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出尿口红肿怎么回事 怎么治疗出尿口红肿

导读:非淋菌性尿道炎:是由性接触传染的一种尿道炎,临床上症状拖延,时轻时重,有些患者有尿痛、尿道痒等症状有时为宫颈的炎症和糜烂、分泌物增多阴道及外阴瘙痒,下腹不适感等症状。

一、出尿口红肿原因有哪些

尿道口红肿是泌尿生殖系统炎性感染的一种表现,导致女性出现尿道口红肿的因素是很多的,有尿道口红肿的情况要及时进行检查,针对病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引起泌尿系炎症的致病菌80%是肠道的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粪链球菌,急性单纯性泌尿系感染多由一种病原菌引起,慢性、反复发作的感染。

常见的几类尿道炎:

1.淋菌性尿道炎:是一种常见的性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尿道炎。主要症状为发现白带增多呈脓样,可有下腹痛及尿频。此外,慢性感染的症状不如急性期明显,有时可伴有宫颈炎、前庭大腺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等。

2.非淋菌性尿道炎:是由性接触传染的一种尿道炎,临床上症状拖延,时轻时重,有些患者有尿痛、尿道痒等症状;有时为宫颈的炎症和糜烂、分泌物增多;阴道及外阴瘙痒,下腹不适感等症状。

3.霉菌性尿道炎:是由霉菌引起的尿道炎症性病变,临床上表现为尿道痒感,排尿时有烧灼感,有少量分泌物,呈水样或粘液样,少数红色或黑色;小便疼痛,外阴周围常发红,水肿,表皮变化多种多样等症状。

4.滴虫性尿道炎:也称“尿道滴虫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持续性阴道炎,阴道分泌物增多,呈浆液性或脓性,较稀薄,分泌物中有小泡沫,气味腥臭,黄绿色;性生活时有疼痛感;有时还伴有排尿困难,外阴瘙痒等症状。

二、出尿口红肿应该怎么治疗

检查方法

1、B超检查:利用超声波在肾脏的回音所形成的影像,可以发现肾脏外型大小及内部构造的变化。

2、尿常规检查:尿液检查可见脓细胞、红细胞、尿色、透明度等,有助于诊断。

3、尿道炎体征检查:有无尿道口刺激症状,尿道口是否红肿或脓性分泌物,沿尿道可有压痛。

4、分泌物染色及细菌培养:如果有其他症状,无法准确诊断,应进行尿道分泌物涂片染色检查或细菌培养查看有无致病菌,可以与淋菌性尿道炎鉴别。

尿道口红肿怎么治疗

①保持局部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②渗液糜烂可选用3%硼酸水或0.1%雷夫奴尔湿敷;

③非感染性亚急性期者可用皮质类固醇霜;

④慢性期或干燥脱屑可用四环素考的松软膏;

⑤感染明显,发热和淋巴结肿大,可全身应用抗生素,如头孢氨苄,0.5g,口服3~4次/日,或氟嗪酸,0.2g,每日2次;

⑥包皮过长者,俟炎症消退后行包皮环切术。

包皮龟头炎时书法部可有1/5000高锰酸钾液浸洗并敷以消炎软膏。过敏性包皮龟头炎须口服抗过敏荮物及外用考的松类软膏。如因包茎或包皮水肿不能翻转浸洗、引流不畅,经一般治疗炎症仍不能消退时,可行包皮背切开术,以利引流。

三、中医治疗尿道口红肿方法

1、取赤小豆50克,玉米须50克。煮汤饮之,每日1次,连服20天。

2、急性尿道炎的饮食调理法,用枸杞子50克,茯苓100克,红茶100克。将枸杞子与茯苓共研为粗末,每次取5--10克,加红茶6克,用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每日2次,代茶饮用。

3、取通草30克,鱼腥草30克。代茶饮,不拘次数。

4、急性尿道炎的饮食调理法,用淡竹叶10克,鲜芦根50克,野菊花10克。水煎服,20天为1疗程。

5、取冬苋菜子或根、生甘草各10克。水煎服用。

6、急性尿道炎的饮食调理法,用黄连10克,白花蛇舌草、马齿苋各30克,土茯苓、苦参、白鲜皮、瞿麦、萆薢、石菖蒲、川牛膝各l5克,木通、甘草各6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

7、用土茯苓、苦参各30克,黄柏、地肤子各20克。每日1剂,水煎外洗。

8、急性尿道炎的饮食调理法,用木棉花30--50克,白砂糖适量。用清水两碗半煎至一碗服用。

9、取猪膀胱200克,鲜车前草60--100克(干品用20-30克)。同煮汤,加少许食盐调味食用。

四、尿道口红肿如何自我检查

1、尿频、尿痛最通常

排尿时尿路均有烧灼痛、尿频和尿急,尿液诊断有脓细胞和红细胞。慢性尿道炎分泌物逐渐减少,或者仅于清晨第一次排尿时可见在尿道口四面有少量浆液性分泌物。排尿刺激症状已不象急性期显着,部分病人可无症状。

2、急性炎症尿道会红肿

尿道急性炎症时,尿道外口有红肿或外翻现象,这是由于粘膜外表常被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所粘合的缘故。镜下可见粘膜水肿,其中有白细胞、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扩张,尿道旁腺体充血或被成堆脓细胞所填塞。

3、尿道炎分泌物有不正常

尿道炎分泌物不正常主要现象为少而淡薄。如果长时间不排尿(如晨起)的话,尿道外口可溢出少量淡薄分泌物。有时仅现象为晨起痂膜封住尿道口或污染内裤。诊断时,需由后向前按挤前尿道才可能有少许分泌物由尿道口溢出。有时病人有症状无分泌物,也可无症状而有分泌物。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