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部位养生

颈部有疙瘩警惕无痛肿块 颈部酸痛是怎么了颈部出现疙瘩是怎么回事

导读:由于没有明显症状,患者常常容易忽略,造成治疗的延误,使一些恶性肿瘤失去了早期诊治的机会,待病情进一步发展时,方去就医,往往已属晚期,很难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一、颈部出现疙瘩是怎么回事

其实在临床上我们经常发现,无痛性肿块发生肿瘤的可能性比较大。这种无痛性肿块的特点是:生长迅速、质地坚硬、表面不平、呈结节状、活动度差、边界不清、无压痛。由于没有明显症状,患者常常容易忽略,造成治疗的延误,使一些恶性肿瘤失去了早期诊治的机会,待病情进一步发展时,方去就医,往往已属晚期,很难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颈部肿块”是指颈部淋巴结异常肿大,或颈部出现异常的包块。颈部是头面部和全身各处淋巴的重要汇总处,呼吸道、消化道的枢纽,更是细菌等有害病原菌进入机体的重要门户,也是先天性畸形、肿瘤的好发部位。因此,颈部是人体的肿块多发区。据临床统计,颈部肿块可由60多种疾病引起。

①对于不是甲状腺部位的颈部肿块,只有一小部分属于炎症或先天性疾病;而其余绝大部分属于真性肿瘤。

②对于真性肿瘤,又有一小部分属于良性肿瘤,大多数为恶性肿瘤;同时与性别有关,女性约占20%,男性占80%。

③在颈部恶性肿瘤中,小部分原发在颈部,而来源于全身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的转移病灶占大多数。

④颈部的转移病灶有多数来源于头面部,少数来源于人体躯下部位。

发现颈部长出无名肿块,特别是不痛不痒的疙瘩,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病因,以免耽误治疗时机。

二、颈部出现疙瘩小心淋巴瘤

慢性淋巴结炎

  常继发于头、面、颈、口腔的炎症病变。一般有多个淋巴结肿大,常位于颈侧区、颌下和颏下区。体积不大,扁平,质中等,表面光滑,能推动,活动而互不粘连,可有或无明显压痛。经治疗原发病灶后,颈淋巴结炎自能好转,颈淋巴结可缩小,但难以完全消失,且常反复发作。通常不必作特殊处理。在鉴别诊断困难时,可取活组织做病理检查。

 四、恶性淋巴瘤

  是原发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包括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病。

多见于男性青壮年。肿大的淋巴结常首先出现在一侧或两侧胸锁乳突肌周围或锁骨上窝。早期,肿大的淋巴结散在、尚活动、稍硬、无压痛;以后可迅速增大,相互粘连成团,且固定。同时,全身淋巴结及肝脾均肿大,并有不规则高热。淋巴结病理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多采用放疗和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五、淋巴结转移癌

  一般先有原发癌的临床表现,再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上颈部淋巴转移癌的原发病灶,绝大多数(85%)在头颈部,尤以鼻咽癌和甲状腺癌转移最为多见。锁骨上窝淋巴结转移性肿瘤的原发病灶,多在胸腹部,如肺、乳腺、胃肠道、胰腺等。

三、颈部酸痛小心颈椎病

 病因概述

  脖子疼痛的原因很多,因此各种脖子痛的原理也各不一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原因:

 1、颈椎病:

  由于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使用电脑、高枕睡眠、开车时间过长等等使颈椎发生退行性变,当颈椎退变到一定程度后就会造成颈椎骨质增生,以及颈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和椎间盘突出压迫到颈部神经、肌肉、韧带等就会产生脖子痛。

 2、颈部肌肉劳损:

  颈部肌肉劳损也叫颈肌纤维肌炎,是由于颈部反复的急慢性损伤软组织,出现颈部肌肉创伤性无菌炎症及疼痛,刺激肌肉产生持久的收缩状态,出现肌紧张,肌肉长期痉挛造成局部软组织血管痉挛,肌肉和筋膜供血不足,营养障碍,组织无菌性炎症加重,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使疼痛更加剧。

 3、颈部外伤:

  颈椎外伤的原因很多,如车祸、跌倒、撞击等等,损伤到颈部肌肉、骨骼等而出现脖子痛。

 4、落枕:

  这是颈椎小关节错位所致,当扭伤颈部、或者睡觉姿势不正确、或者突然受到风寒湿邪等入侵颈部,致使颈椎关节出现错位而引起脖子痛。这种疼痛多为突然发作,脖子转动即疼痛加重。

四、颈部酸痛的治疗方法

(1)按摩:立落枕者身后,用一指轻按颈部,找出最痛点,然后用一拇指从该侧颈上方开始,直到肩背部为止,依次按摩,对最痛点用力按摩,直至感明显酸胀即表示力量已够,如此反复按摩2~3遍,再以空心拳轻叩按摩过的部位,重复2~3遍。重复上述按摩与轻叩,可迅速使痉挛的颈肌松弛而止痛。

(2)热敷:采用热水袋、电热手炉、热毛巾及红外线灯泡照射均可起到止痛作用。必须注意防止烫伤。

(3)选用正红花油、甘村山风湿油、云香精等,痛处擦揉,每天2~3次,有一定效果。

(4)伤湿止痛膏、膨香止痛音外贴颈部痛处,每天更换一次,止痛效果较理想,但病人自感贴膏后颈部活动受到一定限制,孕妇忌用。

(5)耳针:耳针埋穴于颈、枕区,以食指尖按压上述耳穴5~10分钟,或以食指端按摩上述耳穴。

(6)针刺:不能前后俯仰者,取大抒、京骨穴、昆仑穴;不能左右回顾者,取肩外俞、后溪、风池穴。一般可取悬钟穴,位于足外洞上三寸,针4~5分,灸3~7壮,亦可按摩此穴,每次15分钟。

(7)口服去痛片1片,有临时止痛之效。

(8)改变睡眠姿势,调整枕头高低,自己扭动脖子。

(9)如为颈椎病引起,在体疗科医师指导下,进行家庭自我颈椎牵引疗法。

(10)落枕严重者,局部注射025%奴夫卡因10毫升,止痛效果明显。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