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可能导致患者表现为易出血,在临床上,有不少乙肝患者会出现牙龈出血、流鼻血、伤口不易止血,或皮肤有青紫色淤痕等容易出现的症状。引起乙肝患者出血的原因有很多,我们来看看乙肝患者为什么会出现出血症状?
1、血小板质量异常:血小板是血液中止血的基础物质。乙肝病毒和免疫复合物可抑制骨髓使产生血小板的量减少,质受损。另外,脾功能亢进以及血管内凝血可使血小板被破坏、消耗增多。
2、凝血因子合成减少:乙肝时,凝血因子合成减少,严重肝病者血液尚可出现结构异常、无正常功能的凝血因子,从而使血液凝固能力降低。
3、凝血因子消耗增加:肝细胞承担着清除凝血物质的能力,而乙肝时这种能力降低,炎症又要促进凝血活酶样物质释放,使凝血因子较平时的消耗明显增加。
4、凝血系统激活:乙肝病毒激活免疫系统,损伤血管内皮,激活凝血系统,循环血液中大量微血栓的形成,致凝血因子消耗增加。
5、有止血作用的纤维蛋白溶解:平素纤维蛋白的溶解酶要靠肝脏清除。乙肝严重时这种能力降低,促使纤维蛋白溶解而出血。
6、继发感染:重型乙肝和慢性乙肝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各种病原菌承虚而入,引起肺炎、腹腔感染、皮肤脓肿、败血症及深部霉菌感染等。病原菌繁殖和感染时所产生的内外毒素和免疫物质结合,可激活凝血系统形成大量血栓,导致出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