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部位养生

肾结石吃啥药最好 肾结石应该怎么治疗

导读:此时使用维生素b6是最经济的一种药物,它可以促使柠檬酸在尿液中与钙结合,减少草酸钙结晶的机会,可以用来预防草酸钙结石。

一、肾结石吃啥药最好

肾结石吃啥药最好 肾结石应该怎么治疗

如果结石不治疗放着不管就会越积越多,最后堵塞肾管,如果对症下药,就可以达到降低危险因子,化解尿液中结石成分的沉淀。

对于草酸钙结石,草酸和钙结合后在尿液中沉淀下来就形成结石,这时最简单的化解方法就是拿柠檬酸来和草酸竞争。此时使用维生素B6是最经济的一种药物,它可以促使柠檬酸在尿液中与钙结合,减少草酸钙结晶的机会,可以用来预防草酸钙结石。

另外一种药物成份是柠檬酸钾,它是目前最常用预防结石的药物,从过去的研究,发现尿中的酸碱值和柠檬酸值与尿路结石的形成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由于柠檬酸钾可提供大量的柠檬酸和提升尿中的pH值,所以对于尿酸结石,低柠檬酸钙结石症和肾小管中毒症引起的钙结石症有非常突出治疗效果。

但是治疗结石最好的药莫过于是水了。多喝水是治疗肾结石最好的药物,每天至少饮用8杯以上的水,可以增加人体排尿次数防止肾结石的扩大。对于治疗肾结石非常有效果。而且最重要的是水是最经济无副作用的!

所以得了肾结石不需要惊慌,也不需要害怕,只要对照症状使用适合的药物进行治疗就可以了,无论是哪种结石,多喝水都对结石的排除有很好的用处。

二、肾结石病因有哪些

肾结石吃啥药最好 肾结石应该怎么治疗

草酸积存过多(25%):

体内草酸的大量积存,是导致肾尿结石的因素之一。如菠菜、豆类、葡萄、可可、茶叶、桔子、番茄、土豆、李子、竹笋等这些人们普遍爱吃的东西,正是含草酸较高的食物。医生通过研究发现:200克菠菜中,含草酸725.6毫克,如果一人一次将200克菠菜全部吃完。有些食物易致结石掉,食后8小时,检查尿中草酸排泄量为20-25毫克,相当于正常人24小时排出的草酸平均总量。

嘌呤代谢失常(20%):

动物内脏、海产食品、花生、豆角、菠菜等,均含有较多的嘌呤成分。嘌呤进入体内后,要进行新陈代谢,它代谢的最终产物是尿酸。尿酸可促使尿中草酸盐沉淀。如果,一次过多地食用了含嘌呤丰富的食物,嘌呤的代谢又失常,草酸盐便在尿中沉积而形成尿结石。

脂肪摄取太多(15%):

各种动物的肉类,尤其是肥猪肉,都是脂肪多的食品。多吃了体内脂肪必然增高,脂肪会减少肠道中可结合的钙,因而引起对草酸盐的吸收增多,如果一旦出现排泄功能故障,如出汗多、喝水少,尿量少,肾结石很可能就在这种情况下形成。所以,医生们常讲,为了预防得结石病,热天要多喝点水,吃了油水多的食物时,也要多喝点水,以促进排尿畅通,稀释尿液成分,就减少了得结石的危险。

 糖分增高(10%):

糖是人体的重要养分,要经常适量增补,但一下子增加太多,尤其是乳糖,也会使结石形成创造条件。专家发现:不论正常人或结石病人,在食用100克蔗糖后,过2小时去检查他们的尿,发现尿中的钙和草酸浓度均上升,若是服用乳糖,它更能促进钙的吸收,更可能导致草酸钙在体内的积存而形成尿结石。

蛋白质过量(10%):

对肾结石成分进行化验分析,发现结石中的草酸钙占87.5%。这么大比重的草酸钙的来源就是因为蛋白质里除含有草酸的原料——甘氨酸、羟脯氨酸之外,蛋白质还能促进肠道功能对钙的吸收。如果经常过量食用高蛋白质的食物,便使肾脏和尿中的钙、草酸、尿酸的成分普遍增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通过肾脏功能把多余的钙、草酸、尿酸排出体外,这样,得肾脏结石、输尿管结石症的条件就形成了。当今世界经济发达国家肾结石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就是如此。

肾结石形成主要原因就是饮食。它是由饮食中可形成结石的有关成分摄入过多引起的。

三、肾结石的发病机制有哪些

1、影响结石形成的因素包括:

(1)尿液晶体物质排泄量增高

①高钙尿:正常人每天摄入25mmol钙和100mmol钠时,每天尿钙排量<7.5mmol(或0.1mmol/kg);每天摄入10mmol时,尿钙排量<5mmol,持续高钙尿是肾结石患者最常见的独立异常因素,所引起的结石多为草酸钙结石,纠正高钙尿能有效防止肾结石复发,因此高钙尿在肾结石发病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按其发病机制可分为下列四种类型。

A.吸收性高钙尿:最常见,见于20%~40%的肾结石患者,其病因多为一些肠道疾病(如空肠)引起肠道钙吸收增多,血钙升高,抑制甲状旁腺激素(PTH)分泌,由于血钙升高导致肾小球滤过钙增多,PTH减少导致肾小管重吸收钙减少,造成尿钙增多,使血钙恢复正常,钙摄入增多,VitD中毒和结节病引起的VitD增多,也可导致吸收性高钙尿,此类患者由于代偿性钙排泄增多,血钙浓度常在正常范围。

B.肾性高钙尿:系特发性高钙尿的一种,约占肾结石患者的1%~3%,由于肾小管尤其是近端小管功能异常,导致重吸收钙减少,此类患者常发生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TH分泌增多;而1,25(OH)2VitD3合成也增多,从而骨钙动员和肠钙吸收均增加,患者血钙常可正常。

C.骨吸收性高钙尿:主要见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约占肾结石患者的3%~5%;而原发性甲旁亢患者10%~30%并发肾结石,另外尚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转移性骨肿瘤,长期卧床所致的骨质吸收和库欣氏综合征。

D.不伴PTH升高的饥饿性高钙尿:约见于5%~25%的肾结石患者,某些因素如肾磷排泄增多引起低磷血症而导致1,25(OH)2VitD3合成增多,后者抑制PTH分泌,从而增加尿钙排泄。

②高草酸尿:正常人每天尿草酸排量为15~60mg,草酸是除钙以外肾结石的第二重要组成成分,但大多数草酸钙肾结石患者并没有草酸代谢异常,高草酸尿多见于肠道草酸吸收异常,或称肠源性高草酸尿,占肾结石患者的2%,正常人肠腔内钙与草酸结合可阻止草酸吸收,回肠疾病(如回肠切除,空-回肠旁路形成术后,感染性小肠疾病,慢性胰腺和胆道疾病时)由于脂肪吸收减少,肠腔内脂肪与钙结合,因而没有足够的钙与草酸结合,导致结肠吸收草酸增多;而未吸收的脂肪酸和胆盐本身还可损害结肠黏膜,导致结肠吸收草酸增多,另外在吸收性高钙尿时,由于肠吸收钙增多,也可引起草酸吸收增多,高草酸尿偶见于草酸摄入过多,VitB缺乏,VitC摄入过多和原发性高草酸尿,后者分Ⅰ型和Ⅱ型,Ⅰ型是由于肝脏内的丙氨酸-乙醛酸转氨酶(AGT)有缺陷引起的;Ⅱ型则是肝脏D-甘油酸脱氢酶和乙醛酸还原酶不足导致尿草酸和甘油酸排泄增多,任何原因引起的高草酸尿可致肾小管及间质损害,导致肾结石。

③高尿酸尿:正常人一般每天尿酸排量≤4.5mmol,高尿酸尿是10%~20%草酸钙结石患者的唯一生化异常,有人称之为“高尿酸性草酸钙结石”,并作为一个独立的肾结石类型,另外40%高尿酸尿患者同时存在高钙尿症和低枸橼酸尿症,高尿酸尿症的病因有原发性及骨髓增生性疾病,恶性肿瘤尤其是化疗后,糖原累积症和Lesch-Nyhan综合征,慢性腹泻如溃疡性结肠炎,局灶性肠炎和空-回肠旁路成形术后等因素,一方面肠道碱丢失引起尿pH下降,另一方面使尿量减少,从而促使形成尿酸结石。

④高胱氨酸尿:系近端小管和空肠对胱氨酸,赖氨酸等转运障碍所致的遗传性疾病,由于肾小管转运障碍,大量胱氨酸从尿中排泄,尿中胱氨酸饱和度与pH有关,当尿pH为5时,饱和度为300mg/L;尿pH7.5时,则饱和度为500mg/L。

⑤黄嘌呤尿:是一种罕见的代谢性疾病,因缺乏黄嘌呤氧化酶,次黄嘌呤向黄嘌呤及黄嘌呤向尿酸的转化受阻,导致尿黄嘌呤升高(>13mmol/24h),而尿尿酸减少,在应用别嘌呤醇治疗时,因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受抑制而尿黄嘌呤增高,但在没有机体原有黄嘌呤代谢障碍基础的情况下,一般不致发生黄嘌呤结石。

(2)尿液中其他成分对结石形成的影响

①尿pH:尿pH改变对肾结石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尿pH降低有利于尿酸结石和胱氨酸结石形成;而pH升高有利于磷酸钙结石(pH>6.6)和磷酸铵镁结石(pH>7.2)形成。

②尿量:尿量过少则尿中晶体物质浓度升高,有利于形成过饱和状态,约见于26%肾结石患者,且有10%患者除每日尿量少于1L外无任何其他异常。

③镁离子:镁离子能抑制肠道草酸的吸收以及抑制草酸钙和磷酸钙在尿中形成结晶。

④枸橼酸:能显著增加草酸钙的溶解度。

⑤低枸橼酸尿:枸橼酸与钙离子结合而降低尿中钙盐的饱和度,抑制钙盐发生结晶,尿中枸橼酸减少,有利于含钙结石尤其是草酸钙结石形成,低枸橼酸尿见于任何酸化状态如肾小管酸中毒,慢性腹泻,胃切除术后,噻嗪类利尿药引起低钾血症(细胞内酸中毒),摄入过多动物蛋白以及尿路感染(细菌分解枸橼酸),另有一些低枸橼酸尿病因不清楚,低枸橼酸尿可作为肾结石患者的唯一生化异常(10%)或与其他异常同时存在(50%)。

(3)尿路感染:持续或反复尿路感染可引起感染性结石,含尿素分解酶的细菌如变形杆菌,某些克雷白杆菌,沙雷菌,产气肠杆菌和大肠杆菌,能分解尿中尿素生成氨,使尿pH升高,促使磷酸铵镁和碳酸磷石处于过饱和状态,另外,感染时的脓块和坏死组织等也促使结晶聚集在其表面形成结石,在一些肾脏结构异常的疾病如异位肾,多囊肾,马蹄肾等,可由于反复感染及尿流不畅而发生肾结石,感染尚作为其他类型肾结石的并发症,而且互为因果。

(4)饮食与药物:饮用硬化水;营养不良,缺乏VitA可造成尿路上皮脱落,形成结石核心;服用氨苯蝶啶(作为结石基质)和醋唑磺胺(乙酰唑胺),另外约5%肾结石患者不存在任何生化异常,其结石成因不清楚。

2、肾石的成分

肾石很少由单纯一种晶体组成,大多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而以其中一种为主体,90%肾石含钙质,如草酸钙,磷酸碳酸钙和磷酸铵镁,不含钙的结石由尿酸和胱氨酸形成的核心,在X线片上绝大多数含钙肾石能显影,结石在X线上的密度以及其表面光滑或不规则程度,对判定结石成分有帮助。

(1)草酸钙肾石:最为常见,占71%~84%,尿中单水草酸钙结晶常与红细胞相似,亦可呈哑铃状,形状和大小具双折光性,而二水草酸钙结晶呈双锥体状,弱双折光性,结石呈球形,椭圆形,菱形或桑葚状,深褐色,质甚坚硬,表面粗糙,故易损伤组织引起血尿,多见于碱性尿,有时可形成小球形而边缘光滑的结石,可见球状分层,极易合并输尿管梗阻,结石也可呈树状排列或单独存在,X线特征为肾石中有较深的斑纹,边缘不规则,有时呈肾盂或肾盏外形。

(2)磷酸钙和碳酸钙肾石:磷酸钙结晶无定形,且因太小不能确定其折光性,结石颗粒状,灰白色,在碱性尿液中可迅速增大,但单纯的罕见,多与草酸钙或磷酸铵镁混合成石,X线显影清晰,层状纹较明显,有时充填整个肾盂肾盏的腔隙,呈鹿角形。

(3)尿酸结石:占5%~10%,无水尿酸结晶很小,无定形,二水尿酸结晶呈“泪滴”状或方片状,具双折光性,结石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橘红色,质坚硬,切面呈放射状排列,在酸性尿液中易发生,由于多数由单一尿酸组成,X线下显影较淡或不显影。

(4)胱氨酸肾石:约占1%,其结晶呈六角形状,结石淡黄色,表面光滑,质柔软,因含硫而在X线片上易显影。

(5)磷酸铵镁结石:增大较快,结石大多呈“鹿角”状,X线显影清晰,结石密度不均,尿内结晶呈长方体。

四、肾结石怎样进行治疗

肾结石吃啥药最好 肾结石应该怎么治疗

 对症治疗:

1、解痉、止痛、补液、抗炎治疗。

2、排石治疗:结石直径<1.0cm,肾功能好,无合并感染,病程短,能活动的患者选用。

3、溶石治疗:服用药物,大量饮水,调节尿液pH值,控制饮食种类等方法。适合于尿酸盐及胱氨酸结石。

4、体外震波碎石术。

5、经皮肾镜取石,碎石术。

6、手术治疗:根据不同病情选用肾盂切开取石术,肾实质切开取石术,肾部份切除术,肾切除术,肾造瘘术和体外肾切开取石术等。

肾结石的碎、溶、排、防

肾结石的治疗,只有碎、溶、排、防四结合,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肾结石的治疗在没有体外碎石出现之前,对于一些比较疑难的病例,多采用手术方法进行解决,然而手术对于患者增加了经济负担,也加重了机体的损伤,特别是对一些肾功能尚好的患者,手术切口部位的疤痕是结石生成的良好温床。手术中产生的一些缝合线头,也易结石生成。虽然手术取石有这样那样的种种弊端,但是对一些肾功能不好,或有急性梗阻或化脓性感染者,手术又是挽救生命不可替代的方法。手术取石很多时候又无法一次取净。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