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脐周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的位置

导读:如系急慢性炎症,淋巴结质地柔软,能活动,与周围组织和皮肤无粘连,有游离感,急性期有红、肿、热、痛的典型症状。

一、淋巴结的位置分布

脐周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的位置

淋巴结遍布全身,只有比较表浅的部位才可触及。颈部、颌下、锁骨上窝、腋窝、腹股沟等最易摸到。当淋巴结肿大时,可摸到皮肤下有圆形、椭圆形或条索状的结节。如在颌下摸到肿大的淋巴结,表示口腔内有病变。如扁体炎、牙周炎等。颈部出现成串的球状隆起,首先应考虑到颈淋巴结核。

鼻咽癌病人往往在颈部也可以摸到肿大的淋巴结。腋窝部淋巴结肿大,常揭示上肢或乳房有疾患。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是下肢、臀部有感染性疾病的信号。除此以外,还提醒人们不可忽视子宫癌、睾丸癌、直肠癌导致的病理反应。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多表示腹腔内有癌细胞沿胸导管上转移。如肝癌、胃癌、结肠癌等。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表示胸腔内有癌细胞沿右侧淋巴管向上转移。如肺癌、食道癌等。患淋巴性白血病时,全身各处淋巴结均表现肿大。

掌握淋巴结肿大的性质,对于疾病的诊断也有重要意义。如系急慢性炎症,淋巴结质地柔软,能活动,与周围组织和皮肤无粘连,有游离感,急性期有红、肿、热、痛的典型症状。淋巴结结核,早期与皮肤和周围组织无粘连,病情加重可继续肿大。但不超过核桃大小,以后可粘连融合成片,发生变化,破溃,流出黄棕色脓液或豆腐渣样物质。癌肿所致淋巴结肿大多呈石头样坚硬,表现凸凹不平,与皮肤可粘连在一起,无疼痛或压痛。淋巴性白血病,肿大的淋巴结能活动、不粘性、不硬、光滑、不痛,也不化脓破溃。

淋巴结是人体最为重要的一种免疫性器官,是接受抗原刺激产生免疫应答反应的场所,有过滤、增殖和免疫作用。正常人体浅表淋巴结很小,直径多在0.5cm以内,表面光滑、柔软,与周围组织无黏连,亦无压痛。淋巴结肿大是指颌下、腋下、腹股沟等处淋巴结在发生炎症时,因细菌及其毒素刺激而肿大而可以用手触明显触及,常伴有疼痛的症状。其发病原因较多,当身体某一部位发生感染,细菌随淋巴液经过淋巴结时,可相应地引起淋巴结群的肿大和疼痛。在身体患恶性肿瘤时,也常沿淋巴管转移,并停留在淋巴结内分裂增生,致使淋巴结肿大起来。

人们根据淋巴结肿大——“烽火台”报警,一般就可弄清淋巴结肿大的原发病灶。必要时还应当进行X线摄片、病理切片镜检、B超及CT等特殊检查。这样“顺藤摸瓜”和综合分析,躲在背后的病魔自然会原形毕露。

处于青春期的少年,淋巴结有时会显得格外明显。

二、脐周淋巴结肿大的原因

脐周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的位置

慢性淋巴结炎

多数有明显的感染灶,且常为局限性淋巴结肿大,有疼痛及压痛,一般直径不超过2~3cm,抗炎治疗后会缩小。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长期存在而无变化的扁平淋巴结,多无重要意义。但无明显原因的颈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标志着全身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应予以重视,进一步检查确定。

结核性淋巴结炎

有发热、多汗、乏力、血沉增快,多见于青壮年。常伴发肺结核,淋巴结质地不均匀,有的部分较轻(干酪样变),有的部分较硬(纤维化或钙化),且互相粘连,并和皮肤粘连,所以活动度差。这类患者结核菌素实验和血中结核抗体阳性。

恶性淋巴瘤

也可见于任何年龄组,其淋巴结肿大常为无痛性、进行性肿大,可从黄豆大到枣大,中等硬度。一般与皮肤无粘连,在初、中期相互不融合,可活动。到了后期淋巴结可长到很大,也可融合成大块,直径达20cm以上,侵犯皮肤,破溃后经久不愈。此外,可侵犯纵隔、肝、脾及其它器官,包括肺、消化道、骨骼、皮肤、乳腺、神经系统等。确诊需活组织病理检查。临床上恶性淋巴瘤常易误诊,以表浅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者,有70%~80%在初诊时被确诊为淋巴结炎或淋巴结结核,以致延误治疗。

巨大淋巴结增生

是一种易误诊的罕见病。常表现为原因不明的淋巴结肿大,主要侵犯胸腔,以纵隔最多,也可侵犯肺门及肺内。其它受侵部位有颈部、腹膜后、盆腔、腋窝以及软组织。常易误诊为胸腺瘤、浆细胞瘤、恶性淋巴瘤等。了解本病的病理及临床表现对早期诊断极为重要。

假性淋巴瘤

常发于淋巴结外的部位,如眼眶、胃的假性淋巴瘤及消化道的淋巴性息肉,均可形成肿块。一般认为属反应性的增生,由炎症引起。

淋巴结转移瘤

淋巴结常较硬,质地不均匀,可找到原发灶。很少为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急性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也常有淋巴结肿大,特别是儿童常见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临床上发病急,常伴有发热、出血、肝和脾肿大、胸骨压痛等,血液学和骨髓穿刺检查可以确诊鉴别。

结节病

在我国较少见,常侵犯双侧肺门,呈放射状,伴有长期低热。全身淋巴结都可肿大,尤其是耳前后、颌下、气管旁。在临床上很难与恶性淋巴瘤鉴别。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见与青壮年男性,为EB病毒所致,但病人常一般情况良好,可有发热及全身性淋巴结肿大,也可有脾脏轻度肿大。外周血中有异形淋巴细胞,嗜异凝集实验阳性可以确诊。

血清病

为病人使用血清制品(破伤风抗毒素、狂犬疫苗等)后发生的一种疾病。少数患者以淋巴结肿大为最先出现的临床症状。但多为注射处及滑车上淋巴结首先肿大。根据注射史及发热、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可诊断。

三、淋巴的组织结构

淋巴组织(lymphoidtissue),又称免疫组织(immunetissue)是以网状组织为基础,网孔中充满大量的淋巴细胞和一些巨噬细胞、浆细胞等。淋巴组织主要有两种形态。

弥散淋巴组织

弥散淋巴组织(diffuselymphoidtissue)无固定的形态,是以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形成支架,网孔中分布有大量松散的淋巴细胞,与周围的结缔组织无明显分界,其中除含有T、B淋巴细胞外,还有浆细胞和巨噬细胞、肥大细胞等。弥散淋巴组织中有毛细血管后微静脉(postcapillaryvenule),其特征是内皮为单层立方或矮柱状,故又称高内皮微静脉(highendothelialvenule),是淋巴细胞由血液进入淋巴组织的重要通道。当弥散淋巴组织受抗原刺激时,可出现淋巴小结。

淋巴细胞

可分为中枢淋巴器官(又名初级淋巴器官)和周围淋巴器官(又名次级淋巴器官)两类。

淋巴组织中的淋巴细胞具有下列重要特性:

①特异性(specificity):淋巴细胞表面有抗原受体,用以识别抗原;不同淋巴细胞的抗原变体是不同的,每一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相结合,这就是特异性;抗原受体类型约有100万种,全身的淋巴细胞总合起来就能识别各种抗原。

②转化性:正常体内大多数淋巴细胞均处于静止状态;只有当某种淋巴细胞受到相应抗原刺激后才被激活.这个过程称为转化性(transformation),一般需经过40小时,淋巴细胞形态上发生了明显变化,由一个直径5~7μm的小淋巴细胞转变为一个20~30μm的大淋巴细胞。细胞的代谢增强,形态明显变化,核增大,染色质变细,核仁明显,胞体内核糖体增多,胞质染色呈较强的嗜碱性;淋巴细胞转化后,进行分裂增生,其中大部分可形成参与免疫应答的效应细胞,如能破坏靶细胞的T效应细胞,或能分泌抗体的浆细胞(B效应细胞);这些细胞代谢活跃,能产生免疫效应,但寿命短(约数天或数周)。

③记忆(memory):淋巴细胞经抗原激活转化后,分裂增殖形成的细胞中,有一部分再度转化为静息状态的淋巴细胞,称为记忆性(T或B)淋巴细胞,其寿命长,可达数年或终生存在,它们在遇到相应抗原刺激后,能迅速转化为效应细胞,及时清除抗原,使机体免于发病。淋巴细胞这些特性,保持淋巴细胞正常形态和生理的动态活动。

四、淋巴结的引流方法

脐周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的位置

面部淋巴引流手法

1、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贴在耳朵前面。

2、双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一起用力,边用力边缓慢向下移动,从耳前到颈部,再到锁骨。

3、将双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放在额头中央。

4、用手指的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施加压力,并朝着两侧太阳穴的方向轻轻推动。将2~4重复三次。

胸部淋巴排毒引流

1、洗澡后,滴两滴精油在热水中,以热毛巾敷面及前胸。双手抱肩至头部后颈处,揉按风池穴。

2、双手拇指、食指轻拉锁骨向外,重复三次。

3、双手掌在锁骨横位放平,一手退一手进,推滑至左边腋下,交替推抹数秒双手重叠提拉数秒,甩手,重复三次。右边同上。

4、双手掌在左边颈部交替推滑数次,一手托住下巴,一手顺颈侧推至腋下,提拉数秒,甩手,重复三遍。右边颈部同上。

5、双手在整个颈部,由上而下交替推滑数次,推至胸锁乳突肌停留数秒,再分别向两边推至腋下。

腿部淋巴排毒引流

1、按摩前热身:双手在腹股沟淋巴结也就是小肚子附近,以画圆圈的方式揉捏按摩2分钟。

2、大腿前、外侧淋巴引流:双手分别放在大腿前、外侧靠近膝盖处,从下往上按摩,将水肿引流到腹股沟淋巴结,并重复1的动作揉捏按摩。

3、膝后窝淋巴结:平躺抬一条腿屈膝,双手在膝后窝淋巴结给予揉捏按摩。另外一条腿方法相同。

4、小腿肚引流:双手放在脚跟处,从下往上按摩,将水肿引到膝后窝淋巴结,并重复3的动作,持续给予膝后窝淋巴结绕圆圈式的揉捏按摩。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