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老人养生

拉筋方法 正确拉筋轻松帮你开韧带

导读:拉筋使筋变柔,令脊椎上的错位得以复位,于是骨正筋柔,气血自流,腰膝、四肢及全身各处的痛、麻、胀等病症因此消除、减缓。

一、拉筋的功效

1.针对筋缩的疗法,在气功、瑜珈锻炼中一直存在,那便是拉筋。道家有一种说法:筋长一寸,寿延十年,长寿者通常都有一副柔软的筋骨。事实证明,很多罹患筋缩的人,通过坚持拉筋后,步履轻快了、腰背酸痛减轻甚至消失了。拉筋这种易学易做的保健法,已成为当下很多人远离亚健康的一*宝。

2.拉筋的直接疗效是祛痛、排毒、增强身体机能等。其原理:

首先十二筋经的走向与十二经络相同,故筋缩处经络也不通,不通则痛。拉筋过程中,胯部、大腿内侧、腘窝等处会有疼痛感,说明这些部位筋缩,则相应的经络不畅。拉筋使筋变柔,令脊椎上的错位得以复位,于是骨正筋柔,气血自流,腰膝、四肢及全身各处的痛、麻、胀等病症因此消除、减缓。

其次拉筋可打通背部的督脉和膀胱经,这对健康具有重大意义,因为督脉是诸阳之会,元气的通道,此脉通则肾功加强,而肾乃先天之本,精气源泉,人的精力、性能力旺盛都仰赖于肾功能的强大。督脉就在脊椎上,而脊髓直通脑髓,故脊椎与脑部疾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系统,也是抵御风寒的重要屏障,膀胱经通畅,则风寒难以入侵,内毒随时排出,肥胖、便秘、粉刺、色斑等症状自然消除、减缓。按西医理论解释,连接大脑和脏腑的主要神经、血管都依附在脊椎及其两边的骨头上。疏通脊椎上下,自然就扫清了很多看得见的健康*。

3.如凡拉筋时膝痛而伸不直,则必有筋缩症。筋缩首先说明肝经不畅,因为肝主筋,而肝经不畅脾胃也不会好。如胯部、腘窝(膝盖反面)痛说明膀胱经堵塞,膀胱不畅者肾经也不会通畅,浮肿、肥胖、尿频、糖尿病等皆与此相关。躺下后后举的手臂不能贴到凳面,则表明有肩周炎。有的人在拉筋凳上一躺,上举的腿不能伸直,下落的腿悬在空中不能落地,表明筋缩严重,不仅有腰腿痛症,可能内脏也有诸多问题。萧宏慈指出,拉筋既是一种治疗,也是一种诊断,常做拉筋锻炼,能让每个人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并能及时改善。

二、筋缩的原因

1.人是动物,过久不动则易筋缩。当筋受伤后,会产生反射性的收缩和痉挛;久坐亦会造成筋缩。科技进步使生活舒适多了,多数人使用电梯、汽车,令运动量大大减少,筋缩也因此增加。那些长期坐着工作的白领们,尤其那些大老板,连一杯水都要职员送到手上,所以筋缩的可能性大增。萧宏慈这样解释筋缩产生的原因。

2.从前筋缩多数发生在身体机能开始衰退的老年人身上,但近年来由于电脑的普及,青少年热衷玩电脑、玩游戏,户外活动减少,坐的时间长了,姿势不正确,电脑桌下又没有足够的空间让双脚伸展活动,背腿的筋肌便会渐渐收缩,日久就造成腿的筋缩。

3.让很多人不明白的是,他们常常打球、游泳,属于运动一族,为什么还会有筋缩呢?原因在于运动前没有科学地进行热身运动,只是随便动动手脚、挥挥手臂,几分钟了事,或者根本不做热身运动,这便是症结所在。因此,运动前的热身其实是非常关键的。而有些运动动作过于单调重复,造成身体某些部位频繁运动,而其它部位不能平衡,比如高尔夫、网球等,这类运动也容易引起筋缩。

三、筋缩的症状

筋缩症状最易被忽视

伸展拉筋运动成年人即使有筋缩,一般对生活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影响,所以感到腰、背痛时也不会太在意,其实这正是筋缩的先兆,也是身体机能出问题的预演。往往很多大病的征兆就这样潜伏下来了。

筋缩的症状

最常见的有腰背痛、腿痛及麻痹、长短脚的感觉。有时会引致脚跟的筋有放射性牵引痛,步伐开展不大,要密步行走,髋关节的韧带被拉紧,大腿既不能抬举也不能横展。筋缩人的站立姿势很特别,屈膝、屈髋、胸部微微向前倾,臀部则微微向后,不能站直,走路时步伐无法开展。筋缩症状还包括:颈紧痛、腰强直痛、不能弯腰、背紧痛、腿痛及麻痹、不能蹲下、长短脚、脚跟的筋有放射性的牵引痛、步伐开展不大,密步行走、髋关节的韧带有拉紧的感觉,大腿既不能抬举亦不能横展、转身不灵活;肌肉萎缩,手不能伸屈;手、脚、肘、膝时有胀、麻、痛感,活动不顺等。

四、拉筋的方法

拉筋锻炼法拉筋方法

1:卧位拉筋法,卧位拉筋法是将两张安全稳妥、平坦的椅子摆放近墙边或门框处;坐在靠墙或门框的椅边上,臀部尽量移至椅边;躺下仰卧,右脚伸直倚在墙柱或门框上,左脚屈膝落地,尽量触及地面,双手举起平放在椅上,做十分钟。期间左脚亦可作踏单车姿势摆动,有利放松髋部的关节;移动椅子至另一面,再依上述方法,左、右脚转换,再做十分钟。

2:立位拉筋法,立位拉筋法是找到一个门框,双手上举扶两边门框,尽量伸展开双臂;一脚在前,站弓步,另一脚在后,腿尽量伸直;身体正好与门框平行,头直立,双目向前平视;以此姿势站立三分钟,再换一条腿站弓步,也站立三分钟。

3:颈位拉筋法,面朝上平躺于床或凳子上,将头伸到床缘或凳缘外,双手尽量向后伸展,让头部重量自行牵引头部下垂3分钟。睡觉时不用枕头,仰卧平躺和侧躺皆可。

4:蹲式拉筋法,整个人缓缓蹲下去,尽量蹲到底,双脚并拢,两脚掌尽量贴地,双手抱腿并使劲埋头。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