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幼儿保健

初生婴儿吐奶的原因有哪些,初生婴儿吐奶怎么办好呢,新生儿漾奶与呕吐有哪些不同

导读:这些生理性的吐奶,等宝宝再长大一点后,胃垂向下、肠道蠕动的神经调节功能和内分泌胃酸及蛋白分解酶的功能渐渐增强,才不会吐奶。

一、初生婴儿吐奶的原因有哪些

1、生理原因

宝宝的胃不像大孩子和成人那样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这样就会使得胃的容量变小,存放食物少。另外,由于宝宝食管肌肉的张力比较低,贲门比较松弛,关闭不紧,所以很容易被食物破门而出,导致吐奶。

这些生理性的吐奶,等宝宝再长大一点后,胃垂向下、肠道蠕动的神经调节功能和内分泌胃酸及蛋白分解酶的功能渐渐增强,才不会吐奶。

 2、病理原因

感冒、细菌感染、便秘、幽门狭窄、食管闭锁、肠闭锁、肠旋转不良、先天性巨结肠等,都会造成宝宝异常吐奶。

 3、喂养、护理不当

喂奶姿势不当、喂奶过快、奶量过多或两餐间隔时间太短;喂奶时翻动小儿过多;过早添加辅食;以奶瓶喂食时,奶嘴的洞口过大,造成奶汁流出过快,来不及吞咽等等这些喂养不当都会导致宝宝吐奶

二、初生婴儿吐奶怎么办好呢

1、上身保持抬高的姿势

一旦呕吐物进入气管会导致窒息。因此在让孩子躺下时,最好将浴巾垫在孩子身体下面并要保持上身抬高。如果孩子躺着时发生吐奶,我们可以把孩子脸侧向一边。

 2、吐奶后,要多注意观察孩子的状况

在孩子躺着时要把孩子头部垫高,或者索性把孩子竖着抱起来。吐奶后,孩子的脸色可能会不好,但只要稍后能恢复过来就没有问题。另外,根据情况可以适当地给孩子补充些水分。

3、补充水分要在呕吐后30分钟进行

孩子吐奶后,如果马上给孩子补充水分,可能会再次引起呕吐。因此,最好在吐后30分钟左右用勺先一点点地试着给孩子喂些白水。

 4、吐奶后,每次喂奶数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

在宝宝精神恢复过来,又想吃奶的时候,我们可以再给宝宝喂些奶。但每次喂奶量要减少到平时的一半左右,不过喂奶次数可以增加。在宝宝持续呕吐期间,我们只能给宝宝喂奶,而不能喂其他食物,包括辅食。

三、新生儿漾奶与呕吐有哪些不同

有很多正常的新生儿,出生后的头几个星期常常在吃完奶后要从口边流出一些奶液,每天可有多次,这种情况俗语叫漾奶。有少数婴儿在喂奶后片刻因改变体位(多见喂奶后不久为婴儿换尿片)而引起漾奶。除漾奶外,一般情况良好,婴儿发育不受影响,体重照常增长,这是正常现象。随着月龄增长,漾奶慢慢就会停止,大约于生后六个月内自然消失。

呕吐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现象,呕吐和漾奶不是一回事。呕吐是由于消化道和其他有关脏器受到某些异常因素引起的神经反射动作,呕吐时奶水多是喷射性地从嘴里涌出。

新生儿呕吐,一般是由新生儿的生理特点所决定的。新生儿胃容量极小,胃的肌肉很薄弱,胃神经的调节功能发育不够成熟,胃贲门(胃人口处)肌肉松,而幽门(胃出口处)又较紧,加之胃呈水平状,胃底平直,奶水容易返流,引起呕吐。如果喂养姿势不对,喂养不当,喂得过饱,喂奶时啼哭,吸空奶瓶,乳头过大或凹陷等引起大量气体吞入而呕吐,或用奶瓶喂奶时橡皮奶头孔眼过大,吸奶过急、过冲,或喂奶后平卧,或过多、过早翻动婴儿,都容易引起呕吐。

这种呕吐是生理性呕吐,不必为此担心,只需注意喂奶姿势,不要喂得过饱,在啼哭时不急于喂奶,不吸空奶瓶,同时注意喂完奶后,将新生儿抱伏在母亲的肩上,轻拍背部,让新生儿将吞人胃内的空气呃出,然后以右侧卧位放下,呕吐是可以减少和避免的。

四、婴儿吐奶严重怎么处理

1、改变喂养姿势:尽量抱起宝宝喂奶,让宝宝的身体处于45度左右的倾斜状态。妈妈抱着宝宝喂母乳时,要让宝宝的头部高一些,身子低一些,这样能减轻宝宝吐奶的症状。给宝宝喝奶粉时尽量不要让宝宝躺着喝,坐着或站着比较好。如果是躺喂,喂完后不要马上让宝宝仰卧,而是侧卧一会儿,再改为仰卧。

2、选择最合适的奶嘴孔:使用奶嘴的宝宝要注意奶嘴的大小,太小容易吸入空气;太大容易被呛着而引起剧烈的咳嗽,两者都有可能引发吐奶。

3、改变喂养时间:当宝宝有吐奶症状时,要注意缩短每次喂奶的时间,不要长时间给宝宝喂奶,让宝宝慢慢的消化吸收,慢慢的宝宝肠胃适应了就不会吐奶了。

4、改变喂养次数:如果宝宝有吐奶现象,应该适当的减少喂奶的次数,由以前的2小时一次可缩减为3小时一次。

5、妈妈加强护理:如果宝宝吐奶时,有可能是肚子里喝进空气了,这一般是生理性吐奶。妈妈在给宝宝喂完奶后不要立刻改变抱姿,让宝宝打个嗝,这样不容易引起吐奶。

6、及时就医:如果用以上方法宝宝吐奶症状仍不好转,很可能是病理性的吐奶了,宝宝肠胃可能有病变,应及时去看儿科医生,然后对症下药。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