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幼儿保健

二十天的宝宝能看多远 新生儿的视力发育过程是怎样的

导读:大多数医学专家认为,婴儿从一出生起就具备了视力,但是只相当于成人的三十分之一,且视野只有有限的45度。

一、二十天的新生儿宝宝能看多远

二十天的宝宝能看多远 新生儿的视力发育过程是怎样的

1、20天左右的婴儿由于对晶体的调节功能和眼外肌反馈系统发育未完善,视觉只有在15-20厘米距离最清晰,在安静清醒状态下能短暂注视物体,1个月后可凝视光源,开始有手眼协调,头可跟随移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转动。

2、宝宝刚出生时,对光线就会有反应,但眼睛发育并不完全,视觉结构、视神经尚未成熟,视力只有成人的1/30。他能追着眼前的物体看,但视野只有45度左右,视力也只有成人的1/30。新生儿偏爱注视较复杂的形状和曲线,以及鲜明的对比色。

3、大多数医学专家认为,婴儿从一出生起就具备了视力,但是只相当于成人的三十分之一,且视野只有有限的45度。这是因为他们的眼球发育尚不健全,眼的构造和视神经还不是很成熟。同时,新生儿大脑发育得还不完善,没有能力对进入他们眼睛的信息进行处理。所以,他们眼睛中的世界模糊而混沌。随着宝宝的眼球、视神经和大脑的不断发育,他们看到的景物会越来越清楚,视野也会不断扩大,在出生6-8个月后,宝宝眼中的世界,就基本和成人一样了。

4、新生宝宝的视力要经过6到8个月左右的发育才能基本上与大人们一样,而到6岁为止,都是宝宝视力发育的黄金时期。新生的宝宝无法自己判断视力情况,因此需要爸爸妈妈细心观察,若宝宝视力出现异常,要及时带他就医。医生会帮助宝宝进行视力筛查,确定宝宝是否存在视力问题。

二、宝宝视力发育过程是什么样的

二十天的宝宝能看多远 新生儿的视力发育过程是怎样的

1、从出生开始,宝宝的整个视觉系统经历了一个结构不断完善,功能不断健全的过程。以下对这个过程做简要的阐述:出生1-4周后,光线与移动,宝宝与生俱来拥有一些本领,比如一出生就对光线的反差很敏感。另外,他们对移动的物体十分敏感,当有物体从眼前经过,他会眨眼。他偶尔也会追踪缓慢移动的光线。

2、2-3个月,认识父母,宝宝可以分辨出父母的容貌。当爸爸妈妈走到宝宝面洽时,他往往会直视爸爸妈妈,爸爸妈妈的脸部轮廓和线条特征,对给他以难以磨灭的印象。并可以初步识别一些对比强烈的色彩,比如红色和绿色、黑色和白色。

3、4-6个月,色彩与立体感,该阶段,宝宝的对色彩的感官大大地健全了,喜欢颜色丰富的东西。4个月时,他们可以区分出不同颜色,但还不能区分色度。与此同时,宝宝的视力开始具有立体感。

4、6个月后,相信自己的双眼,6个月后,已经发展地比较成熟的大脑,可以精确适时地协调两个眼球的移动,从而把两眼看到的图象整合起来,形成的新图象是高度真实的。综合以上所述,从对光线色泽的敏感,识别人脸,到区分颜色,获得立体视觉,再到最终形成与现实世界高度一致的视觉能力。这一切都是大脑收集、整合、分析、运用各种渠道获得的信息的能力不断得到增强而带来的结果。

三、如何来检测婴儿视力

二十天的宝宝能看多远 新生儿的视力发育过程是怎样的

1、用手电筒照射眼睛:受到光线的刺激,宝宝会反射性地闭眼。如果掀开眼睑去直接照射瞳孔,会发觉他的瞳孔缩小。这说明宝宝的眼球可以对外界光线明暗变化做适应性调节,医学术语称为瞳孔对光反射。

2、头与眼睛的协调联动:一个最常见的事例是,当宝宝低头时,眼球会本能地向上转动;若是头向后仰,则眼球会向下方看。这是宝宝具有头眼协调能力的表现。

3、短暂地凝视: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家长手持一个大红球,在宝宝眼前20厘米处,缓慢地来回移动。宝宝对鲜艳的颜色和运动的物体具有与生俱来的敏感性,他会凝视红球,头和眼会随着红球的移动做来回的运动。

4、运动性眼球震颤:用一个带有黑色垂直条纹(有点类似条形码)的圆筒,从一侧缓慢转向另一侧,宝宝的眼睛在注视它的同时,眼球会随着圆筒的转动,来来回回地水平运动,这叫做眼球颤动,或者叫视觉运动性眼颤。

四、如何好保护宝宝视力

二十天的宝宝能看多远 新生儿的视力发育过程是怎样的

1、胎儿前:妈咪要避免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眼睛的生长发育从怀孕的第一天就开始了。在出生前的漫长时期中,眼睛受伤的机会很多,因此,从怀孕开始,妈咪就应该避免可能受到的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如宫内感染、妊娠中毒症、不适当使用药物、接触毒物和射线等,均有可能影响胎儿眼睛的正常发育。

2、新生儿期(出生—28天):尽量发现眼睛的先天异常,注意双眼的大小、外形、位置、运动、色泽等,如先天性白内障,青光眼等,并积极防治各种源于产道的感染性眼病,如念珠菌感染所致的眼炎。

3、婴儿期(1个月至1岁):避免外界不良因素对眼睛的影响,眼内斜。不少父母喜欢在婴儿床上方悬挂一些可爱的玩具,如果经常这样,孩子的眼睛很可能发展成内斜。但有些父母可能发现宝宝双眼有些对,可是到医院检查,医生却说不斜,这主要是由于人们习惯于根据黑眼球两眼白暴露得是否对称来判断眼球是否正位,而误认为的假性斜视。这种情况会随着眼睛的发育,逐渐趋于正常。预防眼内异物。由于宝宝的瞬目反射尚不健全,此时应特别注意眼内异物,一旦发现宝宝的眼睛红肿、流泪,应尽早到医院就诊。

4、幼儿期(1—3岁):活动增多,谨防眼外伤,防止扎伤、烧伤和异物损伤。在此阶段,应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如在奔跑时不要拿铅笔等尖物,以免摔倒时扎伤眼睛;在使用强酸、强碱等洗涤剂时,要让孩子避开,以免液溅到孩子眼中。一旦发生烧伤,应立即用清水彻底冲冼,再去医院处理。若确诊为斜视,应积极治疗在日常生活中留意观察孩子的眼位是否正常,一旦发现孩子有斜视,就及时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确定手术最佳时机。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从一开始就应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坐姿端正,看书时眼睛距书本1尺左右,同时看书的时间不宜过长,每次20分钟为宜。不宜长时间用眼,勿使眼睛过度疲劳。孩子的眼睛尚处于发育之中,长时间、近距离地用眼,会导致孩子的视力直线下降。在此期间,要特别注意限制孩子近距离作业的时间。一般每次不应超过30分钟。预防感染性眼病。随着孩子与外界接触的增多,患感染性眼病的机会也明显增多了,如沙眼、麦粒肿等,结膜炎也十分常见。这些都是通过传染引起的,因此,最好让孩子有自己专用的毛巾、脸盆,以免使眼病在家庭中蔓延。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