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老人养生

老年人糖尿病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怎么治疗老年人糖尿病

导读:含有丰富的硒元素以及不饱和性的脂肪酸,具有很好的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还可减少本病恶变的风险每周两次,炒食,适量食用紫菜。

一、老年人糖尿病有哪些饮食禁忌

一、饮食适宜:1.宜吃高蛋白有营养的食物2.宜吃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丰富食物3.宜吃高热量易消化食物

 二、宜吃食物宜吃理由食用建议

牛初乳。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能够改善黏膜以及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促进炎症的消散。500毫升直接食用。热饮为佳,尽量不要空腹饮用

木耳。含有丰富的硒元素以及不饱和性的脂肪酸,具有很好的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还可减少本病恶变的风险每周两次,炒食,适量食用

紫菜。有防止血管硬化的作用。做汤喝借款。

三、饮食禁忌:1.忌吃油腻难消化食物2.忌吃油炸、熏制、烧烤、生冷、刺激食物3.忌吃高高脂肪食物

四、忌吃食物忌吃理由忌吃建议

咸菜。高盐食物。如果食入钠盐过量,体内水分储留,就会增加心脏负担建议每人日摄入食盐量4克以下,其他严重疾病尤其注意

蛋黄。胆固醇较高的食物。限制脂肪量和胆固醇量每日膳食中,尽量避免食用含动物性脂肪及胆固醇较高的食物。适量食用

胡椒面。属于辛辣食物。会加重病情忌食刺激性食物饮食中尽量少用生姜、辣椒、胡椒面等辛辣调味品。

二、老年人糖尿病的症状有哪些

随着世界性的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的绝对数量和占全人口的比例都在迅速增长。众所周知,由于传染病的逐渐减少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增多,使后一类疾病的防治问题日益突出。这后一类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肾脏疾病和糖尿病,它们危害的对象大多数是中老年人群,因为这些疾病病程长,大多在成年发病,逐渐累积到中→老年,患病率愈来愈高。随着人们生活和医疗条件的改进,寿命已明显延长,再加上中老年本身生理和代谢的特点,各种组织器官的生物老化和功能减退,更容易患上述疾病,其结果自然是老年人群形成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高发人群。这些疾病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生活质量和造成个人和社会的巨大经济负担,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发达国家一般规定65岁以上为老年人,而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及亚太地区)提出60岁以上为老年人。这主要是因为西方国家的人口平均寿命较长(70~80岁),而发展中国家较短(如中国男67.32岁,女70.63岁,1987年公布)之故。

老年糖尿病是指老年人患糖尿病。凡60岁以上的人患有糖尿病,不论糖尿病何时发生,均属于老年糖尿病人。大多数的老年糖尿病人其糖尿病发生在60岁以前,但在老年阶段新诊断或普查发现有初发糖尿病人也不少见。老龄化本身就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之一。

国内外的研究均显示,随着年龄增长,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有上升的趋势。50岁以上中老年人,每增加10岁,空腹血糖可增加0.056~0.112mmol/L,餐后1h血糖可增加0.84mmol/L。故一个70~80岁的老年人餐后1h血糖可高达11~12mmol/L,而2h仍然在8.9mmol/L以下。这种高血糖倾向可能与胰岛B细胞功能不足和全身代谢率降低有关系。一些研究证明,在老年人中B细胞分泌胰岛素有第一时相的分泌减少者和前胰岛素分泌增加或前胰岛素/胰岛素比值上升者。老年人全身代谢降低是普遍现象,故老年人容易发胖。稍不注意,进食过多就容易发胖,特别是腹部发胖。发胖将加重胰岛素抵抗,可使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肝糖生成及输出增加,致高血糖倾向;从而刺激B细胞增加,胰岛素分泌(高胰岛素血症)。久而久之可造成B细胞对葡萄糖刺激的代偿功能减退,最终发生IGT→2型糖尿病。和其他年龄段的2型糖尿病相似,老年糖尿病人肥胖者多有较严重的胰岛素抵抗;非肥胖者以B细胞功能缺陷为主。

(1)无糖尿病症状。

(2)症状不特异不典型:

①疲乏无力。

②思维不清(mentalconfusisn)。

③身体活动障碍。

④多嘴饶舌。

⑤体重减轻。

(3)同时存在的其他疾病的症状(尤其是心脑血管病、坏疽及神经症状)。

(4)具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

(5)非酮症高渗综合征。

(6)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三、老年人糖尿病的治疗方式有哪些

1.饮食治疗

大多数2型DM者有明显超重和肥胖。这是产生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因此减肥也就成了2型DM治疗的前沿阵地。仔细评估病人的每日热量摄入、饮食癖好,进行恰当的饮食干预就构成了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正常体重轻体力劳动者每日热量需要为30cal/kg体重,肥胖者再相应减少,重体力劳动者酌情增加。每日热量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所占比例分别为50%~60%,10%~15%及30%~35%。碳水化合物中糖系数低、富含可溶性纤维素者优先考虑。蛋白质摄入不宜过多,因高蛋白摄入有害于肾脏。脂肪应选多不饱和、单不饱和、饱和脂肪各占1/3。有研究发现2型DM者常有血浆低镁及红细胞低镁,其发生可能与胰岛素抵抗,尿失镁多有关。而细胞内低镁胰岛素作用会受到损害。已有观察表明长期补镁可改善胰岛B细胞的反应性及胰岛素的作用。2型DM病情严重有明显消瘦者在饮食方面应适当增加热量摄入以维持正常体重。

2.增加体力活动

现已明了增加体力活动可改善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这种作用来自改善骨骼肌最大氧摄取,降低体重和脂肪细胞体积,上述作用增加工作能力、改善生活质量以及减少所需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剂量而对2型DM患者有利。几个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长期坚持运动可降低血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提*DL’C水平及降低血压,加之减肥及改善某些人的高胰岛素血症,对减少致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聚集性”十分有效力。体力活动的强度和时间长短应视病人总的健康状态而定,且应照顾病人的兴趣以利长期坚持,已有心脏病、肾病或视网膜病变者做剧烈运动会使病情恶化。故多散步、少乘电梯是增加每日能量消耗的最简单的方法。每天走5000~6000步较合适,可以小量开始逐渐增加(包括脉搏、血压、静息及运动心电图、眼底检查等)。糖尿病患者不宜进行潜水、跳伞之类危险的运动,运动在药物治疗的糖尿病人有时会引起低血糖,应对病人指出这一点,一旦发生及时处理。

运动及饮食治疗及所引起的减肥是糖尿病药物治疗的基础。

3.药物治疗

若饮食及运动治疗难以达到治疗目的,应予以药物治疗。

四、老年人糖尿病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1、要注意脚的保护,每天用温水泡脚,保持脚趾清洁及干燥,防止干裂与感染;可以自行按摩足底,加强局部血循环;穿宽松、柔软的鞋袜,防被挤压、防外伤;还要经常检查双脚的温度和感觉,检查足背动脉搏动,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就医。

2、适当运动:运动可以使心情舒畅,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运动还可以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引发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但必须制定适合个人的运动方案,不活动和过分运动均有害健康。散步或打太极拳较为合适,每天坚持20~30分钟,持之以恒有益健康。如有兴趣,轻快的交谊舞也是可取的。

3、恰当的饮食:饮食治疗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基本治疗,应长期坚持。多数老人偏胖,患有高脂血症,常伴胆囊炎或胆石症。除了限制总热量以外,应避免进食高胆固醇食物,如内脏、鱼子等,多吃蔬菜,烹调油宜用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花生油、豆油等,少吃油炸的食物。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