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运动养生

冬泳消化能力增强 令你的食欲大增

导读:冬泳像血管体操一样,增加血管弹性,加速血流速度,可以减少与冲刺沉积在血管壁上的脂肪颗粒和胆固醇,减少与推迟动脉硬化,预防血栓的形成和冠状动脉梗塞。

一、冬泳有什么好处

1、冬泳能增强对冷剌激的适应能力,冬泳能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在冷水刺激下的体表毛细血管收缩,可以增强神经系统支配皮肤血管收缩和舒张的灵活性,也就在极大程度上加强了人体适应温度变化和抵御寒冷的能力。提高了生活质量,精力充沛,思惟敏捷,很少感冒,也较少罹患其他疾病。

2、冬泳像血管体操一样,增加血管弹性,加速血流速度,可以减少与冲刺沉积在血管壁上的脂肪颗粒和胆固醇,减少与推迟动脉硬化,预防血栓的形成和冠状动脉梗塞。对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在有好处,冬泳后心肌收缩力增强,血液循环加速,长期进行游泳锻练的人的心肺功能较好。

3、冬泳增强消化系统功能。由于热能过多的消耗,所以消化能力增强,食欲大增,全身代谢功能普遍增强。

二、冬泳的不适人群

中国游泳协会冬泳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宝仓表示,冬泳虽然好处多多,但也并非人人皆宜。张宝仓说,研究表明,有三种人群不适合冬泳:16岁以下的少年和70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身体状况特殊,不适合冬泳;精神不健全的患者由于缺乏自控能力不适合冬泳;另外,经医生检查,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如心脏病、冠心病、肺结核、肝炎、胃病以及呼吸道疾病的人也不适合冬泳。

当水温保持在10-14℃时,一般人在水中游100-500米最佳;而当水温低于10℃时,游泳时间就应当受到非常严格的控制。就大多数人来说,水温在1℃时,游10米即可,当水温在2℃时,游20米最佳,依次类推。若不好掌握距离可1℃游1分钟、2℃游2分钟、3℃游3分钟以此类推来控制距离。

患有较为严重的心脏病、较严重的高血压病、肝炎、较严重的肾炎、较严重的胃溃疡等疾病的人,不宜进行冬泳运动。在身体不适应的情况下,冬泳也许会加重病情。

中耳炎患者不能游泳,以免水进入耳朵不易排出,造成中耳穿孔。中耳炎治愈后游泳时要戴上耳塞,不能让耳朵进水。

患有传染性皮肤病的人、以及患有任何传染性疾病的人,也不适宜游泳。这是为了阻止传染病的蔓延。

另外,为了安全,患有癫痫、精神病的人也不宜进行冬泳运动。

三、冬泳时头痛的处理

冬泳中,若感到头痛或头晕,可能是慢性鼻炎、呛水或因身体寒冷暂时性脑血管痉挛而引起供血不足导致的。应迅速上岸,用大拇指在头顶百会、太阳及列缺穴按揉,然后用热毛巾敷头,再喝一杯热水。

如果冬泳时间过长,血液聚集于下肢而造成脑缺血,机体能量消耗较大身体过度疲劳,也会使人有头痛的感觉。此时可以上岸休息,全身保温,并适当喝些淡糖水。

另外,血压的暂时性增高也会导致有头晕的感觉。因为,冬泳是在强冷环境下的体育活动,在冷水的强冷刺激下,全身皮肤的血管会发生急剧收缩,强迫表皮血管中血液回流内脏及深部组织,因而会引起血压的暂时升高。预防暂时性血压升高的办法是下水前稍微多在冷空气中晾一会儿,使身体能够较好地适应冷水的刺激,避免跳跃入水,入水后应采用较缓和的动作,不要剧烈地游。这样可以使冷水的刺激减缓,全身皮肤血管急剧收缩的程度会减弱,也就不会出现暂时性血压增高了。

出现头疼或头晕应当迅速上岸恢复身体。如果每次冬泳时都伴随头疼或头晕,则可能不适宜参加这项运动。

四、冬泳的注意事项有什么

1、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做为一种很特殊的锻炼活动,冬泳更不例外。正确冬泳,科学冬泳,才能使这项锻炼达到奇效。即便是体质好的人要进行冬泳,也应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最好从秋季开始,使身体逐步适应。连续游泳不要间断,才不会对身体形成危害,但是雾天、风天、雷雨天不要冬泳。

2、冬泳前要作好准备活动,下水前要把肌肉活动开,然后更衣适应一下寒冷的气温,然后再下水。有足够的活动量,以使体温升高,但不可造成疲劳。

实践证明,许多人游泳时发生抽筋、头晕、心跳速度骤然加快等,都与猛然入水有关。所以要逐渐入水,因为人体从静止进入到猛烈运动,需要一个过度,以使身体各部适应运动的需要。

3、冬泳的时间应根据气温、水温和人的体质而异。若游的时间过长,上岸后常会出现全身麻木、冷颤不止的现象,这极容易损伤某些器官。正确的做法是激烈游泳后,应在水中放松,调整好呼吸以后再出水。但如果在游泳时出现头晕、恶心、冷颤或抽筋不止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出水。

出水后马上擦干水,穿衣保暖,然后进行适当的运动使体温恢复正常,不要烤火取暖。只要坚持以上原则,冬泳绝对能让你受益。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