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状是什么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注意事项

导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注意事项是什么呢我们都知道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那么我们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哪些护理上的注意事项也是很重要的。

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会出现哪些症状

 急性型

起病前1~2周常有病毒感染史。起病急骤,可伴发热、畏寒、怕冷,突然发生广泛严重的皮肤黏膜出血。皮肤出血表现为全身瘀点或瘀斑,密集色红,以四肢及易于碰撞部位多见,严重者可融合成片甚或形成血肿,鼻、齿龈出血也较为常见,还可伴有胃肠道、泌尿系出血等,颅内、脊髓及脑膜出血较少见,但如见有口腔、舌大片紫斑或血疱,又伴见头痛或呕吐,往往为颅内出血先兆,要特别警惕。一般出血程度与血小板减少程度成正比。其病程多为4~6周,最长半年可自愈。本病肝及淋巴结一般不肿大,10%~20%患者可有轻度脾肿大。颅内出血时可出现相应神经系统症状。

慢性型

一般起病隐袭,多数在确诊前数月甚至数年已有易发紫癜、鼻衄、牙龈渗血、月经过多、小手术或外伤后出血时间延长等病史,出血程度不一,一般较轻,紫癜散在色淡,多发生在下肢,很少出现血肿或血疱,泌尿系出血,甚至颅内出血或失血性休克,其病死率<1%,多因上呼吸道感染或过劳诱发急性发作,每次发作可延续数周甚至数月。缓解期出血不明显,仅有血小板计数减少。

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注意事项是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那么我们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哪些护理上的注意事项也是很重要的。专家称,很多患者都不了解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注意事项是什么,才使得自己的治疗效果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因此本文中我们就详细向您介绍一下。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指无明显外源性病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但大多数是由于免疫反应引起的血小板破坏增加,故又名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是一类较为常见的出血性血液病。

1.出血的护理。仅有轻微的皮肤出血时,不须要特殊治疗,但要注意观察病情。若继续出血不止或出现其他部位和器官出血,就要到医院治疗。

2.思想准备。慢性型病期较长,无论病人本人还是家属都应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做好细致的家庭内护理,使病人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疾病带来生活上的不便。

3.药物应用与护理。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虽然有效,但长期大量应用或突然停药会产生许多严重不良反应,所以必须严格在医生的指导和监督下用药,切不可自行增减或停用激素药,并在用药过程中随时观察有无以下反应。

(1)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者,用药一段时间后往往食欲增强,注意饮食适当,不要过食,防止身体过于发胖。用药后,往往出现向心性肥胖、皮肤变薄、痤疮等外观的变化,但停药后,会慢慢恢复,对此要有心理准备。

(2)防止感染。用激素治疗后可诱发和加重感染,所以病人要采取措施,防止感染。已患感染性疾病者,如结核病等,要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同时采取抗感染等治疗措施,或必要时停用激素药。

(3)应用该药还可引起消化道溃疡和出血、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精神失常等副作用,患有以上疾病者,应慎用或禁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有无以上疾病症状出现。

(4)长期、连续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人,如果减量过快或突然停药,会导致原病复发或加重,还可引起许多不良反应。所以要严格按医生要求按时按量用药。

上文中的内容就是专家向我们介绍的关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注意事项是什么的内容,还请我们的患者门都能够很好地了解和掌握。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那么我们在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护理上的注意事项也是很重要的。

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传统治疗

【藕节枸杞大枣煎】

配方:藕节250克,枸杞子30克,大枣1000克。

制法:枸杞子与藕节一同加水煎,煎至汁稠,再放入大枣,煎至大枣熟,拣去藕节,装瓶备用。

功效:滋阴降火止血。

用法:吃大枣及枸杞,不拘量。可连食3~5个月。

【花生枣泥粥】

配方:花生米20粒,红枣10枚,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法:花生米下锅加水煮六成熟,红枣煮烂,取出红枣去皮、核,与花生均碾成泥,与煮好的粳米粥调合,加入白糖略煮即可。

功效:益气摄血。

用法:作早晚餐食用,或作点心食用。

 【糯米鲶鱼】

配方:胡子鲶约400克,糯米150克,绍酒10克,红糖10克,姜汁5克。

制法:将糯米蒸成饭。鲶鱼用绍酒、精盐2克、姜汁浸渍10分钟。把糯米饭塞入鱼腹中,余的糯米饭盛入蒸碗内,放上鲶鱼,盐与红糖撒在蒸碗内,入笼蒸熟即可。

功效:补气养血。

四、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有哪些

当一个人的身上有伤口出血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依靠血小板去让血液凝固起来,因此血小板的作用是非常的大,但是每一个人体内血小板的含量并不是很多,而且当你体内血小板严重缺少的时候,那么你就很有可能会患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那么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都有哪些呢?

 1、血小板相关抗体

慢性ITP病人血清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若将慢性ITP病人的血浆输给正常人,可使正常人的血小板减少;如将正常人的血小板输给ITP病人,输入的血小板在短时间内被破坏。由此证实ITP病人内血小板寿命缩短是由于血清中存在有破坏血小板的抗体,称为血小板相关抗体(PAIC3),95%为IgG型,少量未IgM和IgM型。ITP病人血循环中存在血小板相关补体C3(PAC3),其增高与PAIg增高成正比。

2、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生活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由哪些病因引起呢?因血小板好巨核细胞有共同抗原,故抗血小板抗体也可抑制骨髓巨核细胞,使其成熟障碍,从而影响血小板的生成,引起血小板减少疾病。

3、血小板破坏机制

正常血小板平均寿命为7~11天,而ITP病人血小板的寿命仅40~230分钟。因为脾脏含有大量的巨噬细胞,可产生高浓度的抗血小板抗体,且血流缓慢可阻留抗体被覆的血小板,因此脾脏成为血小板破坏的主要场所。肝脏和骨髓也是血小板破坏的场所。慢性ITP血小板破坏是由于抗血小板抗体与其相关抗原结合后,被巨噬细胞吞噬所致。急性ITP血小板破坏是由于病毒抗原吸附于血小板表面,并与相应的抗病毒抗体结合,导致血小板被破坏。

4、其他因素

雌激素的作用:慢性型多见于育龄妇女,妊娠期容易复发,提示雌激素可能在本病发病中其一定作用,可能是雌激素可增加巨噬细胞对血小板吞噬和破坏能力;抗体损伤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引起毛细血管通透些增高而加重出血。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