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食疗养生

心动过缓食疗 三款食疗快速调理窦性心动过缓

导读:而黄鳝有属于高蛋白的食物,两者结合虽然对疾病有着良好的作用,但是如果病人患有高血压等疾病时就要慎重选择了,过度食用高脂肪的食物对身体非常不好。

一、窦性心动过缓的3款食疗方

一、食疗粥调理法

对于患有窦性心动过缓的病人可以通过食用酸枣仁粥、糯米粥或者是莲子百合煨猪肉粥还调理心跳异常。做法非常简单,酸枣仁粥主要将酸枣仁以及粳米熬煮,圆肉糯米粥主要将圆肉以及糯米熬煮成粥,最后的莲子百合煨猪肉比较麻烦,但是主要材料只需莲子百合以及猪肉即可。在熬煮的时候要控制油的使用量。

二、黄鳝猪肉汤

这款汤病人在选择时一定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去选择,因为猪肉中的脂肪较多。而黄鳝有属于高蛋白的食物,两者结合虽然对疾病有着良好的作用,但是如果病人患有高血压等疾病时就要慎重选择了,过度食用高脂肪的食物对身体非常不好。但是这款汤对治愈心率过缓这一现象有着很好的调理作用。

三、羊肉枸杞

心率过缓会导致身体各部位的新陈代谢减缓,一些部位在正常的运转因为代谢缓慢而无法吸收足够的营养,从而导致病人有低血糖等状况,因此食补羊肉枸杞汤可以很好补充身体急需的营养。同时还能促进血液流通,从而达到调理心率过慢的目的。

以上就是调理窦性心律缓慢的三个食疗方法。建议病人在食用时要根据自己的身体酌情食用,在熬煮时千万不要放太多的油,这样会让身体吃不消,从而起到相反的作用。最后

二、窦性心动过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1、迷走神经兴奋

大多通过神经(主要为迷走神经兴奋)、体液机制经心脏外神经而起作用,或是直接作用于窦房结而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2、窦房结功能受损

指由窦房结受损(如炎症、缺血、中毒或退行性变的损害等)而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此外,可见于心肌受损如心肌炎、心包炎、心肌硬化等。也可能为一过性的窦房结炎症、缺血及中毒性损害所致。

3、急性心肌梗死

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为20%~40%,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早期发生率最高(特别是下壁梗死)。

4、心外因素

心外因素所致的窦性心动过缓,绝大多数伴有迷走神经亢进现象,是神经性的,心率不甚稳定。当自主神经张力改变时,如深呼吸、运动、注射阿托品等后常有心率的变化,P-R间期可略有延长。

三、窦性心动过缓预防怎么样去饮食

窦性心动过缓是一种缓慢性心律失常,是指窦性心律低于每分钟60次。如果发生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也需改善不良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减少情绪波动。膳食调理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患者应当注意饮食禁忌,保持营养均衡。

专家提醒,窦性心动过缓预防需要注意避免诱发因素,应选择低脂、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一些饮食禁忌不可不知,下列食物不符合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保健要求,具体介绍如下:

(1)窦性心动过缓预防饮食应禁忌喝酒。喝酒有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的可能,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摈弃烟、酒等不良嗜好。

(2)高盐、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也不适合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吃,常见的有酱菜、腌制食品、奶油、肥肉、蛋黄、螃蟹、鱼子等。常吃这些食物,容易诱发高血压、冠心病等各种心血管疾病,不利于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的病情。

(3)此外,窦性心动过缓预防饮食禁忌还包括生冷、刺激性食物,如冷饮、凉菜、辣椒、花椒、蒜、芥末等.这些食物都可导致胃部负担加重,刺激迷走神经,增加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风险。

每一位窦性心动过缓患者都应该按照以上的要求去饮食,那样才可以控制自己的病情,同时每一位窦性心动过缓患者还应该去采取一些方法去保护好自己的心脏,也要通过一些方法去锻炼自己的心脏,增强自己心脏的能力。

四、怎么运用窦性心动过缓的治疗药物

窦性心动过缓本身一般不需处理,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若病人头晕等症状明显,且伴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或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且心率低于40次/分时,可用阿托品,*或含服异丙肾上腺素以提高心率。(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㈠、阿托品

1、作用:阿托品为竞争性对抗乙酰胆碱对m胆碱受体的兴奋,故能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使心率加速。

2、用法及剂量:0.3~0.6毫克口服,每日3~4次。或1~2毫克静脉注射。

㈡、异丙肾上腺素

1、作用:为β-受体兴奋剂,对正位起搏点(窦房结)有明显兴奋作用,并可加速传导,故可使心率加快。

2、用法及剂量:2.5~10毫克含化,每日3~4次。或者1mg加入10%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点。

㈢、*

1、作用:*对α、β-受体均有兴奋作用,其作用与肾上腺素相似,但较弱而持久,故可使心率加快。在整体情况下,由于血压升高可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而减慢心率,可抵销它的直接加速心率作用,故其加快心率的作用不明显。

2、用法及剂量:25毫克口服,每日3次。

发生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的显著窦性心动过缓,此时可能促发心室颤动。此时的心动过缓在急性心肌梗塞所并发的心律失常中,仅次于室性过早搏动。后下壁梗塞时的发生率比前壁梗塞时大3倍。窦性心动过缓最可能出现于梗塞发作后的最初数小时内(其发生率为40%)。

因此,对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所发生的窦性心动过缓应予及时处理。药物治疗上可选用阿托品静脉注射及异丙肾上腺素静脉缓慢滴注。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