3)取新鲜荷叶蒂4张,莲子60克,白糖适量。将荷叶蒂洗净,对半切两刀,备用。莲子洗净,用开水浸泡1小时后,剥衣去心。把上二者倒人小钢精锅内,加冷水两大碗,小火慢炖2小时,加白糖1匙,再炖片刻,离火;当点心吃。

本方补心益脾,健胃消食,对脾虚气陷、胃弱食滞的胃下垂患者有一定效果。

4)用子母鸡1只,干姜、砂仁、公丁各3克。将子母鸡(童鸡)宰杀后,去毛洗净,保留心、肝、肺。将鸡切成小块,放入砂锅中,用文火炖至烂熟,再把干姜、公丁、砂仁研成细末,吃时加入鸡肉汤中。每3天吃1只鸡,1日分2次食用。一般吃1--5只鸡即能生效。

本方补中益气举陷,适用于胃下垂。

5)取核桃肉100--150克,蚕蛹50克(略炒过)。隔水炖服,佐餐服。

本方适用于中气不足所致的胃下垂症。

6)用枳壳20克,白芍、玄胡、炒川楝、白术、炒神曲、山楂、党参、黄芪、鸡内金各10克,柴胡、炙升麻、炙甘草各3克。每剂煎2次,首次加水约500毫升,煎至200毫升,同法再煎1次,将2次药液混合,分为次饭后服用。

本方疏肝益气,对胃下垂有较好疗效。

7)取沙参、麦冬各15克,生地黄12克,玉竹、白芍、枳壳、党参、桃仁、当归各10克,红花、炙甘草各6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益胃养阴活血,适用于胃下垂。

8)用炙黄芪120克,炒枳实15克,煨葛根、山茱萸各12克,炒白术9克,防风3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益气举陷升阳,适用于中气下陷脾胃虚火型之胃下垂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