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产科 > 胎位异常

胎位异常的中医治疗方法

导读:妊娠30周后经产前检查,发现臀位、横位、枕后位、颜面位等谓之胎位不正(malpositionoffetus),其中以臀位为常见。

胎位异常是指,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的发生位置不正了,这个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如果没有及时的治疗,会发生很严重的现象,比如分娩的时候就是很困难的。那么中医该如何治疗胎位异常?

胎位是指胎儿先露的指定部位与母体骨盆前、后、左、右的关系,正常胎位多为枕前位。妊娠30周后经产前检查,发现臀位、横位、枕后位、颜面位等谓之胎位不正(malpositionoffetus),其中以臀位为常见。胎位不正如果不纠正,分娩时可造成难产。

妊娠后期(32周以后)发生胎先露及胎位异常者,称为“胎位不正”。或称“胎位异常”。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胎先露及胎位异常,其中以臀位及横位多见。胎位不正是造成难产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定期的产前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和纠正异常胎位。主要由于气虚或气滞,使胎气失和所致。

1.气虚:孕妇素体虚弱,中气不足,无力促胎调转,以致胎位不正。

2.气滞:孕后肝郁不舒,气机失畅,胎儿不得回转,而致胎位不正。辨证中在了解胎位不正的同时,要注意有无骨盆狭窄、畸形及有无胎儿发育异常,以便采取相应处理方法。治疗大法是气虚者益气养血转胎,气滞者理气顺胎。同时要注意胸膝卧位及针灸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妇人以血为本,孕妇气血充沛、气机通畅则胎位正常;若孕妇体虚,正气不足,无力安正胎位,或孕妇情志抑郁,气机不畅,也可使胎位难以回转成正位。

中医治疗:

验方自疗法

(1)车前子烘干研成粉,每次9克,温水吞服。1周后复查,未转胎,再服1次。最多服3次。无效改用它法。

(2)苏叶、黄苓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

(3)当归、黄芪、党参、白术、白芍、川断、枳壳、熟地、甘草各10克、川芎6克。每日1帖,分2次煎服。

外治自疗法

(1)用艾条(或用香烟)温灸至阴穴。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20分钟。灸时放松裤带,腹部宜放松。点燃艾条后,将火端靠近足中趾,趾甲外侧角处(穴位),保持不被烫伤的温热感,或用后指甲陷压至阴穴。也可用生捣烂敷于至阴穴来替代艾灸法。至阴穴:位于足中趾未节外侧,距趾甲根角0.1寸处。

(2)膝胸卧位:患者排空小便,松开裤带,在床上呈跪拜样子,但要胸部贴紧床面,屁股(臀部)高高抬起,大腿与床面垂直。膝和小腿与床平贴。早晚各1次,每次]15分钟。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忌用本法。

预防:

事实上,由以上胎位不正的造成因素可以知道,胎位不正可以说是无法预防的。不过,或许可以经由一些方法来矫正胎位。我们最常建议孕妇尝试的就是在怀孕七八个月之后,在家中施行膝胸卧式运动,经常做可以帮助胎位早日转正。方法是:1.孕妇在床上,采跪伏姿势,两手贴住床面,脸侧贴床面,双腿分开与肩同宽。2.胸与肩尽量贴近床面。3.双膝弯曲,大腿与地面垂直。4.维持此姿势约2分钟,慢慢适应后可逐渐增加至5分钟,10分钟,每日做两至三次。其实,胎位不正即使不去理会它,到足月临盆时,也不过5%左右仍然维持胎位不正的几率。也就是说,在此之前所作的处置可能是多此一举,也可能徒劳无功。更何况,仍有为数不少的医生认为膝胸卧式运动事实上效果不彰,并且在怀孕时期做这种运动并不舒服且不容易持久,以至于很多孕妇都半途而废。即使如此,大多数产科医生仍然会建议孕妇在不致引起身体不适的状况下,尝试这些行为。但笔者认为并不需要太过于勉强,以免适得其反。

以上就是对于中医治疗胎位异常的讲解,为了让宝宝更加健康的出生,一定要尽早的治疗胎位异常。以上就是对于中医治疗胎位异常的讲解,希望大家能够多多了解,及时的发现胎位异常,及时的治疗!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