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的饮食禁忌 可根据腮腺造影诊断

导读:中医治疗腮腺炎有独特的优势,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中药板蓝根、金银花、鱼腥草等,配伍使用,对防治此病效果较为理想。

一、慢性阻塞性腮腺炎的饮食禁忌

慢性腮腺炎的话宜吃流质、半流质饮食,减少咀嚼,以避免引起疼痛。多喝开水,勤用凉开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忌食酸味食品,因酸味食物可刺激腮腺分泌,加重疼痛;辛辣、肥腻和煎炸等不易消化的食品禁食。这样可使腮腺早日消肿,减少胰腺炎病毒钻进其他腺体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机会,减轻并发症。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于外感时行温毒,更挟痰火积热,郁热壅阻少阳之络,循经外发而为病。中医治疗腮腺炎有独特的优势,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中药板蓝根、金银花、鱼腥草等,配伍使用,对防治此病效果较为理想。

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角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腮腺肿胀在发病1-3天最明显,以后逐渐消退,约2周肿胀完全退尽。在发病初期的3-5天,可有发热、乏力、不愿吃东西等全身症状。

二、慢性阻塞性腮腺炎要怎么治疗

1.保持口腔卫生。避免腺体导管的逆行性感染。加强全身免疫力,避免感冒,感冒与涎腺炎的急性发作密切相关。

2.每次进食后按摩腺体,直至腺体变软,促使唾液排出,避免唾液储留于腺体内。

3.避免刺激性食物,减少唾液的分泌。

4.急性期全身给予抗生素3-5日控制炎症,同时可应用双氯芬酸钠栓剂止痛,腺体冰敷和地塞米松消肿。急性期控制3日后进入慢性期,慢性期表现为腺体内存在硬块,长时间应用抗生素无效。

5.慢性期腺体导管内碘化油灌注一种较好的局部治疗方法,碘化油释放的碘离子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可以避免或减少全身用药。但碘化油是粘稠度很高的液体,流动性差,又不溶于水,注人导管后,不被吸收,排出较慢,容易出现灌注后腺体肿胀剧烈的情况,所以要求灌注碘化油后立即按压腺体1-2天,促进碘化油的排除。

6.涎腺镜可以扩张腺体导管系统中狭窄阻塞的部分,机械冲洗去除导管系统内的结石和脓栓等炎症物质,是治疗阻塞腮腺炎有效方法。同时可以保留腺体,避免切除腺体和面部切口。

7.不赞成面部敷药物,虽然面部敷药物有时也有效,但是并发症也很明显,容易出现面部湿疹和皮炎,甚至腺瘘。并发症对面容的影响太大了。

三、慢性阻塞性腮腺炎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和腮腺造影

(1)临床表现:单侧或双侧发病,但以单侧较常见;患者常不明确起病时间,常因反复发作的腮腺肿胀而就诊,肿胀发作多与进食有关.并伴有轻微疼痛;按压腮腺腺体后,感觉有些咸味液体从导管口流出,之后有松快感;临床检查腮腺轻度肿胀,质地稍韧,腮腺导管口红肿,压迫腺体,导管口有混浊的液体流出;有时在颊部可触及条索状导管。

(2)常规检查:常规行腮腺造影检查。慢性阻塞性腮腺炎腮腺造影显示腮腺主导管、叶间、小叶间导管部分狭窄、部分扩张,呈腊肠样改变(图4-6-1)。腺体区呈分布不均、大小不同的造影剂滞留,有些病例甚至只有主导管及较大分支导管显影,腺体区仅有少许造影剂显现。有结石时则可见结石所在导管处充盈损缺。邹兆菊报道l17例阻塞性腮腺炎并将其造影的表现分4类:I类(35例),自导管开始扩张不整或仅累及叶间导管;Ⅱ类(34例),主导管前部正常,近腺门前一段开始扩张不整,累及叶间、小叶间导管或伴点状扩张;Ⅲ类(35例),自导管口开始扩张不整,累及叶间、小叶间导管,或伴点状扩张;Ⅳ类(13例),自导管门开始扩张不整,累及叶间、小叶间导管,末捎导管呈球状、部分腺体不显像,呈萎缩状。

四、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腮腺炎

1.青黛3~5g,紫金锭一片(研末)加醋调成稀糊状涂患处,干后再涂,约一日6~8次,涂至疼痛减轻,约4~5日。

2.以靛青或嫩柳叶膏敷局部,每日1~2次至消肿。

3.10ml食醋于砚台内用香墨磨成黑汁,以毛笔涂肿处,每日3~4次,共2~5日。

4.鲜天花粉车前草各50g洗净捣烂加少许食盐敷患处,每日1~2次、共2~5日。

5.鲜仙人掌除去表面绒毛茫刺洗净捣烂敷之,每日2次,共4~6日。

6.冰片粉加冷米汤半匙调匀敷之,每日2~4次,共1~3日。

7.六神丸5~10粒以食醋或白酒调敷,每日2次,共2~4日。

8.黄柏粉与生石膏以3:7比例混匀后,用醋或酒调敷,每日1次,共2~3日。

9.榆、桃、柳、桑、槐于春天发芽时采枝混合煎煮两次,把两次煎汁一起浓缩成膏,敷局部,每日1次,共3~4日。

10.赤小豆50~70粒捣成粉,以温水或鸡蛋清或蜂蜜调糊,摊布上贴敷患处,每日1~2次,共2~4日。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