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部位养生

肺栓塞可以完全自愈吗 肺栓塞的检查项目

导读:最后还要说的注意事项就是患者的身体方面,建议患者到安静、空气新鲜的地方进行休息,希望患者每天保持心情愉快,良好的心情有助于你保持身体的健康。

一、肺栓塞可以完全自愈吗

肺栓塞可以完全自愈吗 肺栓塞的检查项目

(1)肺栓塞的治疗需要配合自我的护理工作,特别是自己的个人卫生一定要保持洁净,在自己的饮食上也要合理的安排切记不要吃过于辛辣刺激太油腻的食物,应该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并多休息。

(2)一般情况下肺栓塞的患者可以吃一些中药治疗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一定要遵循专业医生指导,合理的用药才能取得疗效,并且需要坚持用药,因为中药的药性是比较慢的,自己不要盲目的乱用药物,用药期间一定做好,生活中的护理。

(3)一旦肺栓塞的情况如果是比较严重的,就可以选择物理疗法或者是选择手术方式来进行治疗,通常物理疗法或者是手术治疗是比较直接有效的治疗途径,但是患者需要慎重选择才行,因为手术是有风险的。

(4)最后还要说的注意事项就是患者的身体方面,建议患者到安静、空气新鲜的地方进行休息,希望患者每天保持心情愉快,良好的心情有助于你保持身体的健康。

肺栓塞能不能完全自愈,还要看肺栓塞患者的一些临床情况的,一般有一部分是可以治愈的,有一部分是通过治疗改善的,所以大家不要太担心,只要好好配合治疗就好了。

二、肺栓塞的急救措施

肺栓塞可以完全自愈吗 肺栓塞的检查项目

 1、肺栓塞的急救措施

立即拳击心前区,如无心跳恢复行胸外心脏按压和气囊辅助呼吸,并迅速通知医生。如出现室速或室颤,应立即给予电击除颤。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药和输液,纠正酸中毒。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呼吸不能恢复进行气管内插管。迅速准确地配合抢救并做好记录。安置患者取有利于呼吸的体位,如半坐卧位或高枕卧位为病人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调节好适宜的温湿度,室内定时开窗通风。肺栓塞的急救措施

 2、肺栓塞的症状体征

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剧烈胸痛,咯血,甚至晕厥等症状。呼吸和心律增快,肺部罗音,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胸片呈现肺部斑片状或楔状阴影,盘状肺不张一侧膈肌抬高,肺动脉增粗和局限性肺纹理减少。心电图和心向量有右心受累表现:重度顺钟向转位,肺性p波,电轴右偏等改变。血气分析PaO240%;血乳酸脱氢酶>450U,谷草转氨酶(AST)和肌酸磷酸激酶(CPK)正常血红素增高。

 3、肺栓塞的病理病因

年龄因素。尸检资料表明,PE的发生年龄多在50~65岁,儿童患病率约为3%,而60岁以上可达20%,90%致死性PE发生在50岁以上,在女性20~39岁者其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较同龄男性高10倍,故PE之发生率相对增高。活动减少。因下肢骨折,瘫痪,重症心肺疾病,手术等原因,致使长期不适当的卧床,或健康人平时肢体活动减少。

三、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

肺栓塞可以完全自愈吗 肺栓塞的检查项目

1、尸体解剖研究表明,肺栓塞误诊率高达70%。为提高急性肺栓塞的诊断率,便于及早治疗,降低死亡率,国际上急性肺栓塞诊疗程序的新观念和新思维:对于任何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和咯血的患者都要考虑可能是急性肺栓塞,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漏诊和误诊。ct肺动脉造影(cta):是诊断肺栓塞的“金标准”,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在95%以上,目前对急性肺栓塞可疑病例列为首选,并在就诊24h内完成。下肢血管超声检查:肺栓塞的栓子主要来源于急性血栓性静脉炎患者的下肢静脉。因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诊断肺栓塞有重要意义。肺栓塞的急救措施

2、肺栓塞后可有导致慢性血栓性肺动脉高压(ctph),与肺栓塞的病理过程关系密切,肺动脉压超30mmhg,5年存活率为30%,如果肺动脉压超过50mmhg,5年存活率仅有10%。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pte)对于近段肺动脉内膜剥脱可以大大降低肺动脉压,减少呼吸功能不全,改善右心状况,是治疗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主要措施。

四、肺栓塞的检查项目

肺栓塞可以完全自愈吗 肺栓塞的检查项目

1、血气分析:肺栓塞时因V/Q比例失调及过度通气,常伴有低氧血症和低二氧化碳血症,但在较小的肺栓塞或慢性肺栓塞情况下,亦可表现为正常的动脉氧分压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此时并不能排除进行进一步的肺栓塞检查,当存在低氧血症时,动脉氧分压与栓塞的范围及肺动脉高压成正比。肺栓塞的急救措施

2、血浆D-二聚体测定D-二聚体为交联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仅在纤维蛋白原形成与分解处于稳定状态才出现,若以血浆D-二聚体浓度>500g/L作为诊断血管栓塞的阳性界限值,对判断肺栓塞有很好的敏感性98%,且3天和7天后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96%和93%,但其特异性不高,因许多疾病可与纤维蛋白的形成和降解有关,如心肌梗死,肿瘤,感染或炎症性疾病,其诊断肺栓塞的特异性还受年龄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在30~39岁人群中。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