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运动养生

早搏还能运动吗,到你一块去探索

导读:另外,对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使心脏的低位起搏点等不及正常的搏动而产生的早搏,只要随着交感神经兴奋,早搏就会消失。

早搏有生理性早搏和病理性早搏,病理性早搏通常是指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早搏。生理性早搏一般没有风险,不会给人带来太大影响;病理性早搏病人经治疗后大多数预后是良好的。

门诊上碰到过不少人问,早搏患者到底能不能运动?其实,早搏患者完全可以正常运动。

因过度疲劳、饮用烈酒、喝浓茶、服用某些药物等引起的生理性早搏,只要去除诱因,早搏自然会消失。另外,对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使心脏的低位起搏点等不及正常的搏动而产生的早搏,只要随着交感神经兴奋,早搏就会消失。

那么,真正的器质性心脏病伴有早搏的病人是否就应该完全卧床休息,从此告别运动呢?

国外有研究选取了28名做过手术的冠心病患者,采取每天素食加慢跑1小时的综合保健法。一年后,这些病人的心绞痛、早搏症状都明显减少。

由此可以看出,早搏并非健身运动的“禁区”,即使是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早搏,也并非完全忌讳运动,当然,病理性早搏毕竟是一种疾病,他们应该在有经验的专科医生查明早搏的原因、位置、性质的前提下进行安全的健身。

五、室性早搏的预防

对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伴频繁室性早搏或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其治疗的目的是预防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此时,医生治疗的重点是预防猝死的发生而不是治疗室性早搏或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本身,因为这种心律失常并不是致命性的,因此治疗基础心脏病本身或治疗触发室性心动过速的机制比治疗室性早搏或短阵性室性心动过速更为重要。

六、小儿过早搏动的病因

常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小儿,可与疲劳、紧张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等所引起,但也可发生于心肌炎先天型心脏并或风湿性心脏病,另外药物如:拟交感胺类洋地黄奎尼丁中毒及缺氧酸碱平衡失常、电解质紊乱(低血钾)、心导管检查心脏手术等均可引起过早搏动,健康学龄儿童有过早搏动也是较多的。

七、室性早搏的病因

正常人与各种心脏病均可发生室早。正常人发生室早的机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心肌炎、缺血、缺氧、麻醉、手术和左室假腱索等均可使心肌受到机械、电、化学性刺激而发生室早。洋地黄、奎尼丁、三环抗抑郁药中毒发生严重心律失常之前常先有室早出现。电解质紊乱、精神不安、过量烟、酒、咖啡亦能诱发室早。室早常见于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与二尖瓣脱垂病人。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