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养生保健

新生儿惊厥的原因 中医方法如何治疗好

导读:(二)产伤性颅内出篇二:新生儿惊厥的症状表现(图)惊厥俗称“抽风”,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早产儿更为多见。

篇一:新生儿惊厥的原因中医方法如何治疗好

小儿惊厥疾病是有着比较复杂形成原因的,对于小儿惊厥这种疾病,我们更加应该重视做好对其的积极预防和治疗工作,争取避免孩子患上此种疾病,而免受身体上的伤害,而诱发原因是大家首先应该了解的,那么,新生儿惊厥的原因有哪些?

新生儿惊厥的原因:

(一)围产期窒息

围产期窒息可引起缺氧缺血性脑病,主要见于足月儿,其特点为意识障碍、四肢活动少,或四肢发软,严重者出现惊厥,惊厥在生后12小时左右出现,开始为轻微发作,以后可出现强直性或多灶阵挛性惊厥,可引起死亡。严重者伴有颅内出血,多限于蛛网膜下腔和脑室质内,死亡多在生后3~4天。

(二)产伤性颅内出

篇二:新生儿惊厥的症状表现(图)

惊厥俗称“抽风”,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早产儿更为多见。大部分是危重疾病的一种表现。一旦发现新生儿惊厥,应立即送到医院作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年龄大的孩子发生惊厥时动作较大,很容易识别;而新生儿则有很大不同,发作持续时间较短,动作较小,又由于许多新生儿被包得严严实实,因此如不仔细观察很难发现新生儿抽风的动作。

新生儿惊厥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是面部小肌肉的抽动,表现为眼睛的斜视、眼睑和面部小肌肉的抽动,或表现为嘴部类似吸吮的动作,也可以有一个肢体、一侧肢体或双侧肢体抽动。总之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时特别是局部小的抽搐与新生儿的正常动作不易区别。

那麽如何区别新生儿的正常活动和惊厥发作呢?新生儿惊厥除肢体或肌肉的异常运动以外,往往伴有其他的改变,用心观察区别如下:

1、姿势的改变:正常的新生儿肢体常呈屈曲状态,但又非过分曲屈,腕、膝、肘、踝等关节的角度一般不小于90度,打开包被四肢常有不规则的舞动。如四肢各关节角度小于90度,说明肌张力增高,若四肢松软、伸直,全身成大字形,说明肌张力低下。

2、面色改变:新生儿严重惊厥时,常伴有短时间的面色发白或青紫,有时可同时伴有口吐白沫。

3、眼神的改变:新生儿惊厥时大部分同时伴有短时间的意识丧失,表现为失神、瞪眼或斜视等。

总之新生儿惊厥时除肢体或肌肉抽动外,总还会伴有神志、面色、肌张力等等的改变,仔细观察不难识别。

篇三:新生儿惊厥的七大病因

新生儿惊厥是指由多种原因(产伤、缺氧、代谢异常、感染及先天畸形等)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暂进性紊乱的一种症状,是山脑组织部分神经元突然发生不同程度异常放电导致全身或局部肌肉不随意的收缩运动。是新生儿期常见的急症,它既可为良性,也可为病情险恶的表现,对脑发育有一定的影响,故一旦发生,应紧急处理并查明痫因。

病因

(一)颅内疾病

①缺氧缺血性脑病:占惊厥病因的60%~70%,惊厥多见于生后24小时内。

②缺氧性及产伤性颅内出血:惊厥多见于生后2~3天。

③脑梗塞:多为大脑中动脉梗塞、惊厥多见于生后1~4天。

(二)感染

见于脑膜炎、脑炎、脑脓肿败血症、破伤风等,以化脓性脑膜炎和败血症为多。宫内感染者,惊厥见于生后3天内,生后感染者则多见于生后1周后。新生儿高热惊厥罕见。

(三)代谢异常

①低血糖:多发生于生后3天内。

②低钙血症:包括惊厥发生于生后1-3天的早发型及生后1~2周的迟发型。

③低镁血症:常与迟发型低钙血症并存。

④高钙或低钠血症。

⑤维生素B6缺乏症:惊厥见于生后数小时到2周,镇静剂无效。

⑥胆红素脑病。

⑦氨基酸代谢异常:枫糖尿症、苯丙酮尿症、高甘氨酸血症等。

(四)药物

①药物过量或中毒:如兴奋剂、氨茶碱、有机磷等。

②撤药综合症:孕母用má醉药,苯巴比妥类药物,能透过胎盘进入胎儿,分娩后药物供应突然中断,常于生后6小时内发生惊厥,24~48小时恢复正常。

(五)先天性中枢性神经系统畸形脑积水、脑发育不全、小头畸形等。

(六)家族性良性惊厥

为自限性疾病,惊厥发生于生后3天以内,发作频繁但一般情况良好,87%于数周至数月后自愈,13%发展为癫痫。

(七)其他 包括红细胞增多症、半乳糖血症、高血压脑病等,或原因不明。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