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骨肉瘤的护理措施 怎么样治疗骨肉瘤

导读:③皮肤及附件受损:化疗病人均有脱发,可在头部放置冰袋降温,减少毛囊部血运,降低头部皮下组织的血药浓度,预防脱发。

一、骨肉瘤护理措施

 1.缓解疼痛,促进肌肉、关节功能恢复。

2.增强耐力,加强化疗护理。

(1)改善营养状况:鼓励病人增加经口饮食,摄入蛋白质、能量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对经口摄入不足者,应根据医嘱提供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2)化疗病人的护理:手术前后实施大剂量化疗,有利于骨肉瘤的根治。化疗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功能受损、心肌受损、感染、溃疡等。因此,

3.在病人接受大剂量化疗过程中,应加强护理。

1)化疗期间的护理:化疗药物一般经静脉给药,药物的剂量严格根据体重进行计算。药物应现配现用,避免搁置过久,降低疗效。联合使用多种药物时,每种药物之间应用等渗溶液间隔。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性较大,要注意保护血管,防止药液外渗。一旦外渗,应立即停止静脉滴注,局部用50%硫酸镁湿敷,防止皮下组织坏死。

 2)化疗后的观察和护理:①胃肠道反应:最常见,可在化疗前半小时给予止吐药物,以预防恶心、呕吐。

②骨髓抑制:定期检查血常规,一般用药后7~10天,即可有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下降。若白细胞降至3×109/L、血小板降至80×109/L,应停止用药,给予病人支持治疗。

皮肤及附件受损:化疗病人均有脱发,可在头部放置冰袋降温,减少毛囊部血运,降低头部皮下组织的血药浓度,预防脱发。

④心、肝、肾功能:定期检查肝、肾功能以及心电图。鼓励病人多饮水,尿量保持在每日3000ml以上,预防泌尿系感染。

3.促进病人对自我形象的认可,向病人解释脱发是暂时现象,停药后头发可再生,建议病人戴假发或帽子修饰。对于面部的色素沉着,可化淡妆掩饰,一般停药后可消退。对于截肢者,可向其介绍各类助行器或义肢。介绍有类似经历的病人现身说法,消除病人的心理顾虑或障碍。加强心理护理,促使病人逐渐接受和坦然面对自身形象。

 4.截肢术后的护理

(1)体位:术后24~48小时应抬高患肢,预防肿胀。下肢截肢者,每3~4小时俯卧20~30分钟,并将残肢以枕头支托,压迫向下;仰卧位时,不可抬高患肢,以免造成膝关节的屈曲挛缩。

(2)观察和预防术后出血:注意观察截肢术后肢体残端的渗血情况,创口引流液的性质和引流量。对于渗血较多者,可用棉垫加弹性绷带加压包扎;若出血量较大,应立即扎止血带止血,并告知医师,配合处理。故截肢术后病人床旁应常规放置止血带,以备急用。

 (3)幻肢痛绝大多数截肢病人在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感到已切除的肢体仍然有疼痛或其他异常感觉,称为幻肢痛。疼痛多为持续性,尤以夜间为甚,属精神因素性疼痛。引导病人注视残肢,接受截肢的现实。应用放松疗法等心理治疗手段逐渐消除幻肢感。对于持续时间长的病人,可轻叩残端,或用理疗、封闭、神经阻断的方法消除幻肢痛。

骨肉瘤一般术后2周,伤口愈合后开始功能锻炼。方法是:用弹性绷带每日反复包扎,均匀压迫残端,促进软组织收缩;残端按摩、拍打及蹬踩,增加残端的负重能力。制作临时义肢,鼓励病人拆线后尽早使用,可消除水肿,促进残端成熟,为安装义肢做准备。

二、骨肉瘤的病因

骨肉瘤又称成骨肉瘤,是指瘤细胞能直接产生肿瘤骨及骨样组织的一种恶性结缔组织肿瘤,其发病率在原发性恶性肿瘤中占据首位,是最常见的恶性成骨性肿瘤之一。该瘤恶性程度甚高,予后极差,可于数月内出现肺部转移,截肢后3~5年存活率仅为5~20%。肿瘤多处于骨端,偶发生于骨干或骨骺。发生在股骨下端及胫骨上端的约占所有骨肉瘤的四分之三,其它处如肱骨、股骨上端、腓骨,脊椎、髂骨等亦可发生。多数为溶骨性,也有少数为成骨性,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大多在10~25岁,男性较多。

常见的骨肉瘤可以分为:1、血管扩张性骨肉瘤;2、高分化皮质内骨肉瘤;3、高分化髓内骨肉瘤;4、圆形细胞骨肉瘤;5、骨旁(皮质旁)骨肉瘤;6、去分化骨旁骨肉瘤。

骨肉瘤与其他人体肿瘤一样,病因不清,机制不明,其发病因素非常复杂,内因有素质学说、基因学说、内分泌学说等;外因有化学物质和内外照射、慢性炎症刺激学说,病毒感染学说等。另外一些良性骨肿瘤如Paget病,骨巨细胞瘤和骨纤维组织结构不良等骨骼疾病可继发骨肉瘤,这种情况多见于中年以后的患者。

经络消瘤学研究发现,良性肿瘤的发生是大多是免疫力低下,气虚脾虚。骨肉瘤等恶性肿瘤的发生是大多是免疫功能亢进,肝热脾湿或肝热胃热。从恶性肿瘤的发生条件来分析,就是体热引发的经络堵塞是恶性肿瘤发生的直接病因和必备条件。经络堵塞导致体质发生根本性改变,从而引发原癌基因,由此骨肉瘤就产生了。

三、骨肉瘤的症状

典型症状

儿童反复骨折肺部转移骨膜反应骨囊肿呼吸困难剧烈疼痛咯血面部畸形膝关节疼痛

疼痛为早期症状,可发生在肿瘤出现以前,起初为间断性疼痛,渐转为持续性剧烈疼痛,尤以夜间为甚,恶性大的肿瘤疼痛发生较早且较剧烈,常有局部创伤史,骨端近关节处肿瘤大,硬度不一,有压痛,局部温度高,静脉扩张,有时可摸出搏动,可有病理骨折,全身健康逐渐下降至衰竭,多数病人在一年内有肺部转移。

其次患部出现包块,多位于近关节处,肿块大小不等,硬度不一,局部伴有压痛,如骨肉瘤穿破骨皮质,可出现固定的软组织肿块,表面光滑或者凹凸不平,常于短期内形成较大的肿块。少数骨肉瘤如果向骨骺蔓延,甚至突破关节软骨,侵入关节囊,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局部温度高,静脉扩张,有时可扪到搏动。轻微外伤可导致病理性骨折,骨折部位肿胀、疼痛剧烈,脊椎骨肉瘤发生病理性骨折时,常压迫脊髓神经,导致功能障碍如截瘫等。早期全身情况良好,疾病后期出现如发热、体重减轻、贫血等症状,最终出现器官功能衰竭、恶病质表现。

患者病程长短不一,从出现症状到就诊短则数天,长达数年,平均3~4个月,好发部位在膝关节周围,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是疼痛,多为隐痛,持续性,在活动后疼痛加重,夜间痛较明显,患部出现包块,包块增长速度常以月计,当肿块明显增大时可出现邻近关节的反应性积液,关节活动受限,早期疼痛常于轻伤后突然发生,肿胀开始轻微,以后逐渐加重,呈偏心性梭形肿胀,肿块硬度不一,因肿瘤质地而异,溶骨性病损者较成骨者为软,患处皮肤发亮,表面静脉扩张,皮温升高,如肿瘤体积较大并邻近关节,可影响关节功能,部分患者就诊时已有其他部位转移。

四、骨肉瘤治疗

骨肉瘤西医治疗

骨肉瘤应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只要及早诊断,术前仔细分型,同时进行骨肉瘤的规范化治疗,包括手术前化疗、手术和术后定期化疗,同时配合免疫和生物疗法等综合治疗方法使骨肉瘤患者的预后明显改善。

原则上,早期骨肉瘤应尽可能外科手术治疗。手术须行根治性切除,避免局部复发。目前,保肢术已成为骨肉瘤的主要术式,但在不适宜保肢或无条件保肢的情况下,应果断施行截肢术,术前可不必化疗,但术后必须规范化疗。

 骨肉瘤中医治疗

主要以调整肿瘤患者体质,疏通经络堵塞为目的。以药物归经,以药物归经,中药外用为主,临床实践证明:药物通过经络感传要比口服吸收效果更快速。

主要治疗方法如下:

1、中药药浴:通过中药外用药浴四肢,可以快速疏通经络,调整肿瘤患者体质,使患者的体质迅速改善。

2、15经脉点穴正骨正脊法:用于经脉诊断和经脉治疗,对患者进行经络堵塞检查,快速疏通经络淤结。

3、穴位贴药敷药擦药:靶向治疗,直指病灶,超强的透皮缓释法,活血通络。

4、针灸刮痧:辅助疏通经脉和络脉,可以通络补气,引火下行,是治疗肿瘤不辅助疗法之一。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