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冬季洗头掉头发该怎么办 脱发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导读:头发不耐闷热,紧扣在头上的帽子或头盔会使底层头发长时间得不到呼吸,尤其是受帽边压迫的发际、发根处,更容易因皮肤松弛脱发。

一、冬季洗头掉头发怎么办呢

天冷戴帽子保暖是必要的,特别是老年人,头发多数比较稀少,而且体质虚弱、怕寒畏冷,因此出门时最好戴上帽子来保暖,不仅可避免风寒感冒、咳嗽,还可预防头痛、面神经麻痹等疾病。

但吴淳指出,长时间戴帽子,会导致头皮毛孔呼吸不畅,皮脂堆积于头皮,容易形成皮屑、头痒或皮肤炎症,进而造成脱发。头发不耐闷热,紧扣在头上的帽子或头盔会使底层头发长时间得不到呼吸,尤其是受帽边压迫的发际、发根处,更容易因皮肤松弛脱发。

因此,天冷戴帽子,首先要选择比头略大一点的,戴上不会紧压头发,让头发有透气的余地。其次要注意材质,头发爱出油的人,要戴透气、轻薄的帽子,体质较弱易感冒的人,要戴呢料或毛线帽子。再次是时间,早晚外出时戴,进入室内就该拿掉,正午阳光好的时候,也要让头发出来透透气。

本就有谢顶倾向的人更要注意,不能为了遮蔽头发少的窘境而长时间戴帽,每天按时梳头,适度按摩头皮,保持良好的心态,注重营养平衡,才能让头发长得更牢。

二、冬季防脱发注意哪些细节

洗涤:平时最好选择含有卵磷脂、磷脂质的护发产品,这样才能让头皮生机盎然,不容易脱发。洗头发时,先用温水将头皮轻轻冲刷数次,不要用指甲猛抓头皮,洗发后要将洗发精冲洗干净,避免残留的洗发精毒害头皮。经常使用定型液、发乳、发胶的人,更应注意头皮的清洁,适当的时候停止使用头发造型产品,让头发休息一个“大礼拜”。

梳子:尼龙梳子容易产生静电,给头发和头皮带来不良刺激,还是用黄杨木梳好,又环保又能按摩头皮,增加秀发光泽,一举数得。

 按摩:晚上临睡前用梳子将头发梳30下,这样既可促进头皮的血液循环,又能将头发上黏附的尘垢梳掉,有利于生发、固发和增加头发的光泽。或者全身放松,双手握空心拳,先深呼吸2次,然后双手举拳置于前额,由中心起。向左右两边轻拍,一直敲至前额两侧,来回20次。

 食品:有的女性头发末梢裂开,易断易脱,原因是由于头发中蛋氨酸、胱氨酸明显减少,使头发质地变脆易裂。可以多吃大豆、黑芝麻、玉米等食品。多摄取碱性和富含维生素b2、b6的食物,如牛奶、蔬菜、水果、海藻等,少吃酸性食物,忌吃辛辣和刺激性食物。

三、脱发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戒烟,吸烟会使头皮毛细管收缩,从而影响头发的发育生长。

 2、消除精神压抑感,精神状态不稳定,每天焦虑不安会导致脱发,压抑的程度越深,脱发的速度也越快。对女性来说,生活忙碌而又保持适当的运动量,头发会光彩乌黑,充满生命力。男性相反,生活越是紧张,工作越忙碌,脱发的机会越高。因此,经常进行深呼吸,散步,做松弛体操等,可消除当天的精神疲劳。

 3、节制饮酒,白酒,特别是烫热的白酒会使头皮产生热气和湿气,引起脱发。即使是啤酒,葡萄酒也应适量,每周至少应让肝脏“休息”两日,(即停止饮酒)。

4、减少染发烫发。经常染发、烫发,会使头发失去光泽和弹性,甚至变黄变枯。染发、烫发间隔时间至少要3-6个月。

 5、烫发吹风要慎重,吹风机吹出的热温度达100度,会破坏毛发组织,损伤头皮,因此要避免总吹风。烫发次数也不宜过多,烫发液对头发的影也较大,次数多了会使头发发丝大伤元气。

四、脱发的食疗方法有哪些呢

 首乌煲鸡:首乌跟鸡同放煲中,加1500毫升左右的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1。5至2小时,加盐调味。

首乌黑豆:何首乌、生侧柏、黑芝麻、旱莲草、生地各30克,将豆晒干后,每次嚼服60粒,陈皮15克,川椒9克,大青盐13克加水煎汁后放黑豆500克,煮至药汁全部被豆吸收为止。每日3次。

 侧柏酒精:鲜侧柏叶30克,将其研磨放入大瓶,用用75%的酒精浸泡,以没过药为度,将瓶口密封,7天后即可使用。用时以纱布滤出药液,用脱脂棉蘸抹患处,每日3-4次。

 何首乌煲鸡蛋:何首乌60克,鸡蛋2个。加水同煮,鸡蛋熟后,去壳取蛋再煮约5分钟,吃蛋饮汤。本品适用于血虚体若引其的须发早白、脱发过多、未老先衰,对虚不受补者疗效更佳。

 羊骨粥:羊胫骨1-2根,捣碎,加红枣桂圆各10枚,糯米100-150克,加水适量,煮粥食用。可从当年冬至吃到来年立春。此粥有温肾补血的功效,适合脱发兼幽深虚腰酸、轻度贫血者。

 补益牛膝丸:选用中药牛膝、生地黄、枳壳菟丝子、地骨皮等,捣末,制蜜丸,内服。

加味四君子汤:选用中药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熟地等,煎汤剂服用。

 生发黑豆汤:芝麻30克,黑豆30克,枸杞子12克,白糖20克。水煮约半小时后,连汤药同食。每日1次,连服60天。本品可滋养生发,对失眠多梦者尤其有效。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