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厨艺
首页 菜谱 分类 名菜 排行 食材 百科 健康 运动
当前位置:首页 > 儿科 > 小儿惊厥

小儿惊厥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导读: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中药应加用平肝熄风之品,如钩藤、生杜蛎、僵蚕、地龙、全蝎、蝉蜕等,这样可使肝风平熄,阴阳平衡,避免惊厥再度发作。

小儿惊厥会给很多的孩子带来伤害,导致他们出现了抽搐的症状,大家需要将小儿惊厥重视起来,而且在宝宝发病之后要注意进行疾病的治疗才行,在这里为大家来介绍一下小儿惊厥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会有哪些呢,来了解一下吧。

小儿高热惊厥发作之时,热势较高,四肢抽搐,两目直视。大约持续3~5分钟后一般能够缓解。抽搐缓解后,患儿发热仍很高,这时如不积极退热,可能还会再次发生惊厥。在这种情况下,中医治疗应采用清热解毒,平肝熄风的方法。中药可选用羚羊角、生石膏、钩藤、菊花、生地、桑叶、寒水石、黄芩郁金等。也可以选用牛黄镇惊丸、救急散、小儿牛黄散等中成药。还可以用水牛角粉冲服。

小儿高热惊厥缓解后,发热渐退,病情平稳之后,中医应根据患儿所患疾病,临床主要证候特点,进行辨证治疗。如果是因为一般感染性疾病导致的惊厥,中药治疗应侧重清热解毒。如果是某种传染病导致的惊厥,中药应针对不同的传染病进行治疗。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中药应加用平肝熄风之品,如钩藤、生杜蛎、僵蚕地龙、全蝎、蝉蜕等,这样可使肝风平熄,阴阳平衡,避免惊厥再度发作。有的孩子高热惊厥反复发作,这是因为惊厥缓解后脏腑功能没有得到调理,或者余邪仍然存在。因此,提醒家长们注意,孩子高热惊厥以后应该用中药进一步调理,以防惊厥反复发作。

中医认为:小儿具有“阳常有余的生理特点,又有“易从阳化热”的病理机制。因此,小儿患外感疾病很容易转化为热证,也就发起烧来。另外,很多急慢性疾病均可引起小儿发烧。家长遇到小儿发烧应首先带孩子到医院儿科确诊是哪种病引起的发烧并对症治疗。

惊厥是小儿发高烧的继发症,遇到发高烧的儿童,特别是6个月~3岁以内的小孩,家长要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及身体状况,避免发生惊厥。惊厥发作前,可有先兆,如惊跳、抖动、发呆或烦躁不安。但大多数突然发作意识丧失,头向后仰,两眼球凝视、上翻或斜视,口吐白沫面部和四肢肌肉强直性和阵挛性抽动,大小便失禁,发作时间可由数秒钟至数分钟,有时反复发作,甚至导持续状态。发作严重或惊厥时间较久者,面、唇、指甲发紫,伴喉部痰声,甚至窒息,危及生命。

小儿惊厥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就是以上的知识了,惊厥带来的伤害相当的严重,我们应当关注宝宝的健康,要清楚的去了解小儿惊厥的知识,自己的孩子在发病后应当及时的展开治疗,而且还要注意对宝宝护理加强起来才可以。

点赞(0)
分享到:
收藏(0)

猜您喜欢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