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儿科 > 儿童心理

儿童的多动源自心理问题儿童心理

导读:作为老师或者家长,你在责备孩子的时候是否想过,这些可能是孩子患有多动症的心理表现?有调查表明,多动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在我国学龄儿童中患病率为4。

调皮的小男孩总是喜欢在幼儿园里四处乱逛,不时破坏小伙伴的游戏;看上去很斯文的小女孩却突然抬起脚,踢向同伴或老师……作为老师或者家长,你在责备孩子的时候是否想过,这些可能是孩子患有多动症的心理表现?

有调查表明,多动症作为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问题,在我国学龄儿童中患病率为4.31%%-5.83%%,估计全国共有患儿1461-1979万。为此记者采访了两位儿童心理专家,请他们对儿童多动症的心理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文罗琦

好动不等于多动

案例:小明是一个6岁男孩,正在上小学一年级。在第一个学期末的家长会上,老师对他的注意力不集中和分裂性行为进行了批评。他几乎在任何时候都不能集中注意力,经常不经允许就离开座位,或者在座位上和同学说话、打闹。由于他经常在上课时打扰同学,并且无法耐心地排队等候游戏,因此他和伙伴们相处得很不好。

分析:据小明父母介绍,他是个足月顺产的孩子,生长发育与同龄正常儿童无异。但是他在婴儿期就十分活跃,即便睡眠时也不安分。当他到了学走路的年龄,经常在吃时到处奔跑,看卡通片时他也常常在椅子中不停地扭动,在公园玩耍时他更是常常因为鲁莽的攀爬和奔跑而弄伤腿或胳膊。

幼儿园老师注意到小明不能遵守班级纪律,常常注意力不集中,就建议他的父母带他去检查。但当时父母没有重视老师的建议,并认为他们的儿子只不过和其他孩子一样顽皮好动罢了。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心理专家杜亚松教授表示,在整个儿童保健体系中,医生们关注更多的是孩子们的身高、体重等生长发育情况,而没有对儿童进行心理健康发育评估。与此同时,家长、教师对多动症的低认知度,使得小学一年级成为多动症患儿易发和集中发病的时期。80%-90%的多动症患儿会出现程度不同的学习困难,而70%的多动症患儿症状会持续到青春期,30%会持续终身。

不过,多动症孩子却有40%的高误诊率,家长也不要随便给好动的孩子下定义,毕竟好动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一般而言,多动症孩子智力正常,只是有注意力缺陷障碍,特点是自控力差,不仅表现在学习方面,而且在独立生活、与人交往等方面也有一定困难。而好动的孩子虽然活动多,但并非不分场合地胡吵乱闹,他们往往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所以,多动症一定要经过专业的心理医生鉴定。如果经过确诊,小明确实为多动症患者,则应建议小明及时服药,并参加儿童训练,其父母也应参加心理教育计划和家长培训,并和学校保持联络。

对多动症儿童要因材施教

案例:小红是一个9岁女孩,今年她要重读三年级。她的父母和老师说,小红在幼儿园时就发现她在某些方面落后于正常同龄儿童。在阅读和拼写方面她尤为落后:她几乎不能正确拼出家庭地址的每一个单词,常会误读同义字,书写中常常会将“b”和“d”,“p”和“q”搞混。但是另一方面,父母和老师又发现她在不需要阅读和拼写的学习中表现得非常聪明。

分析:通过和老师的沟通记者了解到,小红总是离开自己的座位在教室里游荡。她很容易和伙伴们打架。当老师要求她管好自己时,她甚至和老师争吵起来。

综合其表现,基本上可以判断小红是一个存在学习困难的多动症孩子。多动症孩子是智能正常的孩子,经过努力基本上可以赶上学习进度。孩子不合群可以通过一些需要与人合作的活动,使其从中体会到集体生活的快乐,获得满足。

南京连线心理咨询中心徐清照教授指出,面对多动症孩子,父母要做的是因材施教。除了配合心理医生的治疗,还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并让这种长处继续发扬。相对于自我管理和注意力而言,孩子的其他能力,如绘画、音乐或运动才能,在学校的学习中往往容易被忽视,但它们的价值可能体现在孩子将来的职业生涯中,家长必须从长远的角度和非功利的角度来挖掘孩子的潜能。

父母也许不是教育专家,但他们一定热爱孩子、信任孩子。正是这种信任、宽容与爱给予家长力量,使他们在经历了无数次挫折和失败之后,还是不遗余力地耐心教导孩子,而家长的信任和鼓励对治愈儿童多动症十分重要。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