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分娩的时候,身体都是很虚弱的,在这个时候,最容易发生一些疾病,比如晚期产后出血就是女性在生产后发生的一种疾病,对于这种疾病可能还有很多女性不太了解是怎么会事,我们通过下面的介绍来了解一下。
晚期产后可以表现为突然发生一阵出血,也可以间隙性反复发作,严重时会发生休克。所以,女性要多了解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从根源上防治晚期产后出血的症状,那么,晚期产后出血是怎么回事?引起这种产褥期出血的原因有:
1、胎盘附着部位复原不全。正常情况下,胎盘附着处断裂的血管经子宫肌收缩而闭塞,其断端产生血栓,最后血栓发生机化等改变使血管口完全阻塞。当以上过程受到干扰时,血栓可被溶解,血窦重新开放,突然发生大出血,常发生于产后1个月左右。
2、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多发生于术后2—6周。多因切口影响子宫收缩,或缝线溶解,松脱或感染使切口裂开;或因缝线过密造成局部缺血坏死等,出血较为严重。
3、胎盘胎膜残留为最常见和最主要的原因。系第三产程处理不当所致。出血时间以发生在产后4~10天者居多,少数病例,可因残留组织坏死,纤维蛋白沉积,而形成胎盘息肉,于产后数周或数月之后发生出血。
4、子宫复原不全。在分娩时和产后早期引起子宫收缩乏力的因素均可导致子宫复原不全,表现为血性恶露持续时间长,甚至可以出现较大量的出血,子宫大而软。
6、其他原因。如滋养细胞疾病,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颈癌,性生活损伤等,均可导致晚期产后出血。
对于晚期产后出血这种疾病的相关知识,我们已经为大家介绍的很清楚了,希望大家对于这些知识一定不要忽视,为了家长的身体健康,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对这种疾病的了解,来远离分娩过程中发生这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