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部位养生

急性肠胃炎饮食禁忌有什么 急性肠胃炎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导读:新鲜藕1000~1500克洗净,开水烫后捣碎取汁,用开水冲服,每天2次服完或用去节鲜藕500克,生姜50克,洗净剁碎,用消毒纱布绞取汁液,用开水冲服。

一、急性肠胃炎有哪些饮食禁忌

一、适宜吃的食物:

1.发作时最好用流质饮食,食物应细软、少渣、少油腻、易消化,如米汤、杏仁茶、清汤、淡茶水、藕粉、去皮红枣汤,应以流食为主,待病情缓解后,可逐步过渡到半流食,

2.重呕吐腹泻者,宜饮糖盐水,补充水分和钠盐。若因呕吐失水以及电解质紊乱时,应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等溶液。

二、不适宜吃的东西:

食用产气及含脂肪多的食物,如牛奶、豆奶、蔗糖等。

三、食疗方:

1.新鲜藕1000~1500克洗净,开水烫后捣碎取汁,用开水冲服,每天2次服完;或用去节鲜藕500克,生50克,洗净剁碎,用消毒纱布绞取汁液,用开水冲服。

2.粳米60克,砂仁细末5克,将粳米加水煮粥,待熟后调入砂仁末,再煮沸1~2小时开后即可,早晚服用。

3.鲜土豆100克,生姜10克,榨汁,加鲜橘子汁30毫升调匀,将杯放热水中烫温,每日服30毫升。

4.玉米心750克,黄柏6克,干姜6克,共研细末,每日3次,每次3克,温开水送服。

5.绿茶、干姜丝各3克,沸水冲泡,加盖浸30分钟,代茶频饮,每日数次。

6.白扁豆60克,略炒研粉,藿香叶60克,晒干为末,混合为散。每次10克,每日4~5次,姜汤送下。

7.车前子30克,用纱布包好,加水500毫升,煎余300毫升,去渣,加粳米稀饭汤,分2次温服。

8.葱白适量,捣碎炒熟,放肚脐部位,用胶布固定暖脐。每日1~2次,连用数日。

2.痛剧烈时,应禁止饮水,使胃肠充分休息,待腹痛减轻时再酌情饮用。禁用生冷、刺激性食品,如醋、辣椒、葱、姜、蒜、花椒、浓茶、咖啡、可可等。烹调时,以清淡为主,少用油脂或其他调料。

二、急性肠胃炎有什么典型症状

全身症状表现

急性肠胃炎的症状是发病之后会呈现出慢性消耗症状,是属于精神不振、少气懒言;全身乏力。特别害怕寒冷。除了肠胃发生炎症之外,还可以看见失水、酸中毒或是休克出血的严重表现。多数都是在大便十次以下,大便呈现黄色和黄绿色;且少量粘液或是白色皂粘液症状。呕吐物呈现出咖啡样物,甚至是会出现低血钾,可能会有胀腹,或是有全身中毒的症状;不规则的低热或是高热,就会有严重昏迷的症状发生。

消化系统障碍

急性肠胃炎的症状是在起病急,恶心、呕吐频繁,剧烈腹痛,频繁腹泻,多为水样便,可含有未消化食物,经常出现间断性腹部的疼痛、腹胀、腹泻等多种表现症状是此病的主要特征。遭遇到寒冷之后遇到食物、情绪波动;特别是劳累之后表现很明显。同时大便的次数不断的累积增加。日行几次或十几次都会出现腹泻的症状发生,严重的甚至是会导致肛门下坠。大便数次之后慢性肠炎的急性的发作,会有高热、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大便急迫甚至有粘液的冻血便。

三、怎么治疗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是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本病常见于夏秋季,其发生多由于饮食不当,暴饮暴食;或食入生冷腐馊、秽浊不洁的食品。

1.一般治疗

尽量卧床休息,病情轻者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液以补充体液的丢失。如果持续呕吐或明显脱水,则需静脉补充5%―10%葡萄糖盐水及其他相关电解质。鼓励摄入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晶,以防止脱水或治疗轻微的脱水。

2.对症治疗

必要时可注射止吐药、解痉药:如颠茄,1日3次。止泻药:如思密达,1日2~3次。

3.抗菌治疗

抗生素对本病的治疗作用是有争议的。对于感染性腹泻,可适当选用有针对性的抗生素。但应防止滥用。

预后

本病及时处置,预后良好。

预防

严把食物卫生关是预防此病的关键。搞好饮食、饮水卫生和粪便管理,大力消灭苍蝇,是预防该病的根本措施。冰箱内的食品要生熟分开,进食前要重新烧熟烧透。

饭前便后要洗手,蔬菜瓜果生吃前要消毒,外出度假要选择干净卫生的饭店等都是应注意的有效预防措施。

四、急性肠胃炎的病因有什么

一、急性肠胃炎的病因

细菌和毒素的感染(30%):

常以沙门菌属和嗜盐菌(副溶血弧菌)感染最常见,毒素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病毒亦可见到。常有集体发病或家庭多发的情况。如吃了被污染的家禽、家畜的肉、鱼;或吃了嗜盐菌生长的蟹、螺等海产品及吃了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了的剩菜、剩饭等而诱发本病。

物理化学因素(30%):

进食生冷食物或某些药物如水杨酸盐类、磺胺、某些抗生素等;或误服强酸、强碱及农药等均可引起本病。

二、急性肠胃炎鉴别

1、寄生虫感染:周围血嗜酸粒细胞增多可见于钩虫,血吸虫,绦虫,囊类圆线虫所致的寄生虫病,各有其临床表现。

2、胃肠道癌肿与恶性淋巴瘤:也可有周围血嗜酸粒细胞增高,但属继发性,应有癌肿与淋巴瘤的其他表现。

3、嗜酸性肉芽肿:主要发生于胃和大肠,小肠呈局限性肿块,病理组织检查为嗜酸性肉芽肿混于结缔组织基质中,过敏史少见,周围血中白细胞数及嗜酸性粒细胞常不增加。

4、嗜酸粒细胞增多症:除周围血嗜酸粒细胞增高外,病变不仅累及肠道,还广泛累及其他实质器官,如脑,心,肺,肾等,其病程短,预后差,常在短期内死亡。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