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如何看待小孩颈部淋巴结肿大 什么病引起淋巴结肿大

导读:“比如以浅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的淋巴瘤患者,有70%~80%在初诊时被诊断为淋巴结炎或淋巴结结核,以致延误治疗。

一、哪些病引起淋巴结肿大

由于全身的淋巴系统无处不在,淋巴系统发生病变往往首先表现为某一部位的淋巴结出现问题,其中以淋巴结肿大最常见。另外,还有淋巴结系统以外的淋巴瘤,像胃、肠、肺等器官,这些地方的淋巴细胞如果发生恶性改变的话,就是脏器淋巴瘤,其临床表现与浅表淋巴瘤不同,常被误诊误治。“比如以浅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的淋巴瘤患者,有70%~80%在初诊时被诊断为淋巴结炎或淋巴结结核,以致延误治疗。”

正是由于淋巴瘤发病形式的千差万别,所以淋巴瘤患者在首次发病时,往往会根据其首发表现到不同科室就诊,比如,有的患者因为腹痛到普外科或者消化内科就诊,有的因为咳嗽、胸闷到胸外科或者呼吸内科等,所以导致淋巴瘤首次正确诊断的困难。

出现以下症状时,应早诊早治尽管淋巴瘤容易被误诊,但并不是说淋巴瘤就没有办法早发现早诊断。当出现以下症状时,应早到医院就诊。

淋巴结无痛性肿大:60%的患者先发现颈部有不痛不痒的肿大淋巴结,而这是容易被忽视的症状。开始只是单一肿大,以后数目逐渐增多,且越肿越大。

各种各样的压迫症状:压迫症状可发生在颈前部、锁骨、腋下、腹股沟或腹部动脉旁,有时也发生于胃、肠,常有腹胀、腹痛、腹部肿块、呕吐、便血等消化道症状。

由于所有的淋巴瘤均以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因为多数淋巴瘤患者先在浅表淋巴结发病,如颈部、腹股沟和腋下,这些部位自己都很容易摸到。通常,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发生感染时,淋巴结会肿大疼痛,炎症消失后肿块也会缩小。所以,如果发现自己淋巴结出现无痛性、进行性肿大,而且可以排除明显诱发淋巴结增大的原因(比如炎症)外,就要去正规医院做检查,排除淋巴瘤的可能。

二、怎样看待儿童淋巴结肿大

一提起淋巴结,人们首先想起恶性病变或转移都可能有淋巴结肿大,一种惧怕的心理就会油然而生,当我们在孩子身上发现易摸到的淋巴结时,更是惊恐万分。其实,淋巴结增大有时是一些疾病的症兆,如结核病、癌症等,但在多数情况下并不是病,特别是发生在小儿时期。在些家长无意中摸到孩子增大的淋巴结,以为是得了严重的疾病,便四处求医。其实,小儿的淋巴结稍有增大是正常现象,并非疾病,当孩子过了青春期后,绝大多数正常淋巴结都会缩小而不明显,所以称之为正常淋巴结增大。淋巴结是免疫系统的重要器官,遍布全身各处,是人体抵抗疾病的前沿哨兵如果有细菌或病毒侵入人体,它就会增大,消灭入侵的细菌或病毒,同时产生抗体,增强人体的抵抗力。细菌或病毒侵入小儿的渠道以口、呼吸道为主,所以颈部的淋巴结常常出现增大。若手足感染,会使腋下或腹股沟淋巴结增大。

在一般情况下,淋巴结稍增大就足以抵抗常见细菌、病毒的入侵,而且此时的淋巴结无疼痛,也无其他症状。这是孩子成长中的正常现象,不算疾病,也无需治疗。淋巴结的抗感染能力也是有限的。如果细菌或病太多、太强,淋巴结就会更加肿大,并伴有疼痛,最终发展为淋巴结炎。还可能扩散到淋巴结周围组织,引起广泛红、肿、硬、痛,称为蜂窝组织炎。更严重可引起败血症,危及健康甚至生命。如果淋巴结稍有增大,就给予药物治疗,甚至滥用抗生素,则会影响孩子自身抵抗能力。但是,一旦发现淋巴结增大超出正常范围,或伴有发热、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虽然小儿的淋巴结增大多属正常现象,但经常注意观察孩子耳前、耳后、枕下、颌下、颈侧、腋下、腹股沟等处的淋巴结变化,对早期发现一些严重疾病有很大好处。

三、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是什么

 1.炎症

急性者有红肿热的特点,起病快,抗炎后肿块消退。

慢性者病程长,无压痛,常位于下颌下区。

 2.结核

可原发和继发于腹腔的结核病灶,病程长,肿大的淋巴结呈串状,质中等,可活动,无压痛,可相互黏连成团,呈干酪样坏死,溃破则形成瘘管。

 3.转移性恶性肿瘤

原发灶多位于头颈部,肿块逐渐增大,质硬,活动度差,无压痛,多为单侧。

 4.恶性淋巴瘤

非霍金淋巴瘤,无痛性肿块,进行性增大,质硬,活动度差。

霍奇金淋巴瘤,多为双侧性,有发热,肝脾大,消瘦乏力。

5.艾滋病

病程长,淋巴结逐渐增大,常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发热,消瘦,乏力和白细胞减少。

淋巴结有过滤淋巴的功能,所以身体各部的病变(例如炎症和恶性肿瘤),都能引起局部淋巴结的形态、结构、大小甚至位置的改变,而表现一定的体征。在临床检查时,及时发现肿大的淋巴结,明确该结病变的性质(例如,炎症还是肿瘤,局部病灶还是全身病变,原发性恶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转移),了解其收受淋巴的范围,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临床检查时,首先要注意淋巴结的大小是否正常,结的边缘状态如何,质柔软还是坚硬,有无压痛,移动性如何,有无波动感,和邻近器官的关系如何,是否出现局部压迫症状,再结合全身的体征,作为诊断的依据。

四、淋巴结肿大的常见疾病有哪些

1.急性淋巴结炎

受累区域淋巴结肿大,压痛,局部皮肤发红,肿胀,化脓后可出现波动感。可伴畏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2.慢性淋巴结炎

颈淋巴结肿大多见,量少,质软,散在,压痛,病程可达1年以上,血常规示白细胞升高。

 3.风疹

发热1~2日,出现红色斑丘疹,枕后、耳后、颈部等处出现肿大淋巴结,轻压痛,1周内消退,血清学有助于诊断。

 4.川崎病

发热,眼结膜充血,无渗出物,口咽部粘膜充血,口唇干燥皲裂,杨梅舌,急性期手足红肿,亚急性期甲周脱皮,躯干部斑丘疹,颈淋巴结肿大,直径超过1.5cm,不化脓,半冠状动脉瘤有助诊断。

5.猫抓病

受累淋巴结以头颈部、腋下以及上下肢为主,较软,疼痛,可持续2~3个月,儿童多见,又被猫抓、咬等病史,被抓皮肤处可见丘疹、疱疹、溃疡及结痂。

 6.羌虫病

局部及全身淋巴结肿大,伴压痛,叮咬处可发生焦痂及溃疡,有肝脾大、皮疹、眼结膜充血,起病时有发热,咳嗽等症状,OXk试验阳性。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