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肝性脑病要如何护理 肝性脑病应该怎样治疗

导读:纠正电解质紊乱本组资料中有11例因进食少、呕吐、腹泻、大量利尿、排放腹水过多而造成低钾性碱中毒,诱发肝性脑病。

一、肝性脑病要如何护理

1.重视健康教育进行健康指导,帮助病人及家属掌握有关引起肝性脑病的基本知识,防止一切诱因。对病人饮食、休息、用药等进行引导提示性护理,减缓或消除心理压力,不能使用刺激性语言,以免加重病情。讲述情绪与疾病的内在联系,鼓励病人树立治疗信心,以促进疾病早日康复。同时做好心理护理,使病人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积极配合治疗。

2.纠正电解质紊乱本组资料中有11例因进食少、呕吐、腹泻、大量利尿、排放腹水过多而造成低钾性碱中毒,诱发肝性脑病。大量放腹水时应当天补充足量的白蛋白以维持有效血容量,防止电解质紊乱,及时检测血清电解质或血气分析,准确记录24h出入量,有低钾或碱中毒者及时纠正。

3.做好饮食护理以糖类为主,高维生素(维生素b6除外)饮食,昏迷者可用鼻饲或静脉输注25%葡萄糖。一般每天5餐,保证热量在8.4kj/d以上。多吃蔬菜及水果,给予含优质蛋白且产氨少并富含支链氨基酸的食物,以植物蛋白为主。因含支链氨基酸较多,芳香族氨基酸较少,不会加重病情;植物蛋白含丰富的非吸收纤维可促进肠蠕动,加速毒性物质的排出;植物纤维被肠道细菌酵解后可降低结肠ph值,减少氨的吸收。有肝性脑病倾向病人限制蛋白质在30g/d以下。肝性脑病期禁食蛋白质。本组3例病人因进高蛋白食物而诱发肝性脑病,后经积极处理病情好转。腹水者摄钠量为250mg/d,限水,禁忌温燥类食品,如公鸡、羊、狗、牛肉、鹅等。无腹水者摄钠量为3g/d~5g/d,伴有肝硬化者应避免辛辣、刺激、粗糙食物。

 4.并发症的护理 ①消化道出血:除及时止血、补充血容量外,还应清除肠道积血,减少氨的产生。可用食20ml、生理水180ml每天保留灌肠1次,灌肠液温度适宜,选较细肛管,插入深度17clti左右,低压灌肠后取右侧卧位,使药液进入右半结肠,保留2h以上再排便,以利药物吸收。肠内ph值保持5~6。忌用肥皂水及碱性溶液灌肠,口服乳糖、果糖溶液,可促进双歧乳酸杆菌生长,并分解为乳酸和醋酸,也可口服或鼻饲25%硫酸镁导泻。

②脑水肿:按时使用镇静剂、脱水剂,严格控制输液滴数,观察尿量。观察瞳孑l、对光反射、血压、呼吸变化,有无恶心、头痛、意识异常现象,严格控制输入量,成人每et输入量应小于2500ml,同时,消除引起脑水肿的因素,如体位不当(头低位)、低血氧、高碳酸血症、发热等,减少脑水肿的发生。

③肝肾综合征:发现少尿、无尿、血尿素氮升高,应按肾衰竭护理。

④感染:保持呼吸道畅通,及时吸出口腔及呼吸道痰液,防止吸人性肺炎、压疮等发生。

5.口腔护理每日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口腔3次或4次,以保持口腔清洁,去除口臭、污垢,预防口腔感染。

6.皮肤护理及时更换被污物污染的被褥、衣物,及时清洁皮肤,定时翻身,保持皮肤干燥,预防压疮发生。

7.加强监护去除病房内的不必要设备和危险物品,以免伤人和自伤并及时和病人家属联系,说明病情,请家属陪护,指导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对基础病、合并症、并发症以及输液等各种治疗要全程掌握,有问题及时妥善解决,不良因素及时排除.

二、肝性脑病应该怎样治疗

1、调理饮食

饮食中的蛋白质在肠道中可产生氨和其他有害物质,从而诱发、加重肝性脑病。用植物蛋白代替动物蛋白,口服乳果糖和支链氨基酸,支链氨基酸可与天然食物混合食用。

2、应用乳果糖

乳果糖使肠道呈酸性环境,不利于某些产氨细菌的生长而使产氨量减少。同时使血氨弥散到肠道中从而降低血氨,达到治疗肝昏迷的作用。乳果糖保留灌肠也可取得良好效果。

 3、抗菌药物

应用肠道不吸收的或很少吸收的抗菌药物,以减少产生毒性物质的细菌,对于预防或治疗肝性脑病也是一项比较有效的措施。

4、保持大便通畅

便秘是诱发肝性脑病的原因之一,保持大便通畅也是治疗和预防肝性脑病的重要措施。保持大便通畅的方法是应用乳果糖。灌肠时切勿用碱性液(如肥皂水),而应予酸性液(例如灌肠液中可加食醋)。因为碱性液能使氨的吸收增加,有可能加重肝昏迷。

5、维持水电和酸碱平衡

应注意血钾水平。因病人常常应用高渗葡萄糖输液,使用利尿剂、激素等药物,以及放腹水、长期进食不够等因素造成低血钾。低血钾极易引起低钾性碱中毒,从而使血氨增高而诱发肝昏迷。

 6、调整氨基酸谱

肝性脑病患者血浆中芳香氨基酸增高,支链氨基酸减少。多量的芳香氨基酸可导致肝昏迷。可予静点支链氨基酸。

三、肝性脑病的表现症状有哪些

1.起病

可急可缓。急性肝性脑病起病急骤,前驱期极为短暂,可迅速进入昏迷,多在黄疸出现后发生昏迷,也有在黄疸出现前出现意识障碍而被误诊为精神病者。慢性肝性脑病起病隐匿或渐起,起初常不易发现,易误诊和漏诊。

 2.性格改变

常是本病最早出现的症状,主要是原属外向型性格者表现为抑郁,而原属内向型性格者表现为欣快多语。

3.行为改变

最初可能仅限于一些“不拘小节”的行为,如乱写乱画,乱洒水,乱吐痰,乱扔纸屑、烟头,乱摸乱寻,随地便溺,房间内的桌椅随意乱拖乱放等毫无意义的动作。

4.睡眠习惯改变

常表现为睡眠倒错,也有人称为近迫性昏迷(impendingcoma),此现象有人发现与患者血清褪黑激素分泌时相紊乱有关,提示病人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处于紊乱状态,常预示肝性脑病即将来临。

5.肝臭的出现

是由于肝功能衰竭,机体内含硫氨基酸代谢中间产物(如甲硫醇、乙硫醇及二甲硫化物等)经肺呼出或经皮肤散发出的一种特征性气味。此气味有学者称烂苹果味、大蒜味、鱼腥味等。

6.扑翼样震颤

是肝性脑病最具特征性的神经系统体征,具有早期诊断意义。但遗憾的是并非所有病人均可出现扑翼样震颤。方法是:嘱病人伸出前臂,展开五指,或腕部过度伸展并固定不动时,病人掌-指及腕关节可出现快速的屈曲及伸展运动,每秒钟常可出现1~2次,也有达每秒钟5~9次者,且常伴有手指的侧位动作。此时病人可同时伴有整个上肢、舌、下腭、颌部的细微震颤及步态的共济失调。或发于单侧,也可出现于双侧。这种震颤不具有特征性,也可见于心衰、肾衰、肺衰等病人。震颤常于病人睡眠及昏迷后消失,苏醒后仍可出现。

7.视力障碍

不常见。但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逐渐增多,肝性脑病发生时病人可出现视力障碍、失明为主要临床表现,这种视力障碍是短暂的,功能性的,可随着肝性脑病的加深而加重,也可随着肝性脑病的恢复而复明。其发病机制不明,多数认为与肝性脑病一样复杂,为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8.智能障碍

随着病情的进展,病人的智能发生改变,表现为对时间、空间概念不清,人物概念模糊,吐字不清,颠三倒四,书写困难,计算、计数能力下降,数字连接错误,也是早期鉴别肝性脑病简单、可靠的方法。

9.意识障碍

继智能障碍后即出现比较明显的意识障碍,由嗜睡、昏睡逐渐进入昏迷状态,各种反应、反射均消失。也有由躁狂状态逐渐进入昏迷者。而肝脑变性型肝性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智力减退、构音困难、记忆下降、思维迟钝、共济失调、震颤强直、痉挛性截瘫(肝性脊髓病)等。但无明显意识障碍。

四、肝性脑病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肝性脑病的饮食禁忌1.每日总热量保持在5.0-6.7mj和足量维生素,以碳水化合物为主,可口服蜂蜜、葡萄糖、果汁、面条、稀饭等。昏迷病人以25%葡萄糖液供给热量,减少蛋白质分解。糖类能促使氨转变为谷氨酰胺,有利于降低血氨。给鼻饲的病人应密切主义为的排空情况,如胃排空不良时应停止鼻饲。在大量滴注葡萄糖供给热量的过程中,必须警惕低钾血症、心力衰竭和脑水肿的发生。

肝性脑病的饮食禁忌2.暂停蛋白质饮食 意识障碍期应禁食蛋白质,目的在于减少氨的形成。待病情好转、神志清醒后,可逐渐恢复,从小量开始。每日先给20g,每隔两天增加10g,逐渐达到50g左右,但需密切注意病人的耐受力,反复尝试,掌握较适当的蛋白质量。如肝昏迷有复发现象,则在度禁用蛋白质。植物蛋白含蛋氨酸、芳香氨基酸较少,此外植物蛋白含非吸收性纤维素较多,有利于氨的排除,故肝性脑病病人恢复蛋白质饮食以植物蛋白为好。也可少量选用酸牛奶等含必需氨基酸的蛋白质。

肝性脑病的饮食禁忌3.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 肝性脑病多有水潴留倾向,水不宜摄入过多,一般每日2000ml左右。对有脑水肿可依的病人,尤应限制。除肾功能有障碍者,钾应补足,但钠盐要限制。正确记录出入液量,按需要测定血钠、钾、氯化物、血氨、尿素等。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