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中医养生

深秋掀起养生热潮 宜做好四方面的准备

导读:现在患颈椎病的人越来越多,首先应做到“三避寒”,重点防护颈部、膝盖、足部,做好日常保暖工作,不要长时间吹空调。

如今人们的养生意识越来越高,养生的热潮是一浪高过一浪,如今已经到了深秋时节,那么深秋时节该如何养生呢?中医讲究顺时养生,那么深秋时节养生要注意哪些细节呢?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深秋养生的要注意的四个方面。

关于“养生”,有很多定义。《吕氏春秋》里讲得很明白,“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也就是说,不要伤害自己的身体,就是养生。在这个过程中,最常见的方法就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有这样一组数字:长寿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条件,如环境、医疗条件等。还有超过60%,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过怎么样的生活,养成什么样的生活习惯等。

具体到细节上,养生应当做到以下几方面。

第一,养护正气。中医认为,常见的致病原因有“六淫七情”,淫是指过剩的意思。“风、寒、暑、湿、燥、火”,这六个方面太过了,就会成为邪气,损害健康。七情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同样,适度的七情是好事,一旦过度、太盛,同样会导致疾病。

《寿亲养老新书》中关于养护正气说道:一者少言语,养内气;二者戒色欲,养精气;三者薄滋味,养血气;四者咽津液,养脏气;五者莫嗔怒,养肝气;六者美饮食,养胃气;七者少思虑,养心气。

第二,神宜静,行宜动。中医养生,不仅要追求形体,还要有良好的心态。《黄帝内经》里提到,心有两个功能,主血脉和主神明。所以,中医看“心”,要看两方面,包括器质性疾病和心理状态。要想长寿,应该谨记6个字:神宜静,行宜动。

养生最重要的是养心。他提出,养心要遵循“1+4”原则,并创造出一张养生的精妙方剂--“一花四叶汤”。一花,即指身体健康长寿之花;四叶,即一为豁达,二为潇洒,三为宽容,四为厚道。

现代人雄心勃勃、争强好胜,对自己有不切实际的希望,不惜代价实现目标,日程满满的。若终日这样思前想后,欲望不止,难免会百病丛生。可见,不良情绪是疾病的催化剂。

很多情况下,现代人的心绪比较难平静。若碰到不开心的事,不妨学学“情绪管理”,也叫ABC理论,通俗地说就是“三思而后行”。A代表事情,B代表我的想法,C代表我的情绪和冲动。

养心务必养德。儒家说忍者寿,德高才能心静。德高是指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个性善良、人格高尚,为人正直,胸怀坦荡,情绪乐观,意志坚实,感情丰富。人的情操方面要有厚度,才不会冲动。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