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部位养生

做胃镜前要注意什么呢 哪些疾病需要做胃镜

导读:它能直观地发现病变,初步判断病变的性质,必要时还可以在病变部位取小块标本、作病理检查,在显微镜下看病变细胞的状况。

一、做胃镜前注意事项

1、尽量放松心情,避免过分紧张。总体上讲胃镜检查是一种痛苦较小的检查方法,而且医生可以直接看到所检查器官的情况,较X线钡餐检查效果好。它能直观地发现病变,初步判断病变的性质,必要时还可以在病变部位取小块标本、作病理检查,在显微镜下看病变细胞的状况。

2、如果患者以及做过了钡餐检查的话,由于钡餐不被吸收但是比较容易会附着在患者的胃黏膜上,特别是胃溃疡患者,这个时候做胃镜就会比较困难了,所以要在钡餐检查完后的3天再做胃镜检查。

3、在检查的前一日晚12点后就应禁食水,检查之日的早晨不要吃早餐。

4、检查前需先做病毒性肝炎指标等化验检查,以避免交叉感染。

5、带心电图检查结果(60岁以上者必须有)。

6、在患者进入检查房间后,要听从医生的知道,松开领口以及裤袋,要取下假牙或者是眼睛,用左侧为的方式平躺。

二、什么情况要做胃镜

 1、上腹疼痛

多种疾病可以引起上腹部疼痛,其中有轻有重,病情重者可能会威胁到病人的生命,而各种疼痛的处置方法也不一样,所以首先要检查清楚是什么病,50岁以上的人尤要注意。

 2、原因不明的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

严重的胃病通常是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的原因。

3、呕血

呕血的病人呕吐出的是鲜红或暗红色的血液,有时病人表现出大便黑色,为柏油状。

 4、胸骨后疼痛

烧灼感及吞咽困难或进食有阻塞感,疑有食管疾病者。

 5、反酸和烧心的病人

这种症状提示胃液反流进入了食管,并且刺激和损伤了食管,这种情况做胃镜检查可辨清病变程度和范围,以便及时治疗。

 6、凡怀疑有食管

胃及十二指肠疾病,经全面检查(包括X线检查)未能确诊者。

 7、食管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可由胃镜发现,随访其愈合情况,鉴别其良恶性。

 8、疑有食管癌和胃癌患者

胃镜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发现早期病变,并可进行治疗。

 9、上腹部包块

通过胃镜检查,能明确包块位置,能清楚是良性还是恶性的。

 10、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例

胃镜急诊检查可确定病因,并进行治疗。

11、上消化道慢性炎症,需借助胃镜检查诊断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可经胃镜诊断及随访。

 12、胃手术后无论何种原因

病例发现症状,可经胃镜发现病变并随访,以往做过胃部手术的人,需定时检查胃镜。

 13、异物吞进食管和胃内者

如果有扣子、别针、硬币等异物吞进胃部,可通过胃镜检查及时处理。

14、常规体检时

如果有胃肿瘤家族史,或在胃癌、食管癌的高发地区,都应该考虑做胃镜检查。

三、胃镜的优缺点和须知事项

胃镜检查的优缺点

优点:创伤小,术后脏器功能恢复迅速,疼痛轻微且可早期离床;在闭合条件手术,避免开放性手术外源性因素的影响;治疗同时可录像,为术后再治疗和学术交流提供直观的图像资料。

缺点: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如果证实断端癌残留或癌浸润深度达黏膜下层以下病例,则需要再补充腹腔镜下手术或外科根治术。

接下来,再来看看胃镜检查的注意事项。

胃镜检查的必知事项

头一天禁止吸烟,以免检查时因咳嗽影响插管;禁烟还可减少胃酸分泌,便于医生观察。检查前患者至少要空腹6小时以上。如当日上午检查,前一日晚餐后要禁食,当日免早餐;如当日下午检查,早餐可吃清淡半流质食物,中午禁食。重症及体质虚弱禁食后体力难以支持者,检查前应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液。

为了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减少胃液分泌及胃蠕动,驱除胃内的泡沫,使图像更清晰,必要时医生在检查前20-30分钟要给患者用镇静剂、解痉剂和祛泡剂。对此,患者应有所了解,并给予配合。

为了使胃镜能顺利地通过咽部,做胃镜检查前一般要用咽部má醉药,用药要领患者要按医生的要求进行。麻醉采取局部麻醉,只限于咽喉及食管上端。在用上述药前,向医生讲明你的药物过敏史,即过去对什么药物过敏。局部麻醉是将2%地卡因或2%赛罗卡因喷雾,病人张口发“阿”声,这时软腭和舌腭弓上移,舌根下移,使舌后、咽喉、软腭喷了药,先后3次。每次喷后,病人将剩在口腔的药咽下,以麻醉咽下部。也有采用糊剂,含在口内仰头使药物在咽喉部停留自然流入食管,起局部麻醉作用。

病人与医生要合作,检查前病人先去小便排空膀胱,进入检查室后,松开领口及裤带,取下假牙及眼镜,取左侧卧位,或根据需要改用其他体位。入镜后,不能用牙齿咬镜,以防咬破镜身的塑管。身体及头部不能转动,以防损坏镜子并伤害内脏。如有不适情况,病人忍耐一段时间,实在不能忍受,可用手势向施术者(医生或护士)示意,以便采取必要措施。

在胃镜检查过程中如果有不适的感觉应及时和医生反应。

四、胃镜检查三大误区

误区一、呼气试验能替代胃镜

随着幽门杆菌感染在胃十二指肠疾病发病中作用认识的统一,不少医疗单位开展了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呼气试验。但一些不恰当的宣传,如"轻轻吹口气,就能查胃病"误导了不少病人。

呼气试验的作用仅仅是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呼气试验阴性不等于没有胃病,事实上部分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或胃癌可以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或由于服用了某些药物影响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出现假阴性。呼气试验阳性也不能够判断是何种胃病。因此呼气试验不能替代胃镜检查,要知道患何种胃病,需要胃镜检查。

误区二、胃镜检查很痛苦

有消化不良症状的病人到医院就诊时,医生往往会要求病人进行胃镜检查。一些病人因害怕胃镜检查会有痛苦,而犹豫不决。事实上,随着胃镜镜子质量的不断提高(更细、更软,操控性更好)和操作医生技术的不断熟练,半数以上病人接受胃镜检查时仅有轻度不适感。一般熟练医生在3-5分钟内即可完成胃镜检查(包括拍照、取活检等操作),遇到复杂病人也很少超过10分钟。因此多数病人是能够承受的。

胃镜检查一般不会产生疼痛,主要不适是恶心和感觉到呼不出气。由于病人的恐惧心理和胃镜通过咽部插入食管时的反射,多数病人会有暂时憋气,这就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掉在水里一样,会不自主憋气。当病人实在憋不住后才呼气,就会出现恶心。因此胃镜检查时病人不憋气和调匀呼吸是关键。由熟练的医生进行胃镜操作,检查时病人的不适程度主要由病人因素所决定,一般高度恐惧、中青年、男性、体型较胖、吸烟、刷牙容易恶心的病人,胃镜检查时反应较大,不适程度高。这些病人可通过使用镇静药物使他们处于无意识状态而消除检查时的不适,即可采用"无痛"胃镜检查。

 误区三、胃镜检查会加重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胃镜检查的指征之一,但当医生动员病人做胃镜检查时,部分病人和家属会有顾虑,担心胃镜检查会加重出血。事实上这种顾虑是不必要的。胃镜检查在直视下进行,也就是说在直接看到食管、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情况下进行检查,因此一般不会碰到病灶加重损害,除非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配合不佳,剧烈恶心,间接造成出血。

胃镜检查,特别是出血48小时内进行胃镜检查(称为"急诊胃镜检查"),在上消化道出血处理中有重要作用。第一,可明确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以便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由于糜烂等表浅病变在治疗48小时后可能愈合,因此要强调及早做胃镜。第二,可对活动性出血和可造成活动性出血的病灶进行胃镜下止血。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