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部位养生

肠胃不好爱拉肚子怎么办 肠胃不好9种食物来帮你

导读:薏苡仁也是一种常见的止泻的食物,《本草经疏》对薏苡仁的药用记载更为详细,说“薏苡仁性燥能除湿,味甘能入脾,并补益其脾,还有止泄之功效”。

一、肠胃不好爱拉肚子九种食物来帮你

 1、马齿苋

马齿苋性味酸、寒,为深受群众喜爱的野菜。马齿苋营养相当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马齿苋是一种止泻的食物,常吃不仅可补充机体的营养素而且绝无增高胆固醇之忧。而且马齿苋药用价值相当高,以马齿苋的水煎液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以及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预防痢疾有良好作用,其治疗效果不亚于黄连素和其他肠用抗菌素。

2、薏苡仁

薏苡仁也叫苡仁,性味甘、淡、凉。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之功效。治泄泻、湿痹等病证。《本草纲目》谓其“健脾益胃、补肺清热、去风散湿。炒食治冷气;煎饮利小便热淋”。薏苡仁的营养价值,在禾本科植物占第一位,有“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的美名。特别是薏苡仁中维生素B1含量较高,每100克食部含33毫克,是老年人、产妇、儿童比较好的滋补食物。薏苡仁所含的铁、锌、锰等微量元素也相当高。薏苡仁也是一种常见的止泻的食物,《本草经疏》对薏苡仁的药用记载更为详细,说“薏苡仁性燥能除湿,味甘能入脾,并补益其脾,还有止泄之功效”。

3、白扁豆

白扁豆性味甘、平。《本草纲目》谓其“止泄泻、消暑、暖脾胃,、除湿热、止消渴”。《会约医镜》说:扁豆“生用清暑养胃,炒用健脾止泻”。《本草用法研究》中说:“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窜,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主治霍乱呕吐、肠鸣泄泻、炎天暑气、酒毒伤胃,为和中益气佳品”。

扁豆种子有白、黑、红褐色之不同,以白色者为佳。花可治血痢。扁豆是一种可菜、可汤、可甜食,又可煮、煮饭食的食品。扁豆是豆科植物中的佳蔬良药,但由于它含有对人体有影响的植物血凝素和溶血性皂素,需高温方能破坏之,因此食服时必需烧熟煮透。对生扁豆加热不够,食后可发生恶心、呕吐、腹痛、头晕等中毒症状。扁豆是一种止泻的食物,但是凡脾胃虚寒中满,食之腹胀者要慎用扁豆。

4、茶叶

茶叶性味苦、甘、凉。有清头目、除烦渴、化痰,消食等诸多功效。《本草别说》谓茶叶“治伤暑,合醋治泄泻甚效。”茶叶可以说是最流行的止泻的食物了。茶叶的药理作用主要由其所含的黄嘌呤衍生物(*及茶碱)所产生,另外尚含大量鞣酸,有收敛、抑菌及维生素P样作用。

 5、山楂

山楂性味酸、甘、微温。《本草求真》记:“山楂所谓健脾者,因其脾有食积,用此酸咸之味,以为消磨、俾食而痰消、气破而泄化谓之为健,止属消导之健矣。”

山楂为有止泻效的食物,另外山楂的体外抑菌试验表明生山楂有很强的抑制福氏痢疾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的作用。

 6、乌梅

乌梅性味酸、平。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止痛之功效。适用于治疗慢性腹泻、肺虚久咳、自汗气喘、虚热口渴和腹痛、呕吐等症。现代研究证实,乌梅对肠道致病菌以及呼吸道多处致病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名医别录》谓其“止下痢,好唾口干”。《日华子本草》也说,乌梅“除劳,治骨蒸,去烦闷,涩肠止痢”。

7、糯米

糯米适宜脾虚泄泻者服食,有补中益气止泻的作用。:“糯米,脾病宜食,益气止泄”。可用糯米配莲子、大枣、淮山药煮粥,加适量红糖服用。或用《刘长春经验方》“治久泄食减:糯米一升、水浸一宿、沥干、慢炒熟、磨筛、入怀山药一两。每日清晨用半盏,入砂糖二匙、胡椒末少许、以极滚汤调食,大有滋补。”

8、乌骨鸡

乌骨鸡可补虚羸弱,能治脾虚滑泄。《本草纲目》载有一法:“治脾虚滑泄:乌骨母鸡1只洗净。用豆蔻1两、草果二枚烧存性,掺入鸡腹内扎定煮熟,空腹食之”。适用于慢性腹泻体虚消瘦者。

 9、苹果

苹果有治疗轻度腹泻和便秘的作用。治疗腹泻时,只吃苹果粉,不吃其他东西,一两天内即可恢复正常。因为苹果中含有鞣酸和有机酸,两者有收敛作用。苹果为“整肠止泻剂”,认为用其干燥粉剂,止泻效果尤佳。并介绍一方:“治慢性腹泻,神经性结肠炎,肠结核初期:苹果干粉15克,空腹时温水调服一日2~3次。”

肠胃不好,腹泻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发病率高。大多是吃错东西或肠胃受寒,导致的腹痛腹泻。以上是止泻的食物呦。

二、肠胃不好日常护理的方法

胃不好就少吃苹果,梨等酸性水果,可以多吃些香蕉,猕猴桃,适量喝一些蜂蜜(菜花蜜,菊花蜜,怀花蜜)都比较不错,忌烟酒,冷硬食物,糯米等粘性高,稠度大的食物也尽量少吃,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早晚喝一杯热牛奶或豆浆,用食疗的方法治疗效果更持久。

1.调养:凡饮食不节,过饥过饱或过食生冷食品都能影响胃的功能而引起疼痛,胃病之后消化性功能减弱,因此饮食一定要按时定量,少吃为宜,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胃喜润恶燥,而醇酒辛辣,油腻厚味的食物均能生热化燥,对胃部不利。

2.精神调整:临床上由于精神刺激、情志不舒、肝气郁滞,使胃病复发和加重的最为多见。因此保持精神舒畅愉快,情绪稳定,避免情志刺激。

3.慎起居、重锻炼:有规律的生活对于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得了胃病更应当注意,按时用药之外,还要有严格的作息制度,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可以促进疾病的康复。经常锻炼身体,能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通过运动可以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和分泌。同时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被,免受寒邪侵袭,对于促进胃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肠胃不好吃火锅易拉肚子的原因

1、食材未煮熟

吃火锅时一般都是在锅中烫一下就吃,蔬菜中的细菌如果没有经过彻底的烫煮,是不容易完全去除的,肉类食物中含有很多潜在寄生虫,如果食材没有煮熟。吃可这些半生不熟的食物,容易导致细菌或寄生虫感染,很容易造成腹泻。

2、冷热交替

很多人吃火锅时喜欢喝人冰饮料,酒水,觉得这样才过瘾,冰凉的酒水饮料本身会对肠胃造成一定的刺激,再将烫好的食物送进肚子,冷热交替,肠胃时冷时热,受到的刺激大,收缩异常,易引肠胃不适,甚至腹泻。

3、辣味刺激

火锅锅底除了油盐外最重要的就是辣椒了,辛辣之物易刺激肠胃,导致腹泻,再加上有脾胃虚弱,就更易拉肚子了,吃火锅建议鸳鸯锅,既可吃一点辣的,但是也有清淡的食材混合。

4、食材质量问题

火锅店很多,无良商家也不少,火锅店所用的食材是否干净,是否在保质期之内并不能保证,有的火锅店为了暴利,所用食材不新鲜,不干净,餐具杀菌消毒不尽,店内卫生差等多种因素都很容易将致病菌吃进肚子,导致腹泻。

四、腹泻有哪些常见治疗方法

一:灸法

取关元、神阙、天枢、中脘、足三里、脾俞穴,按艾炷无瘢痕灸法操作。每次选用2~3个穴位,每穴每次施灸4~5壮,每日1次,5次为1疗程,以施灸部倍皮肤红晕为度。或取神阙穴,按艾炷隔盐灸法施灸。

二:刮痧

主刮脊柱两旁,臂内侧直至肘窝、天枢、足三里。呕吐加刮内关经穴部位,腹胀加刮里内庭经穴部位,发热加刮合谷、曲池经穴部位,泻甚加刮阴陵泉经穴部位。操作方法,轻刮以上各经穴部位3分钟左右。

三:敷贴

胡椒10粒,研成细末,撒于患儿脐上,外用胶布固定。每天1次,连敷4~5天,适用于脾肾阳虚型。

四:敷贴

朱砂、白矾、樟脑、松香各等份,分别研末,再混合研匀,装瓷瓶内,勿令泄气,2日后即融合成膏。用时挑少许药膏捻成绿豆大小,置脐中,以胶布覆。

 五:敷贴

吴茱萸、胡椒、苍术各30克,丁香6克。用火焙干研粉,混合均匀,装瓶备用。用时取药粉2克,用茶油或热米汤拌匀敷贴脐部,外用纱布封贴脐部,每天1次。

六:熏洗

鬼针草30克煎汤,泡洗两足,每日1次,连用3天。适用于消化不良。

七:按摩

家长用左手固定患儿拇指,右手拇指推患儿拇指桡侧100~500次,同法推食指桡侧100~500次,同法推食指桡侧100~500次,再揉足三里50~100次。让患儿仰卧,家长用四指(拇指除外)按顺时针方向揉腹患儿中脘至脐中5~10次。最后,患儿俯卧,家长用双手提捏脊。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