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化学防晒霜好吗 物理性防晒霜和化学性防晒霜哪种安全

导读:化学性防晒霜是通过对一定波长光线的固有吸收特性,将光吸收转变为热能或荧光后再释放出去,使光不能进入皮肤引起损害。

一、物理性防晒霜和化学性防晒霜怎么选用

 儿童适用物理性防晒霜

望京医院皮肤科主任李广瑞告诉记者,防晒霜通常分为物理性防晒霜和化学性防晒霜,两者的防晒机制不同。

物理性防晒霜内含一些细微颗粒的固体物质如二氧化钛、氧化锌、高岭土等,其防晒机制是靠反射作用,屏蔽掉紫外线来达到防晒的目的。由于其对整个紫外线波段和可见光均有一定的遮光作用,临床上适用于致病光谱广泛的光感性皮肤病。这种固体物质颗粒比较大,不会被皮肤吸收,儿童使用起来相对较安全。临床上,医生常推荐的氧化锌软膏,可作为一种物理性防晒剂,儿童可以安全使用。

化学性防晒霜是通过对一定波长光线的固有吸收特性,将光吸收转变为热能或荧光后再释放出去,使光不能进入皮肤引起损害。常用的防晒成分有对氨基苯甲酸及其酯类、水杨酸本酯、二苯甲酮类、肉桂酸酯类等。

很多人纠结于两者中该选择哪种,李广瑞指出,化学性防晒霜的特点是抹上去比较美观,不易看出来,因为其是透明的,但是化学防晒霜较容易造成过敏。而物理性防晒霜比较稳定,不容易导致过敏,所以,从安全性角度来说,物理防晒优于化学防晒,尤其是敏感皮肤的人,建议用物理性防晒霜。

不过,物理性防晒霜也有自己的缺点。李广瑞指出,如果加工工艺不好的话,物理性防晒霜抹在皮肤上就会显得过于白,而且比较厚,像戴了面具一样,透气性也较差。

根据自身状况选防晒霜

专家指出,要说两者区别,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物理防晒更安全、化学防晒更清爽。因此,选择物理性防晒霜还是化学性防晒霜要根据自身的状况。

要想分辨购买的防晒品究竟是化学防晒还是物理防晒,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记住那些防晒剂的名字稍有些难度。不过,从很多防晒霜的产品介绍和宣传中其实可以分辨出究竟是化学性防晒霜还是物理性防晒霜。一般来说,物理防晒剂会被描述为紫外线“防护屏”、“反射剂”、“光隔离成分”等;而化学防晒剂则被描述为紫外线“吸收剂”、“过滤器”、“光线滤除剂”等。

此外,由于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各有优缺点,因此目前市面上的不少防晒产品都是混合型产品,既有化学防晒也有物理防晒的成分。

及时补擦比SPF重要

选购防晒霜,很多人都很重视防晒系数。

SPF系数代表阻止中波紫外线的程度,数字越高,防晒效果越好。还有“+”,这个代表阻止长波紫外线的程度,“+”越多,效果越好。

但对于每个人来说,并不是都要选择系数最高的防晒霜。如果是对日晒特别敏感的人,可以选择高倍防晒的产品,如果出门时间不长,仅是上下班路上使用,一般选择SPF15—25左右的防晒霜就足够了。

30倍的防晒霜原则上是可以防护5个小时,但是夏季流汗或者皮肤出油都会造成防晒霜的流失,所以补充涂抹是非常有必要的。防晒霜应该3—4小时就涂抹一次,去旅行时海边爬山等这种紫外线特别强烈的地方就更要注意防晒,2—3小时就应该涂抹一次。防晒霜需在出门前二三十分钟提前涂抹。

夏季防晒除了要涂抹防晒霜外,长期户外活动的人,还要在饮食上少吃一些泥螺、灰菜等易导致光敏感的食物,因为吃这些食物使你更容易被晒伤。

二、防晒品使用不当会怎么样

三大防晒误区

误区一:防晒品涂得越厚越好

许多女孩喜欢在出门前,涂很厚的防晒品,以为这样能躲过阳光的追逐。而事实却不然。原因有二:一是防晒品是由化学物质组成的,在高温和人体汗液的作用下,其中的化学物质会刺激皮肤,甚至引起皮肤过敏。二是过多的防晒品会阻塞毛孔、汗腺口,不利于汗液和皮脂腺的分泌,易诱发皮肤感染和囊肿。

误区二:防晒系数越高越好、防晒品越贵越好

选择防晒品,应特别关注它的防晒性能,即过滤、阻隔紫外线的能力(spf和pa)。防晒品一般都会标注spf和pa系数。有些人认为,只要买贵的、防晒系数高的防晒品,就万无一失。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防晒系数越高,其中所含的化学成分越多,对皮肤的刺激越大,产生过敏等反应的机会也越多。

正确的方法应是,根据自己的皮肤特点和防晒需求来选择防晒品。购买防晒品之前,应先在自己的手腕内侧试用一下。若在10分钟内,皮肤出现红、肿、痛、痒等情况,说明自己对该产品过敏,应换用其他产品。

购买防晒品时,应先考虑一下自己的防晒需求是什么,若仅在上下班路上用,选择防晒系数在spf15左右即可;若要进行长时间户外活动或外出旅游,推荐使用spf20左右的防晒品;若要在烈日下活动或去海滩游泳,宜选用spf30左右、有防水功能的防晒品。

 误区三:只要涂过防晒霜就万事大吉

很多人认为只要涂了防晒霜,就能安全地出门了,绝对不会被晒黑或晒伤。其实不然。最明智的选择是避免在日照最强烈的时段出门。即使外出,也应做好双重保护:涂防晒霜、撑遮阳伞。

防晒品使用有讲究

防晒霜应在出门前10-30分钟内涂抹,涂抹防晒品时要均匀,不要涂得太厚。涂抹太厚容易阻塞皮肤毛孔,伤害皮肤健康。防晒化妆品用后应拧紧瓶盖,置于阴凉处。不要将不同品牌的防晒霜混合使用,各个品牌防晒霜的成分是不一致的,如果混用,重叠在皮肤上,有可能造成成分相互干扰或相互排斥,降低了防晒功效,甚至引起皮肤过敏。

另外要注意防晒霜和隔离霜的区别,防晒霜只有防晒功能,而隔离霜除了具有防晒功能,成分中还会添加抗氧化成分、美白成分或维他命成分。隔离霜最大的功劳,是抵挡紫外线给皮肤带来的伤害,但同时还能隔离脏空气、脏东西,以减少自由基对皮肤的伤害。

三、如何挑选属于自己的防晒霜

1、先弄懂几个专业术语再挑选

SPF对抗UVB(晒伤)

所谓SPF值是指产品防护UVB的能力,也就是防止皮肤晒红晒伤的能力。一般地说,人的皮肤在日光直射下产生红斑的时间是20-25分钟,即spf1相当于15至20分钟,所以一般spf30的护肤霜防晒时间就是15分钟乘以30,相当于7个半小时。一般国内护肤品的标注到30,超过30的话标注30+。

PA+对抗UVA(晒黑晒老)

PA+字样表示产品防护UVA的能力,也就是防止晒黑晒老的能力。PA的防御效果被区分为三级,即PA+、PA++、PA+++,PA+表示有效、PA++表示相当有效、PA+++表示非常有效。

2、多少SPF适合自己?

日常护理、外出购物、逛街可选用SPF5—8的防晒用品,外出游玩时可选用SPF10—15的防晒用品。游泳或做日光浴时用SPF20—30的防水性防晒用品。

3、练就火眼金睛,了解常见的防晒成分

常见的物理防晒成分:

二氧化钛、氧化锌。这两种防晒成分是最为常用的广谱物理防晒剂,也就是紫外线反射成分,通产与化学类防晒成分相搭配,但也会在防晒霜中单独成为防晒成分,是比较安全有效的防晒成分。物理防晒的效果来的比较温和,所以通常适合敏感肌肤或是婴儿使用。但须注意的是,二氧化钛这个防晒成分在高温的作用下会产生大量自由基,所以无论保存还是使用上都应多加注意。物理防晒颗粒导致使用感比较厚重,并且涂抹之后有泛白的情况产生,这也可以作为一个判断防晒霜类型的标准来参照。

常见的化学防晒成分:

二苯酮、水杨酸乙基己酯、胡莫柳酯、西诺沙酯、苯基二苯并咪唑四黄酸酯二钠、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等。

理论上来讲除了二氧化钛和氧化锌之外所有的防晒成分都被归类于化学防晒成分中,也就是紫外线吸收剂,不同于作用反射的物理防晒成分,化学防晒成分通产都会有一定的刺激性,但质地相较于物理防晒更加的轻薄,使用感更舒适。

四、选用防晒霜避免几大误区

误区一:按以前肤质选用护肤品

夏季由于油脂分泌的不同,肤质会有所改变,应再做一次肤质检测。油性的肌肤宜选择洁力较强的泡沫洁面用品和渗透力较强的水性防晒用品;干性肌肤宜选择乳性的洁面用品和霜状的防晒用品;中性皮肤一般并无严格规定。而乳液状的防晒霜则适合各种肤质使用。

误区二:spf值越高防晒效果越好

spf值,亦即防晒系数,是这样计算出来的:一般黄种人皮肤平均能抵挡阳光15分钟而不被灼伤,那么使用spf15的防紫外线光用品,便有约225分钟(15分钟×spf15)的防晒时间,所以spf的意思是皮肤抵挡紫外线的时间倍数。日常护理、外出购物、逛街可选用spf5—8的防晒用品,外出游玩时可选用spf10—15的防晒用品。游泳或做日光浴时用spf20—30的防水性防晒用品。

误区三:室内、阴天无需用防晒霜

即便在室内,在树荫底下,紫外光仍可从沙滩、陆地、窗户或四周物体进行折射。就算是阴天,紫外光仍会侵害肌肤。

误区四:spf值能累加

涂两层spf10的防晒霜,都只有spf10的保护。

 误区五:临出门才涂防晒霜

防晒霜跟一般的护肤用品一样,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被肌肤吸收。所以出门前10—20分钟应涂防晒霜,而去海滩前30分钟就应涂好。

误区六:防晒霜不能在上妆前使用

现在新出的隔离霜,其目的就是在彩妆、阳光、灰尘和皮肤之间形成一层保护层。

误区七:涂上防晒霜万事大吉

使用防晒霜一定要达到标准量才有效果。通常防晒霜在皮肤上涂抹量为每平方厘米2毫克时才能达到应有的防晒效果。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