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养生 > 中医养生

夏季养生:饮食不规律导致胆结石

导读:洋快餐、饮料、甜食,这些都是导致孩子肥胖的元凶,热量过多、蛋白质过量,导致脂肪增多,从而引起肥胖,引发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痛风等疾病。

过去发病者多为中年人的胃病,而今发病年龄大有提前的趋势。现在25~35岁的年轻人甚至儿童胃病的患病率逐年递增,尤其是从事销售、金融、媒体等工作的年轻白领。

肥胖热量摄取过多

营养不均衡,最容易引发的疾病就是肥胖症,肥胖症能引起身体多种疾病,健康影响非常大。洋快餐、饮料、甜食,这些都是导致孩子肥胖的元凶,热量过多、蛋白质过量,导致脂肪增多,从而引起肥胖,引发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痛风等疾病。如果体重比正常超标20%,就可以定义为肥胖,需要开始重视了。平时发现肚子比胸脯高了,那么是肥胖的一个信号,需要及时调整饮食或者就医。肥胖最好在13岁之前治疗,效果比较好,因为13岁以后雌激素在体内增加,雌激素带动骨骼闭合,促使脂肪合成。另外,最好不要吃一些减肥产品,这很可能造成消化吸收能力退化。

胆结石饮食不规律

多数人都知道饮食不规律经常不吃也能导致胆结石,其实过度肥胖也可能导致胆结石的发生。一般肥胖人群多是胆结石的高发人群,一旦过度肥胖,血脂升高、胆固醇过多,这样胆汁中的胆固醇也在增加,于是就导致结石在胆道部位沉积。一旦胆结石发作后,就容易造成剧烈疼痛,会导致发热,一旦延误治疗,还可能致死亡。另外一旦患上胆结石、胆囊炎,就需要限制脂肪的摄入,可是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间的学生来讲,脂肪对免疫力提高、细胞组建、脏器组织发育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说,在治疗胆结石的同时,膳食就不够平衡,也容易影响发育,以及各个方面的健康。

高血压油脂多因运动少

高血压是一种成年性疾病,最近几年也出现了儿童化的趋势。像临床上12~13岁有高血压的儿童已经不再少见。其实高血压的成因就是血液对血管压力增加,可能与心血管功能有关。为什么肥胖会导致高血压呢?主要是血液中的黏稠物质增加,沉积在血管壁,而导致血管壁弹性下降,从而导致功能下降,从而血液对血管壁压力也增加,于是血压也就跟着升高。对于成年人来讲,高血压主要反应是脑出血等,而青少年则主要表现在头痛、头晕上。并且高血压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需要终身用药物辅助治疗,而药物也可能影响孩子的发育。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了高血压患者,其根本原因在于“吃的油脂多,运动却太少”。理论上计算,油脂的热量高,吃多了更容易发胖。不过现在很多研究发现,维持体重的更关键的因素是活动量,在有较多体力活动时,较多的脂肪摄入也不一定导致发胖。尤其对于身体发育来讲,缺乏运动是最危害身体健康的。

发育异常挑食导致

学生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得又高又壮,但是有的孩子却生长发育缓慢,这也与营养摄入不均衡即挑食有关。影响孩子生长发育问题有很多,有可能是能量、蛋白质摄取不足,也有可能是碘缺乏,还有可能是缺锌、缺铁。生长发育问题会影响青少年的性发育,因此需要均衡、合理的饮食。由于生长发育期间,特别容易缺锌、缺铁,因此家长应该让孩子们多吃一些含有这些微量元素的食物。

功能性消化不良多注重心理调节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症状包括上腹部痛、上腹部烧灼感、餐后饱胀和早饱之一种或多种,可同时存在上腹胀、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据调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人占了门诊病人的30%~50%,而当中约有8成都是年轻人。

该病的诱因主要是胃动力失常、胃感知过敏。此外,还与精神因素有关,很多长期处于焦虑状态的年轻人都容易患病。研究表明,约1/4的患者伴有焦虑或抑郁症状,其中女性患病率略高于男性。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人其胃部是没有病变的,胃镜以及其他相关胃部检查多显示正常。功能性消化不良虽然不是什么恶性疾病,但却能给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困扰。

治疗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心理治疗由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多伴有焦虑或抑郁症状,因此用药物治疗有时会难以控制病情,有的病人甚至需要看心理医生进行心理调节才能最终根治。

饮食及生活调理高强度工作压力下的年轻人应该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和作息。饮食中要注意多吃含有纤维的食物,如蔬菜和水果等。另外,觉得压力过大时要适当放松自己,运动或者外出旅游都是不错的减压方法。

药物治疗精神抑郁者可选用多虑平、阿咪替林,焦虑、失眠者可选用安定、阿普唑仑等;运动障碍型:促动力药物,如多潘立酮、西沙必利、莫沙比利、伊托必利等;反流样型:促动力药物、抑酸剂、黏膜保护剂;溃疡型:可选用制酸剂、抑酸剂和黏膜保护剂。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