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幼儿保健

宝宝红色斑丘疹怎么治疗 怎么护理才好

导读:丘疹的分类丘疹有哪些种类要如何治疗 炎症性丘疹感染性炎症性丘疹a、病毒感染的丘疹麻疹、风疹、幼儿急疹、埃可病毒疹、婴儿丘疹性肢端皮炎,寻常疣。

一、警惕宝宝身上的常见皮疹

 1.幼儿急疹:是婴幼儿常见的发疹性疾病,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多见于周岁以内的婴儿,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以冬春季为多。一般感染1次,感染2次少见。潜伏期是8~14天。

 临床表现:

发热,可以高热达39~41℃,一般持续3~5天,个别的孩子可能高热惊厥。

热退疹出是本病的特点。皮疹多为不规则的斑点状或斑丘疹。用手按压皮疹可以退色。全身均可以见。一般1~2天消退,不留痕迹。

同时有的孩子还伴有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症状。颈部的淋巴结可能肿大。尤其是耳后或枕后淋巴结增大更为明显。

 治疗:

多喝水,可以用一些抗病毒的药物。如果孩子高热可以用退热药,如果有的孩子出现烦躁或者惊厥可以用镇静药。

 2.风疹:是由风疹病毒感染、儿童时期常见的、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传染原可能是已经感染的病人,也可以是没有发病但是带病毒者。多在冬春季发病,可以在集体流行。一般潜伏期是10~21天。

临床表现:

发热:多为中等度热,少见有高热。持续1~2天,发热3天的少见。同时有的孩子伴有咳嗽、咽痛、流涕、头痛、呕吐、结膜炎。

发热1~2天出现皮疹,之后出疹迅速遍及全身。皮疹色淡,略高于皮肤。皮疹一般早则在出疹后2~3天消退,多则4~5天,个别病人在疹退后遗留色素斑。

耳后、颈部及枕后淋巴结肿大,出疹前即有肿大者对早期诊断有帮助。随着病情好转,淋巴结逐渐消退。

本病可以并发中耳炎、支气管炎、脑炎、肾炎以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治疗:

发热时可以多喝水,可以吃抗病毒的药物包括清热解毒的中药。如果体温高于38.5℃可以用退热药。其余对症处理。注意休息、可以易好消化的食物。目前我国的儿童已经接种风疹疫苗,保护率达95%,注射后6~8周保护抗体达到高峰。本病隔离从发疹至出疹5日后,患儿不能接触孕早期妇女,容易引起胎儿畸型、白内障、先天型心脏病。

二、丘疹的分类丘疹有哪些种类要如何治疗

 炎症性丘疹

(1)感染性炎症性丘疹

a、病毒感染的丘疹

麻疹、风疹、幼儿急疹、埃可病毒疹、婴儿丘疹性肢端皮炎,寻常疣。扁平疣、尖锐湿疣、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水痘、带状疱疹、鲍温样丘疹病。

b、细菌感染的丘疹

毛囊炎、须疮、疖、疣状皮肤结核、丘疹坏死性结核疹、腹股沟肉芽月、软下癌。

c、螺旋体感染的丘疹

硬下疮l期梅霉疹、雅司。

d、真菌感染的丘疹

手癣、足癣、股癣、体癣、癣菌疹、着色真菌病。

e、寄生虫昆虫感染的丘疹

钩虫皮炎、毛囊虫皮炎、谷痒症、疥疮、虱病、臭虫叮咬懈蚤叮咬、蚊子叮咬。

(2)非感染性炎症性丘疹

a、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丘疹

接触性皮炎、湿疹、异位性皮炎、药疹、丘疹性等麻疹。

b、丘疹鳞屑性皮肤病的丘疹

银屑病。性萎缩性苔前、毛发红糠疹、妊娠性丘疹性皮炎、金黄色苔蔡、光泽苔藓、小棘苔藓。

c、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的丘疹

神经性皮炎、痒疹、结节性痒疹,娠性痒疹。

d、血管炎性丘疹

过敏性紫癫变应性皮肤血管炎、持久性隆起红斑、恶性萎缩性丘疹病。

e、物理性因素的丘疹

红色粟粒疹、角化性血管瘤、多形性日光疹、光线性类网织增生症、鸡眼、摩擦性苔舞样疹。

f、皮脂腺分泌因素的丘疹脂溢性皮炎、寻常痤疮、新生儿痤疮、酒渣鼻、口周皮炎。

红色斑丘疹的治疗

由于异位性皮肤炎是过敏体质引起的症状,因此唯有努力改善体质才有痊愈的可能。而在长疹子发痒时,可以适当用药来缓解。通常医师会开立类固醇药膏涂抹,并配合口服抗组织胺来止痒。但如果疹子开始有分泌物,甚至有散发味道时,就表示有细菌感染,必须赶快就诊,医师会视状况开抗生素的口服药与药膏,以免病情恶化。

三、小儿常见出疹性疾病鉴别

麻疹:1-5岁儿童发病率最高,麻疹患儿有发热、咳嗽、流涕,眼部症状突出,表现为结膜炎、畏光、流泪,发热第2-3天在口腔对着下臼齿的颊黏膜上可见麻疹黏膜斑,发热3-4天后出疹,出疹期体温更高,出疹顺序自头面部→颈→躯干→四肢,出疹3-4天后,皮疹开始消退,退疹后皮肤有色素沉着及脱屑。

风疹:1-5岁儿童多见,全身症状较轻,典型表现为耳后、颈后、枕后淋巴结肿大伴有触痛,持续一周左右;皮疹在淋巴结肿后24小时出现,出疹顺序自面部→颈→躯干→四肢,多为斑丘疹,疹间有正常皮肤,退疹后皮肤无色素沉着及脱屑。出疹时可伴有低热,持续1-3天。

猩红热:3-7岁儿童多见,全身中毒症状重,高热、咽峡炎、杨梅舌、口周苍白圈、扁桃体炎,发热1-2天出疹,出疹时体温高,皮疹最先见于颈部、腋下及腹股沟等处,于24小时内遍布全身,在全身皮肤弥漫性充血潮红的基础上,有均匀、密集的红色细小皮疹广泛分布,呈鸡皮样,摸起来似砂纸感,持续3-5天退疹。疹退一周后开始脱皮,轻者呈糠屑样,重者则大片状脱皮。少数患者在病后2-3周发生风湿热或急性肾小球肾炎,要加以注意。

肠道感染:某些肠道感染可伴有皮疹。患者可有发热、咽痛、结膜炎、腹泻、淋巴结肿大,发热时或热退后出疹,为散在的斑疹或斑丘疹,很少融合,1-3天消退,不脱屑。有时可呈紫癜样或水疱样皮疹。

药物疹:有的孩子用某些药物会出现皮疹,摩擦及受压部位多见,可呈荨麻疹、斑丘疹、疱疹或猩红热样皮疹。

四、宝宝湿疹的9大护理要点

对于患有婴儿湿疹的患儿,其家长的细心护理是促进其康复的有力保障。那么,家长应该怎样护理这样的患儿呢?主要应注意做到以下9点:

1、如果孩子出现了湿疹,母亲在母乳喂养期间要忌吃鱼、、蟹、鸡蛋以及辛辣的食物,同时还要避免饮酒。

2、患儿的饮食要定时定量,最好吃母乳。如果患儿是吃牛奶,则要多加水少加糖,而且牛奶煮沸的时间要稍长一些。此外,患儿如有消化不良,应及时进行治疗。

3、要避免让有刺激性的物质接触孩子的皮肤,尤其是不能接触孩子的湿疹,也不要在患处涂擦油脂丰富的护肤品。同时,要禁止用肥皂和过烫的水清洗患处。

4、应保持适宜的室温,因为室温过高会使湿疹的瘙痒感加重。

5、平时要给孩子穿松软、宽大的棉织品或细软布料的内衣,避免穿化纤织物,而且内、外衣均要忌羊毛织物以及绒线衣衫。婴儿的尿布应勤洗勤换。

6、可给患儿口服0.2%的苯海拉明糖浆,给药的剂量应按每天每公斤体重1~2毫克计算,每天分3~4次服用。也可给患儿口服扑尔敏,给药剂量按每天每公斤体重0.35毫克计算,每天分3~4次服用。

7、对面积不大、病情较轻的湿疹,可在患处涂擦糖皮质激素类软膏(如皮炎平软膏、复方地塞米松霜等),但由于此类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而且不宜涂擦得太厚。对脂溢型湿疹患儿,只需在其患处经常涂擦一些植物油(如茶油等),即可使痂皮逐渐软化脱落。对有皮肤糜烂的患儿,可先用洁菌灵洗液清洗掉渗出液,然后在患处涂擦氯锌油(每天涂2~3次);或者先用3%的硼酸溶液湿敷患处,然后再外涂氧化锌油剂(每天涂2~3次),待渗液减少后可改为只外涂硼锌糊,每天涂2~3次,直至痊愈。有继发感染时,还可外涂一些抗生素药物,如新霉素软膏、百多邦等。

8、家长要避免婴儿在患病期间与患有单纯性疱疹的人接触,以免患儿并发卡波西水痘样疹。

9、在患儿睡觉前,家长应先将婴儿的两手适当地束缚一下,以防婴儿抓伤其皮肤。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