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型腿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但是人们由于缺乏对该疾病的了解,从而造成了病情的加重,也给患者带来了不可挽回的后果。据统计,很多成年O型腿患者都是小的时候就已经患病了,就是因为没有及时的治疗所以才一直受到该疾病的困扰。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小孩得O型腿的原因和预防的方法是什么,希望大家能够增强了解。
婴幼儿患O型腿的原因
1岁以下的婴儿,因为小腿内侧肌肉较薄,小腿外侧肌肉较厚,因此站立时两条小腿看上去有点“0”型,但事实上小儿的腿还是直的,只不过是一种错觉罢了。1岁左右的幼儿,两条腿可能略为弯曲,但临床没有佝偻病的表现,我们叫做生理性弯曲,这是因为1岁左右的幼儿刚开始学走路,下肢的负重能力有限,所以这只是暂时性的小腿弯曲。一般等到2-3岁时就能恢复正常,此时家长不必过于担心而组织幼儿行走。
O型腿往往是小儿得了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后引起的骨骼系统的变化--下肢畸形,见于小儿开始行走后,由于骨质软化及肌肉、关节松弛,两下肢常因负重而弯曲造成O型腿。下肢弯曲多发生于胫骨(近内侧的一根长骨)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检查时,让小儿立位,O型腿时,两足跟靠拢,两膝关节间距离在3厘米以下为轻度,3-6厘米为中度,6厘米以上为重度。
如果O型腿症状较为严重,应该尽早进行有效的矫正,必要时可做手术,否则一旦等患者的骨骼发育定型,及时做手术也容易遗留不同程度的O型腿症状。
预防宝宝O型腿
1、睡觉时用纸尿裤,不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
2、针对宝宝成长阶段的不同需求选择纸尿裤;
3、平均每尿尿3次就要替换纸尿裤;
4、选择适合东方宝宝设计的纸尿裤;
5、不宜过早让宝宝学步;
6、忌沿袭传统给宝宝绑腿,如果是因为缺钙和维生素D引起的O型腿,家长们则要侧重均衡营养,及时补充钙和维生素D,如多带宝宝到户外晒晒太阳等。如果是因为姿势不良或其他外力原因,造成的用力不均衡而形成的O型腿,则需要矫正用力点。
通过上述文章的讲述大家应该对O型腿疾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希望大家能够重视该疾病的发生,争取在发现该疾病的第一时间就进行治疗,这样才能为患者减轻疾病造成的伤害。另外,家长们也要增强对该疾病的防范,要时刻叮嘱孩子做好该疾病的预防。