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安乃近的镇痛作用 服用安乃近有什么禁忌

导读:安乃近会产生什么不良反应安乃近(片剂、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安乃近系氨基比林和亚硫酸钠相结合的化合物。

一、服用安乃近有什么作用

功效

功能主治:主要用于退热,亦用于治疗急性关节炎、头痛、风湿性痛、牙痛及肌肉痛等。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0.25g,1日0.75-1.25g。滴鼻:小儿退热常以10%-20%溶液滴鼻,5岁以下,每次每侧鼻孔1-2滴必要时重复用1次;5岁以上适当加量。肌注:深部肌内注射,每次0.25-0.5g;小儿每次每千克体重5-10mg。

不良反应和注意:注射局部可产生红肿、疼痛,数日后可消退。有的病人呈毒血症症状、皮下出血点,或有紫黑色脓液,常需数月后痊愈。较长时间使用可引起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严重者可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导致死亡者。可出现过敏性皮疹或药热、荨麻疹,严重者可有剥脱性皮炎、大疱性表皮松懈症而导致死亡。个别病人由于对本品过敏,可产生休克,甚至突然死亡

规格:片剂:每片0.25g。注射液:每支0.25g(1ml);0.5g(2ml)。

其它:本品较易引起不良反应,尤不宜用于穴位注射,特别禁用于关节部位穴位。对药物过敏者(如对比唑酮类药物)不宜用,不得与任何其他药物混合注射。应严格控制剂量,成人每次不得超过0.5g,小儿每次每千克体重以8-10mg为宜。

药理作用

1安乃近属于解热镇痛及非甾体抗炎镇痛药。

2安乃近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流加速,出汗增加,散热加速而降低体温。

二、安乃近会产生什么不良反应

安乃近(片剂、注射剂)的严重不良反应:安乃近系氨基比林和亚硫酸钠相结合的化合物。20世纪20年*始作为解热镇痛药用于临床。

70年代本品所致严重不良反应引起临床广泛关注,陆续报道指出安乃近临床应用有引发致命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危险,据此美国1977年停止该产品多种剂型的临床应用。

我国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有关安乃近引起的可疑药品不良反应数据中有过敏性休克11例,其中7例死亡;血液系统反应16例,1例死亡;皮肤及其附属器反应3l例,4例死亡;泌尿系统反应17例,5例死亡;消化系统反应9例,1例死亡;另有呼吸心跳停止、大小便失禁等严重反应8例,其中1例死亡。

建议安乃近仅限于其他解热镇痛药无效的患者短期应用,必须连续一周以上应用时,务必加强血象监护。至于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是因人而言,这与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有关,轻者仅皮肤出现了点点红的水疹之类的东西,我们称之为皮疹,重者可以危及生命,所以说我们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它的不良反应,如有发现异常及时停药,去医院检查,减少其不必要的伤害。

三、安乃近药效检查办法

【检查】有关物质取本品细粉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溶解并稀释制成每lml中含安乃近5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临用新制);另精密称取4-甲氨基安替比林对照品5mg,置100ml量瓶中,精密加入供试品溶液1ml,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照安乃近有关物质项下的方法测定。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如有与4-甲氨基安替比林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4-甲氨基安替比林不得过标示量的1.0%;其他各杂质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中安乃近的峰面积(1.0%)。

其他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IA)。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V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磷酸缓冲液(磷酸二氢钠6.0g,加水1000ml,加三乙胺1ml,用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7.0)-甲醇(75: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nm。取安乃近和4-N-去甲基安乃近对照品适量,加甲醇溶解并稀释制成每lml中各含25μg的混合溶液,精密量取10μl注人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安乃近峰与4-N-去甲基安乃近峰的分离度应不小于3.0。

测定法取本品1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安乃近50mg),置50ml量瓶中,加甲醇适量,振摇使安乃近溶解,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50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8小时内进样),精密量取10μl注人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安乃近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lml含0.lmg的溶液,同法测定。

四、安乃近的化学组成介绍

1.碘滴定液(0.05mol/L)

配制:取碘13.0g,加碘化钾36g与水50mL溶解后,加盐酸3滴与水适量使成1000mL,摇匀,用垂熔玻璃滤器滤过。

标定: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约0.15g,精密称定,加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10mL,微热使溶解,加水20mL与甲基指示液1滴,加硫酸滴定液(0.5mol/L)适量使黄色转变为粉红色,再加碳酸氢钠2g、水50mL与淀粉指示液2mL,用本液滴定至溶液显浅蓝紫色。每1mL碘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4.946mg的*。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

2.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

配制:取氢氧化钠适量,加水振摇使溶解成饱和溶液,冷却后,置聚乙烯塑料瓶中,静置数日,澄清后备用。取澄清的氢氧化钠饱和溶液56mL,加新沸过的冷水使成1000mL,摇匀。

标定: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约6g,精密称定,加新沸过的冷水50mL,振摇,使其尽量溶解,加酚酞指示液2滴,用本液滴定,在接近终点时,应使邻苯二甲酸氢钾完全溶解,滴定至溶液显粉红色。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相当于204.2mg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邻苯二甲酸氢钾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

贮藏:置聚乙烯塑料瓶中,密封保存;塞中有2孔,孔内各插入玻璃管1支,1管与钠石灰管相连,1管供吸出本液使用。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