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部位养生

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原因 怎么护理

导读:混合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同时混合有细菌、病毒的感染或感染后可直接影响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使机体的抗感染能力下降,条件致病菌乘虚而入。

一、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原因是啥

1、延误诊治:对支原体肺炎按一般抗感染治疗疗效欠佳时不能及时调整诊断及治疗思路,单纯应用青霉素类、头孢类或抗生素,使病情延误。

2、黏液-纤毛系统损害: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腺体增生,形成黏膜突起,有黏液栓壅塞,加之支原体感染可引起支气管上皮细胞脱落,纤毛破坏,造成黏液-纤毛系统损害,导致后期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形成肺不张。

3、混合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同时混合有细菌、病毒的感染或感染后可直接影响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使机体的抗感染能力下降,条件致病菌乘虚而入。

4、直接损害和免疫:肺炎支原体可产生细胞毒素,感染后机体产生强烈的免疫应答反应,igm抗体滴度持续升高,短期内迅速出现通气/换气障碍,呼吸衰竭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等。

5、耐药性产生:支原体对红霉素以及四环素的耐药菌株的出现可能导致疗效不佳,但目前糖皮质激素可促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体温下降正常,肺部炎症吸收。

二、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护理方法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越来越多,尤其是小孩。那么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护理原则是什么?下面介绍一下护理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原则。

1、注意室内通风,加强肺炎支原体感染护理原则,保持空气清新;湿度在60%(用加湿器来控制)防止呼吸道分泌物干燥不易咳出。

2、多饮水,吃易消化的食物、高营养的食物,多吃水果;咳嗽加重的孩子应注意休息,减少跑跳及喊叫。

3、支原体肺炎的小儿,不要入托和上学,这是肺炎支原体感染护理原则里很重要的一点,防止传染其他的小朋友,支原体抗体阴性时恢复入托和上学。

4、最后要说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护理原则是发热的时候时要以物理降温为主,例如冰袋、醇浴、退热帖,若体温超过38度以上可加用退热的药物来缓解的。

三、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具体分类

肺炎根据病原体种类:包括细菌性肺炎,常见细菌有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嗜血流感杆菌等。病毒性肺炎,常见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另外还有真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等。

支原体肺炎以气管-支气管炎、肺炎、耳鼓膜炎等的形式出现,而以肺炎最重。发病初有乏力、头痛、咽痛、发冷、发热、肌肉酸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头痛显著。发热高低不一,可高达39℃。2~3天后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如阵发性刺激性咳嗽,咳少量黏痰或黏液脓性痰,有时痰中带血。发热可持续2~3周。热度恢复正常后尚可遗有咳嗽,伴胸骨下疼痛,但无胸痛。拜复乐盐酸莫西沙星片:用于治疗患有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的成人(≥18岁),如急性窦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社区获得性肺炎,以及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四、儿童要谨防肺炎支原体感染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潜伏期较长,可达2—3周。多数表现为咽炎、鼻炎、气管炎和毛细支气管炎,出现发热、头痛、畏寒、咳嗽、全身不适、明显疲乏、食欲不振等症状。咳嗽初期为干咳,后转为顽固性剧烈咳嗽,无痰或伴有少量黏痰,特别是夜间咳嗽较为明显,婴幼儿表现为喘憋和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发生支原体肺炎。发生支原体肺炎的儿童占全部肺炎支原体感染者的3%~10%。肺炎支原体感染还可能引起呼吸道以外其他器官的病变,如心肌炎、肝炎、关节炎、肾炎、脑膜炎、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家长要确认孩子是否是支原体感染,需要到医院进行诊断。医生对孩子的痰液进行肺炎支原体培养或取血检测血中肺炎支原体抗体和抗原等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

儿童得了支原体肺炎应及早治疗,在生病期间,家长要让孩子多休息,卧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对支原体肺炎的患儿来说,最佳的室温是18℃~20℃并保持约60%的湿度,以防呼吸道分泌物变干而不易咳出。还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和营养,鼓励孩子多饮水,给孩子做一些营养丰富而又易于消化的食物,且宜少食多餐。由于支原体肺炎具有传染性,且易复发,因此治疗要彻底,患病期间要注意隔离。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