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肿瘤科 > 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的出现有哪些症状

导读:初起可于正常皮肤发生黑色素沉着,或者色素痣发生色素增多,黑色加深,继之病变损害不断扩大,硬度增加,伴有痒痛感觉。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应该尽早了解黑色素瘤,随着疾病的严重,对患者的身体危害也非常大,疾病一旦出现,患者必须要全面进行治疗,同时也要注意晚期的一些症状,很多的患者会出现瘢痕结节,那么,黑色素瘤的出现都有哪些症状表现?

主要症状

黑色素瘤发生于中老年人较多,男比女多发。好发下肢足部,其次是躯干、头颈部和上肢。症状主要为迅速长大的黑色素结节。初起可于正常皮肤发生黑色素沉着,或者色素痣发生色素增多,黑色加深,继之病变损害不断扩大,硬度增加,伴有痒痛感觉。黑色素瘤的病损有的呈隆起、斑块及结节状,有的呈蕈状或菜花状。向皮下组织生长时则呈皮下结节或肿块型,向四周扩散者则出现星状黑斑或小结节。常见表现是黑色素瘤的区域淋巴结转移,甚者以区域淋巴结肿大而就诊。到晚期由血流转移至肺、肝、骨、脑诸器官。

临床分型

1表浅蔓延型

最多见,约占70%。好发于50岁左右,女性多发于肢体,男性好发于躯干。其恶性程度介于雀斑型和结节型之间。此型呈表浅湿疹样外观,多由原位黑色素瘤浸润发展而来,肿瘤周围皮肤具有湿疹样变化。蔓廷型湿疹样恶性黑色素瘤的边缘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早期表现为棕黄色、棕色、蓝色或黑色,大多数可呈玫瑰红或红色,其边缘呈锯齿状,并使皮肤纹理消失。辐射生长期持续1~12年,此期内发生淋巴结转移者不到5%。

2雀斑型

占10%~15%,为四型中恶性程度最低的一种。好发于头、颈、手背等暴露部位,多见于60~70岁,女性多见。此型多由原位病变恶性雀斑发展而来。瘤快附近表皮具有雀班样特征。其边缘极不规则。但表面却呈扁平状,颜色多呈不同程度之棕色,亦可与蔓廷型相仅。临床上表现为较大的、平的或略高出皮面的棕黄色或棕色病灶。当辐射生长伴有垂直生长时,局部呈灶性隆起,颜色仍为棕黄色,淋巴结转移率为25%左右。此型中国较少见。

3结节型

为四型中恶性度最高的一型,占12%左右,好发于50岁左右,男女之比为2∶1,好发于背部。临床为灰色带有桃红色彩的结节,当病灶继续生长时其颜色变成蓝黑色,呈紫黑果酱样圆顶形或息肉样块物,亦有偶见无色的。肿快表面多规则,或菜花状、或息肉状。表面常发生溃疡。肿快于短期内常讯速增大,达数厘米不等。垂直生长为其唯一生长方式,病程进展迅速,一般持续数月至1年,并较早发生溃疡和淋巴结转移。本型预后较差。

4肢端色斑样黑素瘤

主要发于手掌、脚底及甲下,辐射生长期皮损为棕黄、棕褐或黑色,不高出皮面,若在甲下可见不规则的棕黄或棕褐色条纹由甲床向近端扩展,辐射生长期持续1年左右,不及时处理则进入垂直生长期,病灶呈结节状隆起,淋巴结转移率亦随之增加,预后亦差。

5特殊性

肿瘤位于真皮深部和皮下组织内,呈小结节状,境界清楚,但无包膜,呈现灰白色或灰蓝色,质硬。常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一旦确诊,应及时作手术切除。对怀疑有转移的病例,术后还应配合化疗。非特异性及特异性免疫疗法也要在研究中,其中对卡介苗治疗研究最

我们应该全面了解这种疾病的发病特点,同时也要注意合理的进行休息,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注意自己的卫生,平时,也要注意合理的进行护理,全面进行调解,避免造成症状出现。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注意个人的预防工作,平时也要注意多休息,有效地进行鉴别诊断,发现几点之后,全面进行治疗。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